• 微信

俄国作家 都很快介绍到中国来

时间:07:53:24作者:admin分类:娱乐浏览:2评论:0

  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上半期的俄罗斯文坛,群星璀璨,产生了一大批对世界文学影响深远的伟大文学家。他们对广大的中国读者影响同样巨大,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几代中国青年的精神人格。

  1.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年-1910年),俄国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19世纪70至80年代之交,托尔斯泰以《战争与和平》的法译本出版获得国际上第一流作家的声誉,成为当时欧美的俄国热的主要对象。80至90年代法、英等国最早论述他的评论家,都承认他的现实主义创作对自己国家文学的振兴作用。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成长的进步作家法朗士、罗曼·罗兰、德莱塞、萧伯纳以及其他欧美作家和亚洲作家都受到他的熏陶。

  在中国,1900年就出现评价他的文字,1913年、1917年先后有《复活》和《安娜·卡列尼娜》的不完全的文言译本。五四前后,托尔斯泰的作品大量被译成中文。抗战期间分别出版了郭沫若和周扬翻译的《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以及其他作品的译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托尔斯泰的重要作品大量翻译出版,不少名著都有几种不同的译本。

  鲁迅对托尔斯泰创作中的现实主义和人民性特别赞赏。茅盾自觉地在其长篇小说创作中借鉴列夫?托尔斯泰的史诗风格。巴金把托尔斯泰看成自己的外国老师。周立波的创作也受到托尔斯泰的影响。他写道:读托尔斯泰,像泛舟明月之下的江流,在乳色的光芒中,你漂浮着,你看见汹涌的社会的潮流,也看见小女儿的私情的小浪。

  2.高尔基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年—1936年),前苏联最重要的作家、诗人、评论家、政论家、学者,苏联文学的奠基人。主要作品有《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

  高尔基的作品从20世纪初开始陆续被介绍到中国,许多小说、剧本和论著都不仅有了中译本,而且还被编选成单卷、多卷的《高尔基文集》出版。高尔基充满革命激情和革命乐观主义的作品,为中国广大读者所喜爱,教育和鼓舞了人民为消灭剥削制度和建设新社会而斗争。他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观点,对中国五四以后新文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3.普希金

  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年—1837年),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现代俄国文学的创始人,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19世纪俄罗斯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被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诗歌的太阳,青铜骑士。

  他创立了俄罗斯民族文学和文学语言,在诗歌、小说、戏剧乃至童话等文学各个领域都给俄罗斯文学创立了典范。普希金还被高尔基誉为一切开端的开端 。

  普希金在20世纪初即已被介绍到中国来。中国翻译的第一部俄国文学作品是普希金的代表作《上尉的女儿》,中译书名为《俄国情史》、《斯密士玛利传》、又名《花心蝶梦录》。普希金的诗歌、戏剧和散文作品,大部分已有中译,有些作品甚至有几种译本。

  4.契诃夫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 (1860年-1904年),俄罗斯世界级短篇小说巨匠,杰出的剧作家,俄罗斯19世纪末期最后一位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与法国作家莫泊桑和美国作家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在中国,在契诃夫逝世后不久,《黑衣教士》和《第六病房》等小说就被译介过来。他的剧本《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姊妹》和《樱桃园》也早在1921年和1925年先后由郑振铎和曹靖华等译成中文。以后,鲁迅艺术学院曾在延安演出《蠢货》、《求婚》和《纪念日》。瞿秋白、鲁迅、茅盾、郭沫若、巴金等对契诃夫都有过论述。他的小说和戏剧几乎全部有中译本。曹禺、夏衍将契诃夫戏剧淡淡的抒情带入到自己的戏剧创作中,形成了他们各自的戏剧风格。正是在契诃夫戏剧的影响下,曹禺完成了从《雷雨》到《北京人》的艺术风格的演变。

  随着文学的发展,世界文学评论家喜欢把那些优秀的短篇小说家说成是某方面的契诃夫,以致一些优秀的作家往往被冠以契诃夫称号,比如,美国短篇小说家约翰.契弗就被公认为是美国郊外的契诃夫,而爱尔兰短篇小说家威廉.特雷弗则被称为爱尔兰的契诃夫等等,这说明了契诃夫至高无上的文学地位。

  5.陀思妥耶夫斯基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年—1881年),出生于小贵族家庭,童年在莫斯科和乡间度过。1846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穷人》,受到高度评价。1848年发表中篇小说《白夜》。1849年因参加反农奴制活动而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在此期间发表有长篇小说《被侮辱和被损害的》、《罪与罚》、《白痴》、《群魔》、《卡拉马佐夫兄弟》等作品。

  鲁迅说: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人类灵魂的伟大审问者,他把小说中的男男女女,放在万难忍受的境遇里,来试炼他们,不但剥去表面的洁白,拷问出藏在底下的罪恶,而且还有拷问出藏在那罪恶之下的真正洁白来。而且还不肯爽快地处死,竭力要放他们活得长久。

  6.屠格列夫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1818年-1883年),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猎人笔记》等。

  屠格涅夫终身未娶,有一个私生女。屠格涅夫笔下一些男女主人公已成为俄罗斯文学中不朽的艺术形象,爱情描写在屠格涅夫小说的情节中占有重要地位,他以擅长女性形象塑造而著称于世。屠格涅夫与列夫·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一起,被人们称为俄国文学的三巨头。

  国内外都有人把巴金称为中国的屠格涅夫。巴金喜爱屠格涅夫,他与夫人萧珊翻译了不少屠格涅夫的作品。巴金是翻译家,更是作家,他把翻译与创作融为一体。屠格涅夫的多余人对巴金作品的影响,最明显地表现在《爱情三部曲》中的《雾》里。巴金、郁达夫还将屠格涅夫的抒情揉进了他们各自的艺术创作中。

  7.果戈理

  果戈理(1809年-1852年),俄国批判主义作家、剧作家,代表作有《死魂灵》和《钦差大臣》。

  果戈理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的创作与普希金的创作相配合,奠定了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是俄国文学中自然派的创始者。

  果戈理对中国作家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他的文学以嬉笑怒骂的艺术风格及其深刻的思想性在五四前夕进入中国,受到中国作家的热诚欢迎。鲁迅、张天翼、沙汀、艾芜、老舍、陈白尘、赵树理、孙犁等现代作家,都曾经从果戈理的创作中汲取了营养。在日本留学时,鲁迅最爱看的作者,是俄国的果戈理和波兰的显克微支。1918年,鲁迅写的《狂人日记》就曾借鉴了果戈理的同名小说。张天翼的创作不管在题材上,还是在创作风格方面,都可以找到比较明显的果戈理式的痕迹。

  8.莱蒙托夫

  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莱蒙托夫(1814年——1841年),是继普希金之后俄国又一位伟大诗人,被别林斯基誉为民族诗人。1841年,他因病到皮亚季戈尔斯克疗养,和这里的退伍少校马丁诺夫决斗而死,年仅27岁。

  1838年莱蒙托夫开始创作的长篇小说《当代英雄》,是俄国社会心理小说的开端之作。莱蒙托夫从事文学活动时间不长,但他继承普希金的传统,对俄国19世纪中叶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繁荣起了继往开来的作用。

  莱蒙托夫是一位深受中国读者喜爱的俄国作家,其作品自20世纪初被介绍到我国,我国学者对其译介与研究已逾百年。

  9.肖洛霍夫

  米哈依尔·肖洛霍夫(1905年-1984年),是二十世纪苏联文学的杰出代表,196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苏联著名作家。

  二十年代末,我国新文学奠基人鲁迅首先注意到肖洛霍夫的作品。1931年《静静的顿河》中译本作为鲁迅编辑的现代文艺丛书之一,由上海神州国光社出版。从此,肖洛霍夫的作品几乎每发表一部,都很快介绍到中国来。

  肖洛霍夫的长篇小说《被开垦的处女地》直接影响了中国40-60年代农村题材的创作,周立波的《暴风骤雨》、《山乡巨变》、柳青的《创业史》、赵树理的《三里湾》、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均是《被开垦的处女地》的中国版。

  10.奥斯特洛夫斯基

  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年—1936年),前苏联著名无产阶级革命家、作家。

  奥斯特洛夫斯基16岁在战斗中不幸身受重伤,23岁双目失明,25岁身体瘫痪,1936年去世,年仅32岁。历时三载,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奥斯特洛夫斯基创作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不朽的杰作。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自发表后20年间,仅在苏联便用43种民族语言出版150多次。奥斯特洛夫斯基成了全世界闻名的无产阶级作家。尤其是书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在家乡烈士墓前的一段独白,成为了千百万青年的座右铭: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这生命,人只能得到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至于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至于因为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传到中国也迅速走红,成为影响了三代中国人的红色经典。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