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四川为何被称为天府之国 在《三国演义》中,作者将《三国

时间:13:45:03作者:admin分类:事物浏览:18评论:0

  成都

  成都,不知从何时起,成为了美食、美女、慢节奏的代名词。每年,有许多人远道而来,带着新奇的目光渴望地寻求传说中的天府之国——大熊猫翻一个身,便会萌得你一脸血;春熙路上的妹子,个个美如天仙;路边随便一个脏乱的馆子,一碗面就足以让人欲仙欲死;竹林深处的茶馆里,茶香袅袅,人声与麻将声交织成最动听的乐曲……

  这是成都吗,是否真如天上府邸一般,富丽堂皇,安逸快活?

  如果你认为是,那恐怕你会大失所望。这里也有灰蒙蒙的雾霾,也有洪水猛兽般的上下班高峰,也有车祸、病痛、争吵……它和全国各大城市,并没有什么两样。

  那为何独独成都,被称为天府之国呢?

  首先,我们要清楚什么是“天府之国”。

  天,“颠也,至高无上。”(《说文解字》)府,指物之聚藏。所以,天府,即天子的府库。西周时,它代指国家图书室、档案馆,同时也是一种官职。后来,它喻指物产丰饶之地。国,有指某一地方之义。

  “天府之国”这个词最早见于《战国策》,在《秦策》一章中,苏秦对秦惠王说:“大王之国,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变,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从此可见,天府之国用来指富裕肥沃且地势显要的地方。

  那是不是从一开始,天府之国就特指成都呢?不是的,最开始,有很多地方都享有天府之称,譬如关中(长安)、江南、京师(北京)、盛京(沈阳)、闵南……其中,又以“关中天府”和“益州天府”最为流行。?

  关中

  关中即秦中,是指以长安为中心的渭河平原地区。上文苏秦所说的天府就是指这里。另外,在《史记·留侯世家》、《汉书·张良传》中也都有将关中天府的说法。

  ?益州

  益州即四川盆地。这种说法最早见于《三国志·诸葛亮传》中,“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其后的《资治通鉴》以及各版史志中,也都有此说法。

  秦汉之后,这两种说法地位相当,并驾齐驱,长期占据着天府之称享有战的主导之位。

  然而,到了明代,伴随着一部文学著作的诞生,这种局面陡然发生了巨变。你没猜错,那部改变了历史的作品,就是描写历史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

  武侯祠

  为什么仅仅一部小说,能使“益州天府”之说有如神助,产生压倒性优势呢。这就要得益于当时人民对三国故事的疯狂喜爱了。

  在《三国演义》中,作者将《三国志·诸葛亮传》的那段话,原封不动地保留了下来。并且,用其所能渲染了蜀地之灵秀。同时,像刘备、张飞、关羽、诸葛亮等人物深受读者喜爱,也为其出身之地——蜀增加了好感度。人们从心底里,也更乐意接受蜀地人杰地灵,不愧为“天府之国”的说法。同时,描写三国故事的各种戏剧、话本及改编本等,也都在全国盛行。因此,当“关中天府”的说法还流传于书中谋士的口中时,“益州天府”已经突破了书本的范围,在全国上下各个阶层中打响了名号。正所谓,未有人不晓《三国演义》,未有读者不知益州天府也。

  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益州天府愈加奏响了胜利的号角,开始了一家独大的新局面。

  在清代,作为读书人最重要的科举考试,其所用教材中,如《历代十八史略》、《纲鉴易知录》等,都保留了诸葛亮将益州称为天府之国的那段话。可想而知,各位寒窗苦读的书生们,天天读着“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有多刻苦铭心。

  而这种说法,在抗战时期,更是达到了高潮。

  四川地处西南,四面环山,易守难攻,遂成为了战争时期的重要退守阵地。不少人来到四川,所见之见突然由战火硝烟变成了青山绿水,心中自然被深深折服,均发出了不愧为天府的感叹。其中,又以蒋介石的最为出名,1935年4月,他在《四川应作民族复兴之地》一文说道:“(四川)自古即称‘天府之国’,处处得天独厚。”

  至此,“益州天府”之说,至秦汉起,经历了数百年,终于战胜了各个竞争对手,脱颖而出,使四川坐实了天府之国之称。

  而在全国人民都认同了天府之国特指四川后,一场新的竞争又悄然打响。然而,这场战争几乎是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天府广场

  ?成都,作为四川的省会,在其他城市还没有意识到“天府”的称谓背后潜藏的巨大资本时,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天府之国——成都”在全国打响。天府广场、天府立交、天府新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这些以天府冠名的地方,无不宣告着成都之于天府的主权。同时,各种旅游宣传,也深深抢夺了人心。四川天府又具化为了成都天府。

  别的四川城市,就眼睁睁地看着成都独享这杯羹吗?当然没这么傻,谁会在财富面前放弃努力呢。比如,南充商业银行就试图过更名为天府银行,结果……

  在旅游业如此吃香的当代,别的中国城市,也甘愿看着成都独享这杯羹吗?当然没这么傻。连跨国抢祖先这种事韩国都干不出来,抢名号这种小事中国还干不出来吗?笑话!比如,在2007年底至2008年初,《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就秉承着天下为公的原则,如火如荼地展开了一场评选“新天府”的活动,引得各个城市摩拳擦掌,势必夺得头筹。结果……

  总之,虽然有人表示不服,但天府之国这个称谓,已经深深地与成都融为了一体,沉淀为了一种符号遗产,成为了成都凝聚认同、创造资本的有利工具。

  作者:一枝笔链接:***/p/9d58f8d51165來源:简书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说到“天府之国”大家肯定会想起我国的四川省,但是其实“天府之国”最先指的是“关中平原”这一块,而非“成都平原”。

  那么为什么“天府之国”最先指的是关中平原呢?因为在历史早期,四川开发较少,人们对成都平原还了解不深。而关中平原则是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而地形又非常平坦,沃野千里,秦和西汉均定都在这块区域上。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不断发现,关中平原边上的这块盆地里面的平原条件更为优越,土壤更为肥沃、水源更加充足、气候条件更好……

  那么为什么四川有哪些地理优势呢?请往下看,我来给你分析。

  第一,水源充足。有水的地方就有人,有人的地方就有水。成都平原虽然地处西南地区,但是成都平原的海拔却比较低。

  成都平原地处四川盆地,四面都是山地,中间地势比较低洼,容易积水。自然水源比较充足,适合人类居住。

  岷江

  第二,土壤肥沃。在古代,衡量一个地方环境好于不好,粮食产量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而成都平原上的土地非常肥沃,因为非常多的河流在此穿过,一到洪水期改道便留下来肥沃的土壤,久而久之,成都平原上的土壤变得很肥沃,并且带有一些紫色,因此四川盆地也被称为“紫色盆地”。

  第三,安全。虽然近些年大家看新闻,四川挺多自然灾害的,但是在古代人祸比天灾还要可怕,动不动就打仗,而四川周边都是山,进入四川很不方便,诗仙李白的《蜀道难》便很好地说明了这点。所以古代的四川很“安全”。

  综合上面的三个点大家就不难得出四川为什么要叫“天府之国”了,希望四川越来越好,人民越来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