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萨镇冰 经历了长久的军阀乱战

时间:11:31:25作者:admin分类:娱乐浏览:15评论:0

一个军人一生从没打过一次胜仗,却能饱受世人称赞,被誉为军人模范。

这听起来完全不可思议,但却真实存在,它便是中国近代著名爱国海军将领萨镇冰。

这是一位横跨清朝、民国和新中国的老兵,是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的真实写照。

萨镇冰

萨镇冰出生于1859年,正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的前夕。

此时的中华大地,还在咸丰皇帝的统治下,萨镇冰出生于著名的福州萨氏家族,从小寄宿在叔叔的家中,而他的童年时期,正是清朝走向衰亡的年代。

从小时候起,萨镇冰就听大人们讲述,从远方来的洋人驾驶着战舰,将清朝的军队轻易打败,杀害大量的中国百姓,逼迫朝廷割让土地、献出金银,民族饱受屈辱,国家陷入危机,给童年萨镇冰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决心要改变这一现状。

10岁时,萨镇冰考入福州船政学堂,和邓世昌成为同学,在这里他们学习造船技术和海军技能。

萨镇冰逐步掌握了各种天文知识,懂得通过观测太阳和星星的位置,判断船只在海洋的何处,以及各类船舰应该怎样驾驶,三年后,萨镇冰从船政学堂毕业,成绩名列当届学生的第一名。

此时刚刚13岁,还是半个大孩子的萨镇冰,登上了扬武号战舰,正式开始实习。

比起在学堂里枯燥地学习,舰船上的岁月是刺激而又新奇的,萨镇冰去了台湾一带抓捕海盗,又南下数千里,拜访吕宋岛和新加坡,他的眼界越来越开阔。

到了16岁时,萨镇冰因为表现优异,被船政学堂选中作为第一批留学生,前往英国皇家海军学院进修,与他同行的一位学生名为严复,日后翻译了《天演论》,启蒙了一代中国人。

北洋水师学堂

四年的学期时光匆匆,萨镇冰毕业回国,当时正赶上李鸿章在天津创办北洋水师学堂,萨镇冰因为有留洋的背景,被调往学堂担任老师,讲授海军理论和知识,但他并没有在学堂呆多久。

1884年,中法马尾海战爆发。

在战舰数量领先3艘,兵力为对方3倍的优势下,大清海军依然惨败于法国舰队,福建水师几乎全军覆没。

目睹这样的惨状,萨镇冰坐不住了,他不想继续留在学堂内授课,而是请愿去到前线战场,履行自己身为军人的天职,保家卫国。

于是2年后,萨镇冰进入北洋水师,在威远号战舰上担任管带,成为清朝海军力量的中坚,从此萨镇冰个人的命运,就和国家的前途紧紧捆绑在了一起。

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爆发。

这一年的9月17日,北洋水师和日本海军,在黄海激战5个多小时,在这场黄海海战之中,北洋舰队虽然损失惨重,但并没有完全战败,他们同样给予日军沉重的损失,打出了中国海军的胆气。

但萨镇冰却倍感遗憾,因为这时他在后方驻守,没能参与这场和日军的战斗,其实黄海海战之后,北洋水师尚存一战之力,但由于北洋海军指挥丁汝昌和上级李鸿章之间发生矛盾,导致舰队选择退守港口,黄海制海权落入日军手中。

而日本海军也没有丝毫停歇,他们集中火力直扑北洋水军大本营,山东威海卫之战,就此打响。

强大的日军舰队即将进攻威海卫,北洋水师军官萨镇冰深知未来九死一生,这是一场注定失败的战争,但他依然选择战斗下去。

这是甲午海战中最为悲壮的一幕,在威海卫保卫战中,萨镇冰奉命驻守在日岛,这里条件艰苦环境恶劣,为了防备日军的来袭,萨镇冰日夜工作十分劳累,他也因此一病不起,他的妻子陈氏得知后,从老家福州赶来探望,但萨镇冰没有见她,他命令士兵撤走扶梯,不让妻子登上舰船。

甲午海战

他说:“军舰是军国要地,现在又形势危急不是平常,怎么能让她上来军舰,跟她说我已经死了,让她赶紧回去吧。

1895年的1月,在寒冬的冷风中,日军舰队来袭,日岛保卫战打响,萨镇冰驻守日岛坚决抵抗,在日军强大炮火的不断轰炸下,日岛北洋水军官兵全力防守。

萨镇冰身边的30多名士兵浴血奋战,熬过了整整11个昼夜,直到他接到提督丁汝昌的命令,才带兵返回刘公岛,北洋海军努力地想保住威海卫,但这种努力最地知道,北洋海军已经输掉了战争。

作为水军提督,他不愿苟且偷生,而是选择以死尽忠,在他殉国之后,北洋水军投降,面对如此惨痛的失败,萨镇冰也想过一死了之,但最终还是被人劝阻。

1895年2月21日下午,萨镇冰率领康济舰,缓缓离开了刘公岛,这艘战舰上装着丁汝昌的灵柩,和七百多名伤残的北洋海兵。

甲午战争失利之后,北洋水师的残余部队,全部被革职遣返,萨镇冰也在其中,他在海军奋斗了半辈子,但这一场失败将一切全部抹去,这一年他36岁。

这份耻辱和痛苦,一直伴随着萨镇冰的余生。

而当他回到故乡福州时,面临的是一个破碎的家,萨镇冰的父母此时已经去世,而他失去工作,也没有积蓄,连两个孩子都难以抚养,为了养家糊口,萨镇冰重操旧业,到官绅家做家庭教师上课。

雪上加霜的是,他的妻子陈氏也在这时离开了萨镇冰,他便将子女寄养在朋友家中,后来孤寡到老也没有再娶,国破家亡,这无疑是萨镇冰生命中,最为黑暗的一段日子,不过萨镇冰终究没有就此沉沦下去,虽然经历了惨痛的战败,但清政府还是想要重建海军。

1898年,清朝从英国和德国购买了几艘战舰,萨镇冰等旧北洋海军的将领,也被重新启用,在新军中任职。

八国联军侵华之后,朝廷被吓破了胆,有人提议干脆将仅剩的军舰全部卖掉,再撤销沿海的所有防御炮台,表示清朝没有备战的意思来讨好外国人,这一自毁长城的建议,遭到萨镇冰等军官激烈反对,最终这几艘军舰得以保存。

在海军重建的过程中,萨镇冰凭借威望和能力,担任海军提督,主持重建工作的方方面面,此时的萨镇冰已经人到中年,他清楚自己剩下的人生,大概再也不会走上战场,也没有机会去洗刷甲午的战败,一生从军,却只打过败仗,是萨镇冰最大的遗憾。

当人民志愿军进入汉城的那一天,92岁高龄的萨镇冰热泪盈眶,这位亲身经历甲午之耻的军人,从未想到自己的有生之年,看到中国人扬眉吐气的那天。

萨镇冰勤恳的工作,重新建立了一支海军,但这个摇摇欲坠的国家,却不可避免地走向灭亡。

1912年,武昌起义爆发。

萨镇冰奉命前去镇压,当革命军和清军对峙时,萨镇冰收到了革命军提督黎元洪的信件,黎元洪也毕业于天津水师学堂,在北洋水师海军中当兵,是萨镇冰的学生之一。

黎元洪在信中劝说萨镇冰,清政府腐朽不堪,将要被推翻是民心所向,萨镇冰对此也心知肚明,他虽然效忠于清朝已经有40年,但也明白中国人不该打中国人的道理,遵从清政府的命令攻击革命军,是掀起内战中国人自残,萨镇冰不愿如此,于是萨镇冰放弃指挥权,就此离开舰队。

在离别前他向所有海军军官说道:我在海军干了30年,打过很多仗,却没有赢过一场,现在我们是自相残杀,我不能服从朝廷的命令,也不愿加入革命军,现在我便辞职,将舰队托付给你们。

萨镇冰辞职后,再没有回到过海军,但在重建海军的过程中,萨镇冰发掘的很多人才,在后来都大放光芒,其中包括林则徐的侄孙林遵,他在解放战争中选择起义,加入了后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军。

而萨镇冰自己的侄孙萨师俊,担任国军海军军官,在抗日战争中,他指挥中山舰和日军作战,被炸断双腿,倒在血泊中依然死战不退,最终,中山舰被炸沉,他也壮烈牺牲,成为了抗战中阵亡的军衔最高的中国海军军官。

卸下在海军的职务后,萨镇冰回到老家福州,做了几年的福建省长,百姓们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中,萨镇冰又建立救灾委员会,筹集各方善款救济百姓,安顿无家可归的难民,

经历了战火硝烟洗礼后,晚年的萨镇冰热心慈善,为福建的灾民修房铺路,建立孤儿院和收容所,而当日本大肆侵华后,他也站在宣传抗日救国的一线。

当1949年国民党政府崩溃前夕,萨镇冰拒绝了蒋介石的邀请,没有前往台湾,而是拥护解放军,新中国建立之后他担任政协委员,继续为国家献言献策。

1951年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打退联合国军进驻汉城,93岁的萨镇冰听闻后泪流满面。

58年前的甲午之战,便是由朝鲜半岛源起,那一幕幕惨剧仿佛还在他眼前清晰可见,但此时的中国已经今非昔比,中国军队不畏惧任何对手,能打败所有的敌人,这几十年来的天翻地覆犹如梦幻。

萨镇冰感慨万千,作诗一首:

五十七载犹如梦,举国沦亡缘汉城,

龙游浅水勿自弃,终有扬眉吐气天。

次年,萨镇冰去世,享年94岁。

福建政府为他举行公祭,这位老兵一生没打过胜仗,但他从未对不起自己的国家和民族,而萨镇冰当年所怀抱的富国强兵的梦想,如今已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