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舒庆春 毕竟是老舍有错在先

时间:09:25:39作者:admin分类:时刻浏览:12评论:0

根据老舍的儿子回忆,在老舍自杀之前,特意让他小孙女给他说了一句:“爷爷再见”,这是其死前最后一句话。

老舍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毕竟他的课文从小学时代就开始进入教材,比较知名的有《趵突泉》《猫》等。

老舍的原名叫做舒庆春,他出生在1899年的北京,由于出生那天刚好是立春的日子,所以父母便给他起了个名字叫做舒庆春。

他的父亲是一名普通的清兵,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时候战死,虽然清朝时期满人至上,但由于满清时期清政府已经极度腐败,所以老舍家并没有得到多少抚恤金,因此老舍的童年过得非常的清苦。

不过后来老舍还是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公办的大学,大学毕业之后,家庭的情况逐渐得以好转。

从老舍大学毕业工作一直到他去世,老舍的收入并不低,在当时应该属于上层收入阶层。

在老舍晚年的时候子孙满堂,钱也够花,按道理应该是颐养天年的时候,可是老舍在67岁那年突然在北京西城的太平湖投湖自杀了。

那么他为何会想不开呢?

由于老舍在去世之前并没有留下任何的文字信息,有关于老舍自杀的原因大家也只是做一个简单的推测。

老舍的儿子书已曾在回忆录中写道:“据公园看门人说,头一天这位老人在这里一个人坐了一整天,由上午到晚上,整整一天,几乎没动过。

估计悲剧是发生在午夜。

老人手里还拿了一卷纸。

根据老舍的家人提供的消息得知,老舍去湖边时手里拿的这一卷纸其实是毛泽东的诗词。

而且在投湖之前他已经一天没有吃饭。

由此可以看出老舍在自杀之前其实还是做了一天的思想斗争的。

既然老舍对于人间如此眷恋,那么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又是什么呢?

老舍自杀的第一个原因就是受到了文革的冲击。

1966年的中国正处于一个十分动荡的时期,当时整个社会将阶级斗争提到了最高档次。

在那些革命分子看来,凡是不通过汗水劳动能够拿到收入的人,全部都属于阶级敌人。

老舍只要动动文笔就可以拿到稿费,所以他们眼中老舍便是典型的一个投机倒把的阶级敌人。

那些年轻的革命分子(包括老舍的学生)将老舍定为了一个重点攻击对象,每天从语言上还有肉体上给他各种折磨,并且想尽各种方法要他认罪。

老舍在年轻的时候曾经去英国留学过,在他归国之后还曾在国民政府担任过一定的官职,这两件事更是将老舍给推向了无底的深渊。

去英国的这件历史,属于典型的深刻接触资本主义并且认可资本主义的一种行为;当年在国民政府的任职,那么则是典型的有着资本主义反革命的基础。

一代文学大家,就这样每天被一些年轻的学生推到大街之上游街串巷,被迫参加体力劳动,对他来说本来就是一种精神肉体上的双重煎熬。

而更加严重的是在他自杀的前一天还被革命分子批斗了三个小时。

第二个原因就是缺少家人的关怀。

而在那个动乱的时期,像老舍这样被迫害的不少,有一部分人选择以自杀的方式逃避一切,证明自己的清白,不过绝大多数的人都还是活了下来。

活下来的人受到的打击并不比老舍小,主要是他们比老舍更有活下去的念想。

这些人虽然在外边每天备受打击,但是家庭至少温暖的,有了家人的开导,自然也就不会做出太极端的事情,但老舍却没有。

而老舍的家人之所以没有过多的去关怀老舍,主要是因为老舍和他家人关系并不是很好。

而这些一定程度上都是由老舍本人自己所造就的。

虽然老舍在文学上取得的成就颇高,可是他对于家庭却是有些不负责的,他没有承担多少一个父亲或者一个丈夫应该承担的责任,老舍本人在自杀之前心中唯一挂念的也就是他的小孙女。

老舍在和自己的妻子相爱到结婚一直是相敬如宾的,在老舍给妻子的诸多信中都是说:“自己愿建立一个互相友爱、和和睦睦的家庭”,甚至还约法三章了,只希望与妻子好好过日子。

但老舍却并没有做到他曾经对妻子说的那些信里的誓言,反而在外地工作的时候很快和另外一个年轻漂亮的女作家赵清阁同居在了一起。

在1942年的时候老舍已经辗转到重庆工作,当时老舍怎么不会想到,妻子竟然会带着自己的孩子来重庆找他。

虽然老舍没有了妻子的消息,但老舍毕竟是一个名人,妻子还是可以通过一些线索找到他的。

在妻子来到重庆后老舍不但没有表现出开心,反而表现出一种惊慌失措,想尽办法不见妻子。

当时赵清阁得知老舍有老婆有孩子之后,就只身一人来到了上海。

老舍当时并没有找个台阶赶快和家人团聚,反而继续抛妻弃子来到上海。

虽然后来赵清阁拒绝了他,老舍得以和妻子团聚,但妻子此时却充满了对他的怨恨,他的所作所为确实很伤妻子的心,老舍的妻子和儿子自然会对他都怀恨在心。

所以在老舍晚年的时候遭受打击之时他们没有给老舍投入过多的关怀,甚至与邻居一起打压他。

特殊时期的打压虽然是老舍死的主要原因,但与家人闹崩,家人后来给出报复则是直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