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缪敏 敌人如获至宝

时间:20:23:15作者:admin分类:时刻浏览:17评论:0

前言

山路上,一位老妇人正颤颤巍巍地往前走着。

老人名叫金香莲,大半辈子没出过远门,前些日子,外面有人传来消息,说她的儿子当上了大官。

乡亲们纷纷劝金香莲去找儿子“讨”些钱花,当母亲的问儿子要饷银原本就是理所应当的,更何况家里这些年因为这个儿子可没少遭难。

金香莲也觉得这话有理,便和儿子他婶婶一起,走了几十里山路,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儿子。

多日未见,儿子满脸风霜,眼睛却炯炯有神,让人看到之后,就觉得浑身充满力量。

金香莲拉着儿子的手,忍不住抹泪,他婶子在一旁念叨着,想让他拿点饷银出来,哪怕给当娘的做条裤子、给婶婶点买盐钱也行啊。

谁知,这位当了“大官”的儿子,却一脸严肃地对母亲说道:

“姆妈,我的确是当主席,可我当的是穷人的主席,哪里算是什么官?饷银将来会发,但是现在没有,这里的苏维埃政权刚建立,革命才刚开了个头,我们每天的伙食费也才七分钱......”

金香莲听了后,擦干眼泪,连声说道:

“晓得了,晓得了。

姆妈这一趟没有白来,明白了你是为穷人当主席,姆妈苦点也舒心啊!”

这是金香莲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问儿子要钱。

而这位说自己是“穷人的主席”、连买盐钱都拿不出的人,就是方志敏。

知道方志敏是革命烈士的人很多,但是他究竟做过些什么,恐怕很少有人真正清楚。

方志敏军装照

这是神仙想出来的办法

方志敏、澎湃、毛主席是党内比较早认识到“农民问题”并开展农民运动的革命家,也是我党历史上最早一批苏维埃政权的创建者。

澎湃于1923年1月在海丰县成立了农会,1927年11月,在广东陆丰、海丰建立了苏维埃政府。

方志敏于1924年11月在南昌创建了扬子洲农民协会,这是江西最早的农协,1928年5月上旬,在弋阳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毛主席实际从事农民运动是在1925年3月,在井冈山创立湘赣边界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则是1928年5月20日。

所以,毛主席曾说:

“方志敏从事农民运动比澎湃晚几个月,比我毛泽东早几个月。

而方志敏开辟根据地的方式,和其他的都不相同。

当时,开辟根据地,主要依靠的就是外来军队的武装力量。

比如,毛主席建立井冈山根据地时,是依靠原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总指挥警卫团,团长卢德铭是共产党员;

贺龙开辟湘鄂边界根据地时,依靠的最主要力量是他的旧部;

彭德怀和滕代远建立湘鄂赣根据地时,依靠的是国民党军独立第五师第一团;

邓小平和张云逸建立左右江根据地时,发动了广西警备第四大队、教导总队举行起义......

这种自上而下、军队开到哪儿,就在哪儿打土豪、分田地、推翻旧政权的模式,可以说是当时建立苏维埃政权最快、最普遍的方式。

其实,方志敏在建立弋阳根据地时,也考虑过这种方式。

他原本打算去鄱阳发动警备团起义,把他们带到弋阳来闹革命,没想到还没开始行动,共产党员出身的警备团团长就突然被撤职,团里的其他共产党员也被开除,这条路子行不通了。

1928年1月初,方志敏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开辟根据地的新形式。

没有现成的武装力量,那就将农民组织起来,成立“农民革命团”,给农民分土地,谁愿意加入,就签字画押。

“农民革命团”是将军事组织和政权融为一体的一种新型农民组织,革命团设置的有专门的办事机构,拥有进行日常行政管理的实际权力。

就这样,在极短的时间内,农民革命团已经发展到170多个团、6000余人。

后来的弋阳、横峰暴动,就是靠这支农民武装进行的。

所以说,方志敏创建的根据地是实打实的白手起家,是完全依靠当地的工农武装搞起来的。

而这,还不是方志敏最厉害之处。

当时,各大根据地都面临着被敌人严密封锁的境况。

为了维持财政运转,大家通常都是采取“打土豪”的办法来进行。

方志敏意识到,“打土豪”是越打越少,后劲不足,要想让根据地长久地存在和发展下去,归根结底还是要发展经济。

于是,在1929年,方志敏便开始实施对外贸易。

这是开创性的举动,要知道,中央苏区直到1933年春天才采用这种做法。

在方志敏的安排下,根据地各县都设有对外贸易处,在信江北岸还设立了船舶监察所。

这样一来,根据地的陆上、水上贸易便畅通起来。

为了吸引白区的商人,方志敏甚至免除了他们一定的税收。

很快,景德镇商会、衢州商会的人纷纷赶来。

当时,根据地每个月营业额能达到20万元,纯盈利有1.2万到1.8万元,国民党政府的经济封锁计划泡汤。

不仅如此,方志敏还在赣东北根据地建立了邮局、银行、信用社、消费合作社,在那个时期,这些都是相当先进的。

群众们都说:这是神仙想出来的办法!

总而言之,方志敏的这块根据地称得上是当时最富有的根据地。

毛主席曾连续四次点名表扬方志敏领导的闽浙赣苏区的经济工作。

那时候,全国已经陆陆续续建立起十几块根据地,这些根据地有大有小,但是都被国民党统治区分割,每个根据地几乎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

当时中央革命根据地还没有完全形成,秘密设在上海的中共中央机关没有固定财源,实在没办法,只好向各苏区提出筹款要求,希望大家齐心协力,先把中央革命根据地给建起来。

方志敏是个很有大局观的人。

收到通知时,其实他所在的赣东北革命根据地还不稳固、急需用钱,但是,他宁愿把困难留给自己,也要抽出钱来去支持党中央。

那些年,方志敏多次派秘密联络员为中共中央运送黄金和银元。

直到1933年初,中共中央迁到瑞金,方志敏才停止资金支持。

在三年间,方志敏共送出黄金1000多两、白银48箱,他的赣东北苏区是给中共中央提供黄金最早、数量最多的苏区。

作为党的重要领导干部,方志敏经手的钱不计其数,可是,他每天的菜钱,只有几分。

当初,为了让他读书,爹娘一共欠下700元的巨额债务。

后来,因为他闹革命,家里又被敌人放火焚烧、劫掠了十多次。

家里的日子过得有多艰难,方志敏怎会不知道?

可是,当母亲迫于生计、走几十里山路来要钱时,他这个做儿子的心疼得直掉泪,却实在是拿不出一点钱。

因为,这些钱,都是组织的,不是他个人的。

还有一次,方志敏的妻子缪敏不幸被敌人抓捕,缪敏的哥哥向方志敏要400大洋的保释费,大伙也都同意:

“缪敏是为革命坐牢,这400大洋应该出!”

谁知,身为丈夫的方志敏却摇头拒绝,他说:

“咱们的钱来之不易,有了400大洋可以做很多事,哪能拿这钱送给那些贪官污吏呢?”

人们难免会觉得方志敏无情,可缪敏却理解丈夫的做法。

一身正气、分得清公与私、革命与亲情,这才是自己最爱、最敬佩的男人!

幸运的是,在朋友们的共同努力下,缪敏终于被营救出狱。

然而,夫妻俩刚相聚没多久,便再次面临分离。

粟裕再也等不到的人

1935年1月。

多年以后,想起这个月发生的事儿,粟裕依然忍不住扼腕叹息。

这是一次让他刻骨铭心、一辈子都无法释怀的经历。

在前一年10月初,年轻的红军将领寻淮州率领抗日先遣队红七军团到达赣东北根据地,和方志敏的红十军会合。

随后,两军合编为红十军团,由刘畴西担任军团长,离开赣东北向皖南进军。

除了抗日之外,这支队伍还肩负着另一使命,那就是吸引和调动一部分敌人,以配合中央主力红军实行战略转移。

方志敏、刘畴西、寻淮州、粟裕等人就这样踏上了九死一生的征途。

当时,敌人调集重兵,分多路围追堵截。

1月12日,红十军团和敌人一支接一支的“拦路虎”周旋多日之后,终于到达了杨林。

只要从杨林往南、翻过南华山、到达化婺(读“物”音)德苏区,我军就可以暂时休整一番。

粟裕向军团长刘畴西提议,让全军加速通过南华山,但是刘畴西考虑到主力部队已经疲惫不堪,决定宿营休息一夜,等天亮再出发。

无奈之下,粟裕只好和方志敏一起,率领军团机关、后勤人员、伤病员等800余人,先行出发。

粟裕等人急行军,一直前进到靠近闽浙赣苏区的地方,终于松了口气,停下来稍作休息,而当留在后面的刘畴西第二天上午出发时,才发现大事不妙。

前来围追堵截的国民党部队分秒必争,一夜之间走了70多里地,牢牢堵在刘畴西前面,占据了有利地形,刘畴西不得不绕道而行。

方志敏和粟裕左等右等,一直等到1月16日,还不见刘畴西和主力部队赶来。

方志敏决定让粟裕率领先头部队立即前行,他自己则回去接应大部队。

当天晚上前半夜,粟裕便带着先头部队全部通过封锁线,安全抵达闽浙赣苏区,到达之后,粟裕一边和当地人员联系,一边焦急地等待方志敏、刘畴西等人前来会和。

一夜过去了,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粟裕依然没有等到。

粟裕悬着心,派出一批又一批便衣,前去联络和接应,却始终没能联系上后方部队。

粟裕心里明白,若是再这样继续苦等下去,自身难保,于是,他当机立断,率领部队离开了原定的会合地点。

粟裕的直觉没有错,方志敏、刘畴西和主力部队再也来不了了。

此时,14个团的国民党部队将仅剩2000余人的红十军团紧紧包围在怀玉山区。

论兵力,敌人是我军的7倍,论补给,我军早已弹尽粮绝,连突围的力气都没有。

方志敏和刘畴西只能带着部下在山里左兜右转,希望能找出一条生路。

敌人的包围圈越缩越小,红十军团完全陷入牢笼之中,天寒地冻、雨雪交加,大家饿得啃草根树皮,方志敏整整7天都没有吃上什么东西。

参加“围剿”的敌人也疲惫不堪,不断请求上级撤回休整,正当敌人决定撤军时,方志敏的警卫员在下山寻找食物的时候被抓,很快叛变。

从他口中,敌人得知了一个重要信息:方志敏还在山里!

蒋介石闻讯后,立即下令加紧搜捕。

1935年1月27日,刘畴西被敌人抓捕,才过了两天,方志敏也被抓。

从被捕入狱的那天起,方志敏就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

他戴着比普通囚犯重10斤的铁镣,心里想的却是如何才能继续为党工作。

入狱后不久,他便主动要求监狱方面提供一些笔和纸,说要写自己的斗争经过和苏维埃、红军的建设。

军法处以为他写的这些东西会对国民党有利,爽快地答应了。

由于随时都有可能被敌人杀害,方志敏只能想起什么就写什么,而且是争分夺秒地写。

在短短6个月时间内,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和疾病折磨,写出了近14万字的文稿。

后来,这些文稿历经多人之手,终于被送到党组织,得见天日。

方志敏在狱中

就在方志敏被抓的那年6月,留守在根据地打游击战的缪敏也因叛徒出卖,遭到逮捕。

,当天就将发着高烧的缪敏押到横峰县国民党军71师师部,敌人师长亲自劝降,还在横峰县城召开“示众”大会,要缪敏发表自首讲话。

看着浑身是血、无比虚弱的缪敏,很多群众忍不住哭了。

缪敏用尽全力对群众说:“革命一定会胜利,红军一定会打回来的!”

敌人一计不成,干脆将方志敏和缪敏的孩子也抓了起来。

次子方英,随外婆住,敌人派兵到村子里,逼外婆带着方英去县城坐牢。

三子方明,当时才4岁,住在姑姑家,也和姑姑一起,被押到牢里。

方志敏在狱中,看到亲人被抓的照片和报道后,泣不成声。

谁家儿子不疼娘,哪个当爹的不怜儿?

当初,方志敏不管工作有多忙,都不忘抽空陪儿子,直到很多年之后,还有人记得他牵着才四五岁大的儿子在街上散步的情景。

可想而知,当得知亲人们身陷囹圄,受尽折磨时,方志敏有多揪心!

然而,当敌人一次又一次以亲情为工具,企图用这个来劝降方志敏时,却遭到严词拒绝。

1935年8月6日凌晨,方志敏、刘畴西被秘密杀害于南昌。

因为方志敏是遭到秘密杀害,所以他的母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知道这个消息。

人们不忍心将真相告诉老人,游击队的战士们也悄悄告诉她:

“方志敏没有死,他一定还会回来的!”

娘,“儿子”回来了!

方志敏牺牲后,他的妻子缪敏和孩子们依然被关押。

孩子们那么小,身体又弱,乡亲们为了救出他们,不顾自己可能受株连,四处奔走,想尽办法营救。

敌人害怕激起民愤,在关押了几个月之后,不得不释放了方志敏的孩子们。

而缪敏,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后,在陈毅等人的出面交涉下,才被从监狱释放。

1938年春末夏初,缪敏带着孩子们历尽千难万险,终于到达延安。

毛主席弯下腰,亲切地摸着方英的头,问道:“你知道你爸爸是谁吗?”

8岁的方英自豪地抬起头:“我爸爸是方志敏,你还不知道?”

毛主席听了连连点头,高兴地说道:“是的,我知道,我知道的!”

后来,方英和方明被送到延安保育院,开始接受教育、在革命队伍里茁壮成长。

他们的父亲方志敏虽然早早离开人世,可是他的精神却留在了许多人的心里。

当年,粟裕率领的先头部队突破敌人封锁线后,以先遣队突围部队为主干组成红军挺进师。

后来,这支部队转战浙西南、浙南等地,坚持游击斗争,被编为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四团,人们管他们叫“老四团”。

而被方志敏留在皖南的那支红军先遣队,也被编为皖南红军独立团,在和闽浙赣省委取得联系后转入游击战争,后来被编为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二团,人称“老二团”。

方志敏留下的这两支队伍英勇善战,是出了名的“老虎团”。

对日作战中,他们多次粉碎日军进攻计划,打得日军闻风丧胆;解放战争中,他们参加了孟良崮战役、渡江战役等一系列重大战役,战功赫赫!

1949年5月,弋阳解放,一支人民解放军部队浩浩荡荡地开进弋阳城。

这一天,方志敏的家中来了一支队伍,带头的是一位解放军团长。

他一进门,就扑通一声跪在方志敏的母亲面前,喊道:“娘,儿子回来了!”

方志敏的母亲又惊又喜,如同做梦一般,可是,她仔仔细细地端详着来人,却发现这不是自己的儿子。

团长跪在老人面前,泪流满面:“老妈妈,您的儿子为国牺牲了!我们都是您的儿子,所有的解放军官兵都是您的儿子!”

老人放声大哭,团长和战士们长跪不起。

这位英雄的母亲已经为革命失去了两个儿子。

方志敏的胞弟名叫方志慧,曾担任红10军81团团长兼政治委员,带领部队参加过第一、第二次反“围剿”战斗,被授予“战斗模范团”称号。

不幸的是,在1933年7月的一次作战中,方志慧壮烈牺牲,年仅26岁。

他们的母亲,为革命牺牲了两个儿子,又因为两个牺牲的儿子得到了千千万万个儿子。

缅怀先烈,致敬那些为国流血牺牲的英雄家庭!

本文部分资料和图片来源于书籍和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