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预警机2000 同时科研人员也明白

时间:01:17:42作者:admin分类:时刻浏览:19评论:0

讲述国防故事,感受非凡人生,品味家国情怀,谢谢关注!

前言

“我们愿立军令状,就算掉脑袋,拼了命也要把它自己搞出来”

这是著名雷达专家王小谟院士,当年得知合作方背弃承诺时拍案而起的誓言。

而这一切都是源于我国第一款空中预警机“空警2000”的艰难曲折之路。

“空警2000”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预警机,可以实现从昼到夜360度无盲角不间断探测扫描。

而这款机上最为关键的核心设备就是360度无死角电子扫描的相控阵雷达。

而这个核心设备的核心技术,是由一群默默无闻的中国军工人,在几十年前,从一无所有的自主研制到冲击极限的攻关克难,才最终取的艰辛成果。

这期间,他们经历了无数场失败、沮丧、坎坷和磨难,这一切都要从上世纪80年代,中国南方一处隐蔽的山沟说起。

贵州大山、孕育创新

1965年,一个神秘的科研机构在贵州的深山创建,叫38所。

38所是三线军工单位之一,在几年后担任所长的王小谟的带领下,中国的军工电子行业在这座名不见经传的隐蔽深山初放异彩。

偏远的山区并没有屏蔽王小谟和他的同事们探求世界先进水平的迫切目光。

1987年5月28日,一条来自莫斯科的新闻引起了他们的关注。

“19岁的青年鲁斯特驾驶小型飞机,穿过苏联严密的雷达网,降落在莫斯科的红场上”

这样一则看似普通的消息,却让王小谟敏感的意识到,这架飞机能够降落在莫斯科的红场,就证明苏联雷达存在盲区。

“红场事件”后王小谟提出一项大胆的建议,要开始研究一个低空补盲方案。

这个构想并非毫无根据,早从1971年开始,38所就开始研制我国第一款“三坐标引导式”雷达“383雷达”。

13年后,完美亮相的383地面监控雷达诞生,虽然上世纪80年代,大多数三线单位都面临着资金短缺的严峻问题。

但王小谟和研发人员们却调集一切有利条件,向未知的技术发起挑战。

这项诞生于38所的低空监视雷达技术,被命名为“JY9”,直到今天,依然被视为业界传奇。

不过经历了“JY9”的艰难探索之后,王小谟他们深刻的意识到一个问题,山沟里很少有飞机经过,很多实验都要到山外去做,不仅费时费力,还大大影响了科研效率。

走出深山、空中预警

1988年,38所迁至安徽合肥,这是一个更适合做雷达研制的地方。

直到今天,在合肥的38所门口还屹立着“383雷达”的雕塑。

这座雕塑镌刻着中国军工人是如何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靠着自力更生、独立自主的气魄迈出的成功一步。

此时,走出深山后的王小模开始把目光专注到能够把雷达技术发挥到极致的空中设备当中。

上世纪80年代,中国空军的装备也在升级换代,具备远程攻击能力的先进战机进入中国空军序列。

能够有效引导和指挥战机的先进预警机走进了国人的视野,国家提出了发展预警机的迫切需求。

虽然早已在雷达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王小谟他们对预警机的研制踌躇满志。

可是预警机涉及一系列复杂的技术和工艺,所以我国一开始考虑的方案是从国外直接购买产品或者相关技术。

鉴于此,大家把目光转向了一个西方国家,1992年,这个西方国家同意和我国共同开发一架发展型预警机。

合作之初,在许多方面双方都达成了一致意见,但在最重要的雷达方案上,却出现了分歧。

合作方提出,可以为中国提供一种新型“相控阵雷达”。

“相控阵雷达”和拥有非同寻常的动物复眼类似,由多个天线构成阵列,堪称“火眼金睛”。

但王小谟却认为,这种雷达并不能做到360度无死角不间断扫描。

同时,他想到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预警机,美国的“E-3C”的雷达,其实是通过机器扫描来实现无缝侦察的。

但这种雷达同样也存在盲区,它每隔十秒扫描一次飞机,这意味着,这十秒中间飞机的状态其实就是不可预知的。

创新结合、中国特色

因此,王小谟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把“相控阵”雷达和“E-3C”雷达结合起来。

这就是在世界上首次提出的大圆盘、背负式“三面有源相控阵”雷达。

采用电子扫描方式,不仅比“E-3C”的机械扫描方式更快更稳定,还能真正做到360度无死角扫描。

但是每一项大胆创新都和莫测的风险相伴,一开始,合作方顾及风险并不同意。

经过艰苦的谈判和技术讨论,合作方终于同意,如果中方能够自行解决雷达的外罩问题,他们就签约。

“雷达外罩”可不是一个简单的遮罩,它是整个雷达的核心技术之一,很有讲究。

这个新的雷达天线罩,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雷达天线罩,发达国家也没有尝试过。

这个任务落在了著名雷达专家杜耀惟的身上,多年前身患鼻咽癌的杜耀惟,手术后听力很差,身体每况愈下。

此时,已经身患癌症的杜耀惟,接到通知,要他把雷达天线罩的攻关任务接下来。

当时国内外许多著名的教授都劝他不要接受这个任务,风险太大。

杜耀惟自己心里也担心,外国人如果设计搞不好,很有可能就会把原因说成是天线罩设计不良,这个锅不想背。

王小谟知道了杜耀惟的顾虑之后,特意邀请当时国防科工委科技部副部长陈丹淮去给杜耀惟做工作。

陈丹淮对其说道:

“你不用怕,即便搞砸了,这个也是我和王所长承担主要责任,何况为了填补我国在预警机方面的空白,即便我们担一点风险也是应该的”。

这句话触动了杜耀惟,他彻底放下了顾虑,欣然接受了任务。

艰难攻关、以命相搏

在中方同意承接风险极大的“雷达罩”项目的前提下,1996年,合作方终于和中方签订了正式合同,展开合作。

王小谟担任中方总设计师,杜耀惟负责雷达天线罩的设计工作。

然而,杜耀惟很快就发现“天线罩”的设计难度远超预想。

电磁波在穿过天线罩后要达到360度完全均匀扫描,这就要求天线罩的厚度要根据电磁波的不同而渐变。

如此巨大而复杂的雷达天线罩,必须要有仿真技术,为此,负责技术的副主任靖季洛将一台特批的笔记本电脑,交给技术员梁健康,由他负责攻克仿真技术。

面对如此大的信任与艰巨的任务,从此,梁健康茶不思、饭不想,满脑子想的都是雷达仿真。

每天不论是上班、下班,还是吃饭、睡觉时都是思索着如何改进技术,最后怛精竭虑,劳累至死了。

其实,在整个研发过程中,杜耀惟和梁健康的故事并不是个例,当时技术上的相对落后军工人就是要靠执着和勤奋甚至是生命来弥补的。

历经无数次冲击极限的尝试后,中方终于成功拿出了雷达罩的设计方案,这份方案让所有人充满了期待。

1999年的最后一天,全球各地的人们都在迎接新世纪的到来,研制人员也许下了美好的千禧愿景。

遭遇背弃、自力更生

然而,就在这一年七月,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让人们多年来的期盼转瞬成空。

原来,迫于西方某大国的压力,合作方被迫取消了合作事宜。

在那个漫长的夏季,雷达研制团队的心情无比沉重,愤怒和不甘。

王小谟激动的表示:

“如果我们自己做的话,就算拼了命,也要拿下这个预警机,我不信我们自己就搞不出来”

最终,上级部门同意了王小谟的意见,决定自主研发预警机,并将之命名为“空警2000”。

科研人员将它称为“争气机”,因为这事关国家荣誉,同时科研人员也明白,此时要争出这口气来是何等艰难。

由于雷达体型巨大,被安装上载机平台后,对飞机的气动性能造成了严重影响。

垂直尾翼是保持飞机航向平衡稳定的关键部位,飞机加上巨大的雷达天线后,原有的垂直尾翼,不足以保证飞机飞行的安全性,安全度丢失高达60%。

此时,科研人员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把60%的安全度找回来,经过一系列测试后,终于找到一个可以提高稳定性的办法。

就是在飞机的尾翼下面加两个腹鳍,用来补偿垂直尾翼,但按这种方式,也只能找回20%。

那剩下的40%又该怎么办呢?

按常规来说,只要控制飞机起飞重量,就能提高飞机的安全性,这是不是意味着可以在载机上做减法呢,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机器的任务系统非常复杂,为了确保飞机雷达能够顺利运转,载机不仅不能做减法,还必须增加新的设备,这其中就包括发电系统和冷却系统的。

虽然不能直接做减法,但零部件却可以进行优化,研制出体积更小,重量更轻的,性能更优的替代品,这样既减轻了起飞千重量,又不减损飞机性能。

找到方向的科研人员提出了“为每一克重量而奋斗”的口号,开始了“一点点计算,一颗颗缩减”的艰辛减重之旅。

攻坚克难、终获成功

2003年底,攻克了所有技术难关的科研人员,终于完成了最后的安装工作,确定了首飞时间。

起飞时,当看到飞机在一片轰鸣声中呼啸上天,一想到,自己为之度过了这么多的不眠之夜的情景,在场的所有科研人员都情不自禁的流下了眼泪。

然而,一次试飞成功并不意味着最后的成功,预警机必须经受充满变数的气象和复杂地理条件的考评。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试飞频繁进行,比辛苦更严峻的是,每一次飞行对机上人员来说,都是一场和生命的对赌。

4年零1个月,1500多个日夜,2000多次试飞,却从没有人因为危险而退缩,这种精神,让总设计师王小谟心中感慨万分。

在其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他目睹过无数场军工人为国防事业的付出和牺牲,如今,他想的最多的是如何减少他们的辛苦,让付出更有意义。

2007年底,“空警2000”终于迎来了定型试飞,此时,距离正式立项己七年时间。

2009年,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空警2000”引领飞行编队,呈现在世界面前。

“空警2000”的成功,不仅弥补了我国在预警机领域的空白,还展示出中国军工人在雷达领域的突破与创新。

几年后,新一代空中预警机“空警500”问世,先进的雷达系统在延续“空警2000”的基础上体积更小,重量更轻,为中国空军开启了独挑大梁的时代。

由于有了先进空中预警机的存在,我国空中不再受制于人,形成了防攻一体的做战体系,中国的战机从此纵横蓝天之上。

让我们向中国军工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