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青帮老大 张仁奎也是欣然答应

时间:19:16:47作者:admin分类:实践浏览:16评论:0

虽然在如今的盛世光景中,帮派早已经不复存在,但如果将时光倒流,追溯到民国时期,在那鱼龙混杂的上海滩,可谓是帮派四起。

然而,在这众多的帮派中,青帮又可以说是称得上叱咤风云,风靡一时。

当时,青帮中也是先后涌现出了不少有头有脸的人物。

其中有号称“上海皇帝”的杜月笙、青帮头目黄金荣,算得上是众星云集,但是鲜为人知的是,其实青帮真正的老大另有其人。

他名叫张仁奎,黄金荣见了他都要恭恭敬敬地敬礼,喊上一声,而作为徒孙的杜月笙在他面前更是不敢轻易放肆,谨遵跪拜礼节。

张仁奎究竟是什么来头?

他又是如何坐上青帮老大这个位置的?

今天笔者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

01 青帮的真正龙头老大

早在清朝末期,青帮就已经创建并快速成长为了当时上海滩实力最强的帮会,如此风靡一时的帮会自然也是有着明确的帮中规定的。

相传,早期创建青帮的元老在帮中立下了“清净道德,文成佛法,仁论智慧,本来自信,元明兴礼”的辈分排名。

所有入会的人都需要根据此规定进行辈分排序。

随着不断地发展,青帮内部也是渐渐分化出了不同的派别,最终演变成为了四股势力。

其中就包括张仁奎带领的山东青帮,此时的张仁奎虽然是一方势力的主要力量,但其实并不显眼。

然而,因为受到当时政治形势的影响,其他三股青帮势力逐渐衰弱,走向没落。

就在这个时候,张仁奎审时度势,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一举成为了青帮名副其实的老大。

不仅如此,张仁奎更是赢得了冯国璋的赏识,并且在其提拔下,随后不久便一跃成为了江苏第七十六混成旅的旅长。

自此之后,张仁奎的政治权利更是蒸蒸日上,管辖范围包含甚广,成为了“陆军上将”,迎来了事业的巅峰时期。

而此时的张仁奎并没有因此就得意忘形,反倒是打开了格局,为人处世慷慨大方,一度受到了人们的追捧。

因此,张仁奎的个人魅力也为青帮增添了不小的影响力,使得青帮成为了风靡一时的帮会,各路英雄豪杰和社会青年都想要成为青帮的一份子。

虽然身为政要人物,但是张仁奎始终不避讳自己的帮派身份,做事坦坦荡荡,令人钦佩。

后期,张仁奎更是隐去了自己旅长和镇守使的身份,只是单纯的以“镜湖老太爷”的身份发号施令。

久而久之,很多人便不再能想到,原来镇守使和镜湖老太爷竟然是同一人。

无论是在江湖还是在政界,此时的张仁奎都可以说是佼佼者,鲜有人能够媲美,即便如此,张仁奎也是十年如一日的尽守弟子礼仪。

每日都会去到师傅张骞的府上拜见,张仁奎用自己的行动生动地诠释了身为江湖之人应守的道义。

正是张仁奎的种种作为,也使得他成为了杜月笙一生极力模仿的对象。

02习武改变命运

张仁奎能有如此响亮的名号,很多人以为他背后定是有着不薄的家族势力,其实恰恰相反,张仁奎出身平凡,甚至有些窘迫。

1864年,张仁奎出生在山东藤县张家湾村的一户贫困人家,张仁奎的父母原本是以务农为生。

但是因为在张家湾地区盗贼横行,使得农民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因此,张仁奎的父亲张海兰便到了地主家做长工。

张仁奎的母亲则因为身体状况不佳,无法承担较重的农活,只能常年待在家里料理家中的事务。

于是,张仁奎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全部都落在了张海兰一人的肩上,然而长工的收入又很是微薄,因此,张仁奎一家人经常是入不敷出,穷困潦倒。

正所谓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在这种情况下长大的张仁奎对自己的家境有着非常清晰的认识。

因此,在张仁奎七岁的时候,他就到了地主家帮忙放牛,赚取一些外快来贴补家用。

堪称是勉强糊口的一家人,更是没有额外的资金来支撑张仁奎念书,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同龄人在私塾读书的张仁奎无疑是羡慕的。

因此,每逢放牛的时候,张仁奎都会偷偷地跑到私塾外面,隔着墙壁听老师讲课,时间一长,老师自然也是发现了张仁奎的存在。

在了解了张仁奎的家庭情况之后,出于同情和感动,私塾老师便在每次授课的时候都邀请张仁奎到室内听讲。

这段时光也是张仁奎一生中最为难忘的一段时光,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不久之后,这位私塾老师一家便惨遭盗贼毒手,全部身亡。

自此之后,张仁奎的学习生涯也就戛然而止了,因为相较同龄人而言,张仁奎身材魁梧,有着一身健硕的肌肉。

恰逢张仁奎的表叔是习武之人,并且在见到张仁奎之后,认为他是一个习武的好苗子,于是便将张仁奎收做了自己的徒弟。

正因如此,张仁奎也开启了自己的习武生涯,出色的身体条件,再加上张仁奎吃苦耐劳的性格,很快他就掌握了武术的要领,进步飞快。

眨眼间,数年的时光过去了,张仁奎日复一日的训练使其早就练就了一身绝佳的本领。

不仅如此,在此期间,张仁奎更是凭借着习来的武术,帮助了不少受到欺负的周边百姓,久而久之,也是积攒了一定的名气和口碑。

1889年,张仁奎参加了当地举行的武举考试,并顺利地成为了武秀才。

有了这样的头衔,再加上张仁奎数年间积累的人气。

于是,他将这些加以利用,开办了一家武馆,专门收纳门徒,教授武术,很快,张仁奎的武馆在当地大受欢迎,他也成为了小有名气的人物。

03加入青帮,迎来巅峰

不久之后,张仁奎更是成为了滕县义和团中的一员,但是随着时政的不断变化,张仁奎开启了漂泊之旅。

后来,张仁奎便来到了扬州定居,在这里和几位心腹经营起了一家包子铺,说是包子铺,其实张仁奎几人是借此名义兜售私盐。

然而,初来乍到的张仁奎不巧和当地的盐枭结下了梁子,为了报复张仁奎,盐枭便将张仁奎的心腹抓了去。

为了救出自己的兄弟,张仁奎独自一人赴约,亲手剁掉了自己的一根手指,以表诚意。

然而,张仁奎的所作所为仍然没有撼动盐枭的丝毫。

无奈之下,张仁奎只好和兄弟两人和盐枭的大部队进行正面对抗,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张仁奎及其兄弟危在旦夕。

然而,就在此时,另一位盐枭出现了,此人名叫徐宝山,虽然他和张仁奎初次见面,但还是出手救下了张仁奎。

日后,张仁奎也是将徐宝山的救命之恩记在了心上,随着两人频繁地往来,张仁奎和徐宝山也是建立了较深的情谊。

后来更是在徐宝山的介绍下,张仁奎加入了青帮,并且排在了“大”字辈,而我们日后所熟悉的鼎鼎有名的杜月笙也不过是“悟”字辈。

随着张仁奎实力不断增强,也开始有人想要拜他为师,对于收徒之事,张仁奎也很是乐意,于是便广收门徒。

以至于在后来,张仁奎的徒弟数量甚至达到了三万人之多,而这其中就包括杜月笙的师傅。

此外,青帮中另外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黄金荣,在早期也是收了不少的徒弟,然而,黄金荣虽然一直以“通”字辈号称,但实际他并没有真正的拜师入帮过。

因此,黄金荣便亲自去到了张仁奎家中拜访,表明了自己想要拜师的愿望,听闻。

于是从此之后,每逢两人见面,黄金荣都要尊称张仁奎一声师傅,而作为徒孙的杜月笙自然更是要毕恭毕敬,甚至要磕头行礼。

在青帮中混得风生水起的张仁奎,也是时时刻刻在关注着中国革命的趋势和走向,其实在很早之前,张仁奎就已经加入了新军。

之后更是加入了中国同盟会,为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到处奔波,作出了不少的贡献,一直到1924年,张仁奎因为身体原因才卸任相关职位。

04一代枭雄,万人敬仰

然而,退休之后的张仁奎并没有就此隐退,反倒是又开始了自己的老本行,重新开设武馆招收弟子。

此时的张仁奎和往年已经大不相同,凭借着多年来在政界的从业履历,张仁奎结交了不少的达官显贵。

此外,张仁奎在早年间虽然广收门徒,看起来门槛颇低,其实不然,在张仁奎的徒弟中,大多都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背景。

因此,晚年的张仁奎可以说是人脉甚广,甚至军方中的人都时不时地要拉拢下张仁奎,和其保持着友好的联系。

在张仁奎过六十岁寿辰的时候,社会各界的知名人士纷纷都来拜访,聊表心意,当时蒋介石也是送来了一副寿联。

其上写道:“军界宿星,帮会元魁”,可以说是对张仁奎的盛誉,同时也是对张仁奎的示好,由此可见,张仁奎在当时的社会地位之高。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张仁奎再次开班教学已经今非昔比,对于徒弟的要求显然要提高很多。

于是,张仁奎所招弟子全都是有着一定名气的社会人物,几乎全都是一些达官显贵,甚至包括政界一些有头有脸的大佬。

而张仁奎也是凭借着遍布全国各地的徒弟,声名再次远扬,从而巩固了其江湖的地位。

在当时那个动荡的年代,如此叱咤风云的人物,自然也是引起了外国人的注意,尤其是日本人。

一直以来都对中国虎视眈眈的日本人,为了实现自己的狼子野心,不断地拉拢我国的知名人士,这其中也就包括张仁奎。

日本人想要利用张仁奎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来对中国人实行思想控制,然而面对日本人抛来的“橄榄枝”,张仁奎嗤之以鼻。

在民族大义面前,张仁奎表现得异常坚定,丝毫没有给日本人商量的余地,面对张仁奎的坚定,日本人的几次示好都无疾而终,很是生气却又无可奈何。

抗战期间,张仁奎虽然已经到了垂暮之年,但仍然利用自己的势力为抗击日寇做着努力。

与此同时,日寇也是对张仁奎处处进行牵制,为了迫使他不再为抗战作出努力,日寇便公然对张仁奎下了一份战书。

虽然此次比武,张仁奎仍然宝刀不老,取得胜利,但是卑鄙的日寇仍然是没能遵守诺言。

依旧是三番五次的上门“拜访”张仁奎,希望可以将其拉拢至自己的“团队”,然而,日寇的胡搅蛮缠始终没能动摇张仁奎丝毫。

张仁奎甚至对其破口大骂,将日寇拒之门外。

但是日寇的不断骚扰,也对张仁奎的情绪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再加上,一直以来张仁奎的身体状况都不佳,在不久之后,张仁奎因病去世,没能来得及看见中国迎来抗战胜利的那一天。

纵观张仁奎的一生,在人生低谷时期不卑不亢,在巅峰时刻仍然能够不骄不躁,始终秉持着江湖道义,坚守着民族大义。

举手投足之间无一不蕴含着大智慧,正是因为如此,杜月笙才会用一辈子时间来效仿张仁奎的为人处世。

不得不说,虽然是帮派中人,但是张仁奎的确是名副其实的一代豪杰,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征服了众人!

参考资料

《民国教父张仁奎》 人文网

《张仁奎》 人文网

《山亭名人之张锦湖》 山亭区人民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