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药庆卫 寄望其将来能光宗耀祖

时间:19:11:41作者:admin分类:事物浏览:25评论:0

药家鑫,男,1989年11月7日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汉族,案发时系西安音乐学院本科三年级在读学生,其母亲是西安北方华山机械有限公司职工(西安北方华山机电公司是中国兵器北方公司下设一军工厂),已经退休;其父亲药庆卫曾经是总后西安军事代表局驻该厂军代表(军方派驻军工企业负责监督、验收工作的人)军人身份,上校军衔,副师级待遇,前些年离职自谋职业。

基本案情

2010年10月20日22时30分许,药家鑫驾驶红色雪佛兰小轿车从外国语大学长安校区由南向北行驶返回西安市区,当行至西北大学西围墙外翰林南路时,将前方在非机动车道上骑电动车同方向行驶的张妙(女,殁年26岁)撞倒而后又连捅八刀将伤者刺死。

杀人后,药家鑫驾车逃离,当行至翰林路郭南村口时,又将行人马海娜、石学鹏撞伤,逃逸时被附近群众堵截抓获,后被公安机关释放。

图片来源:百度

西安市公安局长安分局交警大队郭杜中队接报警后,将肇事车辆扣留待处理。

10月20日晚驾车在郭杜南村附近路上将一男一女两行人撞了,但是否认杀害张妙的事。

10月22日,长安分局交警大队郭杜中队和郭杜派出所分别对药家鑫进行了询问,药家鑫承认。

10月23日,药家鑫在其父母陪同下到公安机关投案,如实供述了其撞伤张妙后又将其杀害事实。

2011年1月11日,西安市检察院以故意杀人罪对药家鑫提起了公诉。

同年4月22日在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药家鑫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赔偿被害人家属经济损失45498.5元。

2011年5月20日,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药家鑫案二审维持一审死刑判决。

2011年6月7日上午,药家鑫被执行死刑,终年21周岁。

图片来源:百度

最害怕犯错的人,犯下大错

2010年年底,相信药家鑫的案子已经家喻户晓了:西安音乐学院学生药家鑫驾车肇事之后不救人,反倒痛下杀手。

一时间,舆论哗然。

撞车杀人者药家鑫闻名全国。

网络上,各种关于药家鑫的评论,谩骂,指责,包括谣言甚嚣尘上,众说纷纭。

围绕法院该不该判处药家鑫死刑亦是群情激愤,争骂声一片。

淹没于唾沫横飞之中的药家鑫,其真实的身影变得模糊不清。

图片来源:百度

一个长相斯斯文文,秀气的21岁大学生,一个音乐学院钢琴系的高材生,为何会做出如此疯狂,不可思议,灭绝人性的举动?药家鑫在案件中手段如此残暴,难道是药家鑫真的不懂得人性?

错误的教育 培养了极端的性格

药家鑫,是家中的独子,出生于1989年,儿子作为家中独子,药庆卫给儿子起名药家鑫,视若珍宝,贵不可言。

虽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家庭,但也吃穿不愁,因为在家长是独子,药家鑫童年时期的生活十分快乐,父母对他十分宠溺,要什么买什么,养成了药家鑫唯我独尊的性格。

上了小学后,父母对他的要求开始变得严格了起来,班级里别的小朋友都报了兴趣班,培养一门才艺。

于是药家鑫的父母就帮他报了个音乐兴趣班,学习电子琴,培训班的老师夸他有天赋,药家鑫便想要一台电子琴在家里弹,当时电子琴还是个“奢侈品”,但药家鑫父母咬咬牙还是买了,他们知道有一门才艺对以后的升学也非常重要,于是天天督促药家鑫练琴。

图片来源:网络

但是,小孩子的兴趣爱好就像是龙卷风,来的快去的也快,整天苦于枯燥的练琴,药家鑫早已厌烦,但碍于父母每天的督促,不得不咬牙坚持,父母深知坚持对于成功的重要性,也一直向药家鑫灌输这样的理念,一旦他出现倦怠、厌学的情况就会严厉批评他,为了让他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药家鑫的父母从小就对他实行打击教育。

因此,药家鑫在成长过程中很少获得来自于父母的鼓励与认可,更多的是鞭挞与批评,内心对自己缺乏自信,而那台电子琴也成为了他的噩梦,每天被逼着练琴,只要一弹错,迎来的就是母亲的体罚与父亲苦口婆心的教育,因此他的神经一直处于紧绷的状态,心中也因此有了一个执念:绝不能犯错!只要一出错就会受到处罚!就会看到父母恨铁不成钢的样子,药家鑫知道家庭并不是太富裕而学琴贵所以只哭不反抗。

小时候和别的小朋友在一起玩耍时,别的小朋友抢走药家鑫的玩具,药家鑫着急,接着就推了对方一把,对方小朋友的家长气不过,揪着药家鑫的耳朵,领到药家鑫家里,药父连忙给人赔个不是,还训斥药家鑫惹是生非,让他认错,却未曾发现那位小朋友的手里还攥着药家鑫的玩具。

中学时药家鑫曾被同学按在墙上揍,但事后药父却只让他向对方认错,让他不要惹是生非,因此在他的心里他一直害怕出错,因为一出错,不管是不是他不对,最后都是他被惩罚,所以他极度害怕犯错,害怕受到父母的处罚。

图片来源:百度

药家鑫想考音乐学院,父亲为了让他学理科,背地里找到教钢琴的老师,让老师打击药家鑫,而药家鑫毫不知情。

药家鑫曾攒钱给父亲买过电动按摩椅作为礼物,可父亲没有表现出丝毫的高兴,而是强调将来挣不着钱,别问我要。

所以,当他驾车撞倒张妙时,他一时间懵了,不知道怎么处理了,车子游行了数十米听到被撞到的伤者还活着还在痛苦的呻吟,他没有询问伤情,也没有与伤者说话,张妙的惨状并未让他产生救人的想法,他害怕张妙记住他的车牌号,找到他家里纠缠索赔,他害怕看见父母恨铁不成钢的样子,他害怕受到父母的责骂,童年的阴影一幕幕浮上心头。

于是,他想着与其被父母责骂,不如一不做二不休解决这个麻烦!让她永远闭嘴!这才有了如此残暴的一幕。

杀了人的药家鑫,立即驾车逃离现场。

一路上,他心慌意乱,直到在另一个十字路口再次撞上行人,被附近群众截获。

图片来源:百度

父亲药庆卫至今不解儿子当初为何杀人

军人出身的父亲对他的要求极为严厉,凡事都要做到超过别人甚至尽善尽美,不允许出错。

初中时,由于文化课成绩不太好,药庆卫甚至专门买了数理化的复习资料,守在家里亲自辅导儿子。

药家鑫还多次提到,有一段时间,因为学习不好,他被父亲关在地下室里,除了吃饭能上楼,其余时间都独自在地下室呆着。

他说自己当时“特别害怕”,恐惧和孤独包围之下,还有的是对父亲的恨,药家鑫曾多次想过自杀,却始终没有勇气……

图片来源:网络

药庆卫曾在记者采访时说过:儿子因为是家中独子,一家人都非常疼爱,很小的时候基本上是想要什么就给什么,长大后,虽说偶尔也会犯错误和我磕磕碰碰,但大多情况认错态度比较好,比较听话,我始终想不通他竟然会干出这样的事……

药家鑫的父亲在孩子被执行死刑后开了一个微博,他在微博上写道:

“药家鑫的事情上,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平时管教孩子过于严厉,令孩子在犯错之后害怕面对,不懂处理,最终酿成大祸。

他说,我要通过我的文字,告诉天下所有的父母,因为我们的错误的教育,给孩子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悲剧。

他说,此刻,我已经不怕指责,不怕嘲讽。

我愿意接受采访,愿意公开所有跟孩子之间的细节,让大家了解更多,看到更多。

他说,“人死如灯灭。

弄清死亡背后的缘由,探询事件的真相,让大家不要重蹈我的履辙,才是我对自己最大的救赎”。

他说,“我希望用我们自身的惨败的经历告诫我的侄子、侄女,我的其它晚辈们,让他们从我们身上了解更多,启发更多”。

图片来源:百度

供述认罪 宣告死刑

一审判决: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开车撞伤人后又连刺数刀致对方死亡一案, 于2011年4月22日在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被告人药家鑫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二审判决:2011年5月20日,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被告人药家鑫故意杀人一案进行了二审公开开庭审理并宣判,依法裁定驳回药家鑫上诉,维持原判。

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故意杀人罪犯药家鑫于2011年6月7日上午在陕西省西安市被依法执行死刑。

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当天上午在宣告上述裁定后,对药家鑫执行了死刑。

在蒙面法警的搀扶下,药家鑫走向一扇黑色的铁门,那头等待他的,是一支注射器。

药家鑫行刑前的最后十分钟和父母见了一面,十分钟里药家鑫哭着说了好多遍:爸,我爱你,我先走先投胎,你们晚点走,下辈子当我的孩子,让我来照顾你们。

父亲回答:我知道我也爱你,你不要说了。

我知道我也爱你,那可是父亲这辈子第一次说我爱你,可一切都晚了。

这位年仅21岁的高材生,人生就此终结。

图片来源:网络

结语

《少有人走的路》一书里写到:

“爱的目的,是要帮助孩子确立独立的人格,而不是让他的人格依附于父母;是要让孩子勇敢地去追逐自己的梦想,而不是让孩子替父母圆梦;是要让孩子自己去体验生活,而不是要父母替孩子生活。

药家鑫的本性并不坏,错误的是长年以来扭曲的教育,据悉记者采访过药家鑫的妈妈,他妈妈说药家鑫喜欢动物,对于小动物会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同情心。

他不许他妈教训狗,狗死了他难过了很久。

看到家里杀活鱼,他害怕,这顿饭就躲开不吃。

试想一下,如果药家鑫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找对方法,正确的去教育孩子,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是不是就可以避免这样的惨案?一直到行刑前的最后十分钟,药家鑫提出死后要捐献眼角膜时,他的父亲也只是冷漠的拒绝:希望你把罪恶带走,别连累其他人。

而药家鑫直到最后还选择了顺从。

药家鑫的残忍不可原谅,他的父母也付出了血的代价,也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教训。

总是把“我都是为你好”当成爱,把不陪伴当成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从而引起孩子扭曲的心理。

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压迫孩子往好的方向发展,最终迎来惨剧。

做父母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在孩子出现小问题时,我们就该反思自己的教育,防患于未然,避免以后酿成大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