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神偷乡巴佬 又何苦呢!想想像长沮

时间:14:48:39作者:admin分类:事物浏览:17评论:0

公元1181年,南宋主战派干将辛弃疾罢官,闲居江西上饶,在带湖一带,建了一所园林式的庄园,“高处建舍,低处辟田”,并为庄园起名“稼轩”,自号“稼轩居士”。

他努力稼穑,流连田园,他对家人说:“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

”表面上看,这一生他要老于带湖,做一个庄稼汉、老把式了。

但实际上呢?他内心深处的不安分如野马般奔腾跳跃。

他在一首《卜算子》中说“万一朝家举力田,舍我其谁也!”——朝廷可以举秀才、孝廉,哪有“力田”科可举荐?这分明是对朝廷不征用自己的怨愤,这个力主恢复的汉子怎么会安于田园!

他还有一首流传很广的词,句句不离圣人语;甚至从四书五经里偷来句子,改都不改,直接就放进自己的词里。

但这种书法中叫做“集字创作”式的写法,却很自然妥帖。

读过这首词就会发现,辛弃疾的精神世界是多么超拔,艺术创造力又是多么高超!

这首词叫《踏莎行·赋稼轩集经句》。

01:这首词,从表面意义上看,是一个目光短浅的田舍翁、乡巴佬的自白;实际上是对穷且益坚的不放弃精神的赞美

踏莎行·赋稼轩集经句进退存亡,行藏用舍。

小人请学樊须稼。

衡门之下可栖迟,日之夕矣牛羊下。

去卫灵公,遭桓司马。

东西南北之人也。

长沮桀溺耦而耕,丘何为是栖栖者。

下面是这首词的大致意思:

圣人知进退,明行藏,达则进济天下,穷则退善己身(进退存亡、行藏用舍),所以我像樊须一样做个“小人”,来学种田了(小人请学樊须稼)。

这种田园生活其实很好啊,横木搭个门就可以栖身,日暮时分可以看牛羊归栏,多么惬意!(衡门之下可栖迟,日之夕矣牛羊下)。

想想孔子的遭遇,在宋遭厄,在卫失言(遭桓司马、去卫灵公),四处漂泊,惶惶如丧家之犬(东西南北人也)、桀溺力耕种田多好,为什么要四处奔波劳碌呢!

这首词,表面意义与深层意义形成了一种张力和矛盾。

从表面意义上看,是一个目光短浅的田舍翁、乡巴佬的自白:在赞美田园生活的美好,希望安定下来,做个不闻世事的普通人,甚至对孔子的所做所为表示不理解。

从深层意义上看,又是将孔子的坷坎遭遇连成一体,表达对这位圣人的敬意:遭遇那么多艰难困苦,却不失自己的志向,不懈自己的努力。

这是对孔子坚韧不拔的精神的赞美!

于是此词表达的意蕴就非常丰富了:

一是反映的是辛弃疾自我的矛盾与挣扎。

力求有所为,但不被重用,所以是“进”而“行”,还是“退”而“藏”呢?一时难以取舍。

二是在对圣人的观照中,最终坚定了自己的信心——孔子能在困境中不失其志,自己怎么能做个求田问舍的田舍郎呢?

所以在现实中,辛弃疾最终没有老于稼轩,在余下来的20多年中,他屡起屡落,至死也未失抗金报国之志。

02:这首词在艺术性上也达到了一个高峰,顺手拈来前人成句,自然成文,可以看出辛弃疾驱遣文字的高超能力。

用典为辛弃疾词的特色,不破解辛词的用典、用事,就无法读懂、理解辛词。

在这首词中,句句用典,却没有堆砌之感,达到了顺手拈来,自然成文的高度,可以看出辛弃疾驱遣文字的高超能力。

下面逐句看下此词所集经句,所用典故。

1、“进退存亡”,语出《易· 乾文言》:知进退存亡而失其正者,其惟圣人乎!意思是:能够知道进退、存亡并能合乎正道的,大概只有圣人吧。

2、“行藏用舍”,语出《论语·述而》: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翻译如下:孔子对颜渊说:“用我,我就去做;不用我,我就隐居,只有我和你才能做到这样吧!”

3、“小人请学樊须稼”,语出《论语·子路》:樊迟请学稼。

子曰:“吾不如老农。

”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

子曰:“小人哉,樊须也!……”翻译如下:樊迟(名须,字子迟,孔子弟子)樊迟向孔子请教种庄稼。

孔子说:“我不如老农。

”樊迟又请教种菜。

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

”樊迟退出以后,孔子说:“樊迟真是个小人。

……”

以上1、2句并用,意为圣人应知进退。

为第3句“我”为什么“学稼”做铺垫。

4、“衡门之下可栖迟”,语出《诗经·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意为:简陋的门庭里,照样可以安身。

5、“日之夕矣牛羊下”,语出《诗经·王风·君子于役》: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意思是,太阳落山,牛羊归圈。

以上4、5句并用,意在描绘田园生活的美好。

上片重点在4、5句,这是为下片思辨孔丘困厄的意义积聚张力。

6、“去卫灵公”语出《论语·卫灵公》: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明日遂行。

意思:卫灵公向孔子问军队列阵的办法 ,孔子回答说,礼仪与军事之事我未曾闻,未曾学。

第二天就离开了卫国。

7、“遭桓司马”,语出《孟子·万章上》:孔子不悦于鲁卫,遭宋桓司马将要而杀之,微服而过宋。

意思:孔子不被鲁国卫国欢迎,到宋,遭到宋国的司马桓魋的拦截,意图杀掉孔子,孔子不得不乔装打扮离开宋境。

8、“东西南北之人也”,语出《礼记·檀弓上》。

孔子既得合葬于防,曰:“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人也,不可以弗识也。

”于是封之,崇四尺。

意思是:孔子终于把父母合葬于防之后,说:“我听说,古时的墓地上是不积土为坟的。

现在我是个四处奔波的人,不可不做个标志。

”于是就在墓上积土,高四尺。

6、7、8三句写出孔子“东西南北”四处奔忙的狼狈处境。

为下两句点题做准备。

9、“长沮桀溺耦而耕”,语出《论语·微子》。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意思是说长沮、桀溺两人并肩耕地,孔子一行从这里经过,派子路问路。

10、“丘何为是栖栖者”,语出《论语·宪问》: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翻译如下:微生亩对孔子说:“您为什么如此奔波忙碌呢?不是为了显示您的才辩吧?”

9、10两句写隐者对孔子的不解。

这是全篇的结穴处。

一是从普通人的眼光看,孔子的奔走无意义;二是从同道人的眼光看,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圣贤。

这就是上片后两句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否定了田园生活。

可以小结了——这首辛词,不仅是形式的创新,更表达出一种有为的思想。

这种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使这首词堪称辛词的经典之作。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