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秦爱纷奢 覆盖三百多里的地面

时间:14:28:09作者:admin分类:时刻浏览:17评论:0

《阿房宫赋》作为杜牧的成名之作,揭示了秦朝灭亡的原因,而杜牧的所作都是为了唐朝。

这是一篇借古讽今的散文,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以及毁灭,由此揭示是秦国兴盛一时而瞬间衰败的原因,同时也是为了告诫唐朝统治者。

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文章。

首先需要知人论世,了解作者杜牧。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他是陕西西安人,乃唐朝杰出的诗人,散文家。

相比较于大李杜,他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可以看出他在唐朝的文学地位也是十分的高。

原文如下: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廊腰缦màn回,檐牙高啄。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

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译文:【六国灭亡了,天下统一了。

,遮蔽了天日,沿着骊山向北建筑再往西走拐弯,五步就是一座城楼,十步就是一个轩阁。

走廊也如丝带般萦绕着,飞檐上像鸟嘴般高啄。

各自一棒着地势向四方核心。

又互相错落有致,各随地形,像蜜蜂的巢穴一样。

高高地耸立,不知道到底有多少。

长桥卧在水面上,天空没有云,哪里飞来了苍龙?(原来是那长桥像一条龙。

)复道飞跨在天空中,不是雨后刚刚放晴怎么出现了彩虹?楼台上由于歌声嘹亮而不禁觉得充满暖意,有如春般温和,舞台上,由于舞台的甩袖充满冷气,像风雨一样凄凉,一天之中,一宫之内,天气都各不相同。

赏析:开篇就用三个字来统领全文,节奏感很强,先声夺人,又如泰山压顶。

列举诸多阿房宫的场景与事物来突出秦皇所大兴的宫殿,展现宫殿十分广的辽阔。

那必定造价很高,劳动力也很高。

从而侧面写出秦朝统治者的奢靡。

妃嫔pín媵yìng嫱qiáng,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niǎn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渭流涨腻,弃脂水也。

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yán,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piāo掠其人,倚叠如山。

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鼎铛chēng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lǐ迤yǐ,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译文:【六国的妃嫔媵嫱,王子皇孙离开了自己的宫殿,坐着辇车来到秦国,早上唱着歌,晚上奏着乐,就连渭水之上涨起的一层油脂都是宫女们的卸妆水。

烟雾蒙着天空中横飘着,都是宫女们燃起椒兰,雷霆突然震响,那是皇帝坐着宫车,正路过,辘辘的声音也越听越远,无影无踪,也不知道他们要到什么地方来,要到什么地方去,她们一块肌肤,每一处容颜都美丽的无以复加,久久的站立,久久的望着皇帝的背影。

甚至有很多人36年都没有见到皇上一眼。

财宝堆积如山,一旦国家灭亡,这些他们都不再拥有了,都被运送到阿房宫来。

那些金银珠宝,玉石鼎铛全都秦朝。

可是他们的人看到了这些都不觉得可惜。

赏析这一段从燕赵韩魏之收藏到美人之多,进而写珍宝这一系列的夸张。

用意都是在说秦朝十分的豪横与娇奢。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奈何取之尽锱zī铢zhū,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钉头磷磷,多于在庾yǔ之粟粒。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直栏横槛jiàn,多于九土之城郭。

管弦呕ōu哑yā,多于市人之言语。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译文:【哎呀,一个人的意愿也是千万人的意愿呐,秦始皇喜欢骄奢淫逸,人们顾及他们自己家呀。

奈何他们取的都是金银珠宝,挥霍无度,用起来就像泥沙一样,栋梁的柱子比田地里的农夫还要多,架在梁上的椽子比织布机上的宫女还多。

奏出的嘈杂声音比集市上的人声还要鼎沸,看着天下的人们心里都不敢说,但心里却敢愤怒,可失尽人心的情况是统治者一天比一天骄横顽固,结果便会是那一刹那,出兵,并且放了一把大火,可惜阿房宫变成了一片焦土。

解析:这一段就开始指责秦始皇没有爱惜人民,以致后来招致函谷起义被烧的抵制。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译文:【哎,消灭六国就是六国的自己,而不是秦国灭亡的。

灭亡秦国的人,也是秦国而不是天下的人民。

假如六国的国君都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了,如果秦国能够爱护六国的百姓,那么传位到三世乃至万世做皇帝,那是不可能被灭亡的呀,秦朝统治者来不及为自己灭亡而悲哀,确实后人为他们哀伤,而后人为他们哀伤,却不借鉴他们,又让后人来哀叹他们的后人了。

解析:国家能够统一的原因,随后他将矛头指向了唐王朝,他是后人要告诫他【唐朝统治者】要吸取秦朝的经验。

杜牧眼里的阿房宫规模如此宏大,夸张,比喻不在话下,瞬间将秦国展现得高端大气上档次,那这也就偏偏是秦国灭亡的原因,即使秦国如此强大,原因就在这里,因为自古以来皆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没有满足广大人民的利益,即使是面对武力残暴的秦国。

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由于陈胜吴广起义的响应之后,由于人们对劳工苦高的兵役和秦朝的严格立法,而统治者居然不顾人们的生死一定会激发百姓的着火点,瞬间被点燃,那杜牧着重利用彩艳笔墨描绘了秦人的骄奢淫逸行为,杜牧所说最后一句: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更是体现秦人豪横无理的气势,所有的金银珠玉全都被掠夺,这岂不是把祸患放在自己的身上了吗?饥者歌其食,上阶级并没有懂得老百姓的苦楚,而是日复一日挥霍无度。

于是仅仅就到了2世就被灭亡。

秦朝在六国破灭之前,那可谓是励精图治,而秦朝统一天下之后,秦始皇开始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大肆包揽工程,劳民伤财,得不偿失,惹火上身,将复何及。

想罢曾经恢弘一时的秦朝帝国响彻天下的口号,却不禁只流传了2世而已,只是以武力相逼,即使有严酷的刑法,而惹得人民推翻他的原因就是由于统治者的骄奢淫逸,没有体会人间百姓的疾苦而灭亡,毫不过分,追溯其本质,还是因为他们自己咎由自取。

此外,杜牧在《阿房宫赋》加起强烈的反问,引人深思,要爱民,要亲政,否则秦朝的灭亡的下场也会同样发生在唐朝,唐朝统治者如果被秦国的灭亡感到悲哀,而且就吸取他们的教训,吸取灭亡的原因,如果哀叹他们的灭亡,而不借鉴他们的灭亡的原因,那么就会使后人来哀痛唐朝了。

质朴明理,逻辑清晰,简单的罗列目的就是为了告诫,为了劝阻唐王朝此时此刻的行为,因为这个时期,国家逐渐走下坡路。

由于经历了安史之乱,唐王朝的实力日益衰落,加上随后藩镇割据,实力早已经大不如从前。

而杜牧此时听说唐敬宗在这样的境遇下还要大兴宫殿,便是觉得不妥,所以做《阿房宫赋》来告诫他,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杜牧是一位忧国忧民忧天下的伟大诗人和文学家,他把自己的话都献给了唐朝统治者,为的就是唐王朝国泰民安,能够有很好的发展,可是即使是这样,也最终没有能够阻止唐王朝的覆灭了。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

最后,喜欢历史的小伙伴可以点赞关注评论或转发,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