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第三次中东战争 只要一个宣战

时间:18:20:08作者:admin分类:娱乐浏览:16评论:0

第三次中东战争,是继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之后,阿拉伯国家联军和以色列之间的第二次战争。

这次这次战争堪称是世界战争史上的经典之作,至今依然被许多国家研究。

这场来势汹汹的战争只打了6天,然而,就是这6天,以色列几乎摧毁了阿拉伯联军的军事力量,彻底扭转了以色列被动的环境,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冷战下的中东局势

第三次中东战争带有明显的美苏争霸色彩。

在60年代,美国和苏联正式进入了冷战时代。

美国和苏联都在全世界疯狂地扩张势力,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丰富,自然成为了两国争夺的重点地区。

苏联将中东、巴基斯坦等地视为南下印度洋的必经之地,因此早有吞并之野心。

为了防止苏联在中东扩张,美国也在中东发展势力。

阿拉伯国家

以色列得到了美国的支持,这个自然不用多说。

同时,美国也在拉拢阿拉伯国家。

为了防止苏联南下,美国牵线,试图让土耳其和阿拉伯国家、巴基斯坦等组成一个军事同盟,不过最终只有土耳其和伊拉克加入。

1955年,土耳其和伊拉克组成了“巴格达条约组织”。

与之针锋相对,埃及、叙利亚、黎巴嫩、约旦、沙特阿拉伯、也门等阿拉伯国家组成了阿拉伯国家防御同盟,并且得到了苏联的支持。

就这样,中东地区的冷战就展开了。

伊拉克此时在中东算是被孤立了,因此伊拉克也不打算长期当美国的跟班。

1958年,埃及和叙利亚合并组建了阿拉伯联合共和国,不久也门也加入其中。

而伊拉克也跃跃欲试,但是因为政局不稳而没有下文。

就在当年,伊拉克爆发了政变,卡希姆上台,建立了军政府。

这是一个亲苏的政权。

不久,伊拉克就退出了巴格达条约组织,完全和阿拉伯国家站在了一边。

如此,美国在中东的计划就基本落空了。

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在1961年解体了,但是阿拉伯国家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准军事联盟。

此时,整个中东的局势对阿拉伯是极为有利的。

当时,距离第一次中东战争已经有了10多年。

以色列已经在巴勒斯坦地区稳定了下来。

但是阿拉伯国家甘愿失败吗?在第一次中东战争时期,阿拉伯国家的失败主要有三大原因:1,各国军队独立作战,互不统一,被以色列各个击破;2,阿拉伯国家擅自对以色列开战,没有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支持;3,停战4周给了以色列喘息机会。

而如今苏联公开支持阿拉伯国家,而阿拉伯国家也出现了空前团结的现象,因而阿拉伯国家又开始重新谋划灭以色列,第三次中东战争也就不可避免了。

二,蓄谋已久的灭国阴谋

到1964年,叙利亚、约旦、黎巴嫩在成立巴勒斯坦解放组织(PLO)和利用约旦河的问题上达成了协议,其他国家也表示了支持。

阿拉伯国家的计划是改变约旦河上游的流向,使之不流经以色列。

约旦河是以色列的生命之源、母亲河,如果阿拉伯国家切断其水源,那么对以色列来说就是生死存亡的问题了。

这个计划实际上也暴露出了阿拉伯国家的不理智。

根据国际法,任何国家是不能够随意改变国际河流上游的走向的。

阿拉伯此举又威胁到以色列的生存,以色列能够善罢甘休吗?果不其然,以色列很快空袭了这个工程,导致阿拉伯被迫放弃了此计划。

1965年,巴勒斯坦地区又建立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该组织得到了叙利亚的领导。

不过,埃及对该组织却不感兴趣,因为埃及认为自己才是阿拉伯联盟的首领。

第二年,约旦、黎巴嫩又不断对以色列发动了袭击,试图挑起战争。

以色列向联合国提出了控诉,但是孤立无援。

见控诉无效,以色列立马展开了军事反击。

1966年11月3日,以色列袭击了约旦的萨穆村游击队基地。

1967年,以色列和叙利亚之间不断爆发摩擦。

很快,两国爆发了空战,叙利亚的6架飞机被击落。

此时的苏联眼看机会来了,就放出谣言:“以色列军队正在北部集结兵力,准备进攻叙利亚”。

以色列感到委屈,让苏联使者来现场考察,但是苏联拒绝其请求。

苏联的目的就是要让中东打起来。

实际上,引发这场战争是苏联和阿拉伯国家之间早已达成的默契,阿拉伯国家只是单纯想消灭以色列,而苏联则是向借阿拉伯之手拔出美国在中东的据点。

很快,埃及就下令封锁了以色列的重要出海口——亚喀巴湾蒂朗海峡,并且将大量军队集结到了西奈半岛,并且强制接管了埃及和以色列之间的联合国紧急部队的阵地。

同时,叙利亚、约旦也整军待发。

叙利亚还在戈兰高地筑起了坚固的防线,这如一把尖刀架在了以色列的脖子上。

此时,三国军队就会马上从三个方向涌入巴勒斯坦,以色列处于生死紧要的关头。

三,以色列的惊天逆转

面对这种危险的局势,以色列认为埃及才是最大的敌人,因此将主要兵力用于对付埃及,然而再对付叙利亚和约旦。

但是想扭转局势并非简单,当时的苏联给埃及提供了10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包括6艘战舰、喷气式飞机和T55式坦克等先进武器。

埃及利用这些坦克,步步推进,以色列难以占据优势。

就在以色列危在旦夕之际,他们想出了一招——先发制人。

过去,以色列的空军经常在东地中海地区巡逻,埃及空军已经是见惯不怪。

1967年6月,以色列空军开始加大在地中海东南部巡逻的频率,一方面是为了麻痹埃及的空军(使之认为这是平常行为),另外一方面,为空袭做准备。

世界上的许多空袭事件都发生到周末,因为周末是容易放松警惕的时候。

埃及空军也在周末24小时戒备,所有士兵的神经都绷紧了。

然而,以色列并未在周末发动空袭。

到了周一,埃及空军敏感的神经终于放松了下来,而经过周末高强度的紧张,军队也疲惫不堪。

就在周一,以色列却突然发动了空袭。

空袭的时间非常巧妙,选择在了开罗时间8点45分,当时,埃及空军基地正在忙着交接班。

突然,以色列的空军袭来,打得埃及空军措手不及,大批飞机还未起飞,就被摧毁在地面。

此次空袭,以色列几乎出动了所有的战斗机,就是教练机也投入了战斗。

经过两波空袭,埃及的18个机场和轰炸机基地被严重破坏,埃及丧失了制空权。

随后,以色列立马转向空袭其他阿拉伯国家的25个机场。

最终,阿拉伯国家一共损失了飞机451架,而以色列只损失了26架。

早在第一次中东战争期间,以色列就通过空袭掌握了制空权,最终扭转了战争局势。

而这次,又让以色列得手了。

失去了制空权的阿拉伯军队成为了以色列军队的活靶子,阿拉伯联军的失败也就不可避免了。

空袭后半小时,以色列的装甲部队立马向以色列埃及西奈半岛发动了进攻。

埃及在西奈半岛有12万大军,5个步兵师和两个装甲师。

但是因为没有空军的掩护,埃及坦克部队遭遇惨重的歼灭战。

埃及为了自保,不得不封锁苏伊士运河。

以色列占领西奈半岛,只用了3天时间。

进攻埃及不久,以色列又立马对约旦发动了进攻。

当时,约旦在巴勒斯坦设置了南北两个阵地,占据着纳布卢斯、图姆卡尔姆、杰宁和耶路撒冷等城市。

以色列先派遣装甲部队占据重要的交通要道,切断其外援。

然后发动了猛攻。

到7日,以色列就完全占领了约旦河以西的巴勒斯坦地区。

就在这时,联合国通过了“停火”的协议,以色列表面上于8日同意“停火”。

但是以色列风头正盛,怎么能够停火。

况且发布的“停火”消息也不过是麻痹敌人的烟雾弹。

就在第二天,以色列军队向叙利亚占据的戈兰高地发动了进攻。

然而到9日,以色列又开始向叙利亚发动大规模进攻,进攻方向指向戈兰高地。

叙利亚和以色列的在戈兰高地进行了长达18天的坦克战,一共损失了1000多辆坦克,以色列的目标明确,就是要永久地摧毁这把尖刀。

最终戈兰高地被以色列占据,以色列还夺取了横跨阿拉伯地区通往黎巴嫩的输油管。

四,以色列的最终胜利

1967年6月10日,失败的埃及最终接受停火协议。

6月11日,叙利亚接受停火。

12日,以色列也停火了。

这标志着第三次中东战争正式结束了。

不过阿拉伯国家依然坚持不承认以色列,不同他和解,不同他举行谈判,要维护巴勒斯坦人民返回家园的权利。

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通过绝地反击,摧毁了阿拉伯国家好不容易恢复起来的空军力量,占领了包括西奈半岛在内的6.5万平方公里土地,从而让以色列的生存环境大为改善。

1967年,联合国通过了242号决议,要求以色列撤出此次战争占领的土地。

但是由于阿拉伯国家拒绝和解,以色列也拒绝撤兵。

直到1982年,以色列才根据新的协议,从西奈半岛撤出。

第三次中东战争,可以说是阿拉伯国家现代最大的耻辱。

因为他们在最大的优势下,主动挑起了战争,然而却在6天就惨败而归,丧失了大量的土地。

不仅没有达到消灭以色列的目的,反而让以色列进一步壮大。

此后,以色列就在巴以冲突中占据了主动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