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经济危机的原因 都出于维护体制的原因

时间:17:48:42作者:admin分类:事物浏览:17评论:0

引言

关于由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其原因是极其复杂的。

一般认为,至少包括美国货币政策的失误、住房次级贷款的安排、金融衍生产品的滥用、高杠杆融资和流动性的全球性过剩所造成的资产泡沫膨胀。

除此之外,市场机制自身的体制性矛盾、现代信用制度的内在缺陷以及国际美元储备货币制度的误区都是更为深层次的原因。

在2006年以前,很难通过传统经济学理论分析方法认定美国经济和金融发展处于困难时期,更难以证明2006年正是次贷危机前夜,而次贷危机最终会发展成为殃及世界的金融危机乃至全球性经济萧条。

当时美国的宏观经济基本面良好,找不出确切证据证明美国经济的误区所在,就业率、通货膨胀率、经济增长率以及对外贸易收支和资本流动都处于可控范围之内。

经济危机抑或金融危机

所谓金融危机,指的是经济系统风险的集中爆发,金融机构大规模倒闭,资产价格发生大幅度波动,进而引起资本市场震荡,以致实体经济受损的情况。

金融危机的本质在于经济体系内资金链条的系统性断裂。

相对于“经济危机”,“金融危机”一词在今天更多地被使用。

这是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经济大萧条往往以资产价格的暴跌和金融机构的大量倒闭为开端,正如2008年9月华尔街崩盘引发世界性金融危机,并最终发展为经济危机所显示的那样,金融系统危机成为经济危机爆发的导火索。

过去百年间几次大的金融危机莫不如此,20世纪90年代在亚洲爆发的两次区域性金融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1998年的日本金融危机更是说明了这一点。

在本次世界金融危机发生之前,学术界尤其是我国学术界还存在“次贷危机,还是金融危机”的争论。

但是,在现代金融模式驱使下的金融系统大爆炸的迅猛与惨烈程度使得这些争论失去了实际意义。

因为次贷危机已经发展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并进一步演变为全球经济萧条。

美国次级贷款问题从2007年2月初现狰狞,其后不断升温,2007年4月初,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提供商新世纪金融公司提交了破产保护申请,而2008年7月美国政府向两大房地产金融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提供资产保证更预示着危机的全面到来。

2008年9月15日至21日的一周内,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美林被美洲银行收购、摩根斯坦利与高盛宣布转为银行控股公司。

再加上2008年3月被摩根大通收购的贝尔斯登,华尔街五大投行集体消失,标志着世界金融危机全面爆发。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理论,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现象。

这里的“过剩”不是绝对过剩,而是相对过剩,是相对于劳动人民的支付能力而言的。

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经济发展没有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原则,经济危机正是社会缺乏和谐的表现。

产品大量积压,人民群众得不到应有的消费福利,本身就说明社会存在着较大的贫富差距问题。

原因很简单,如果人民群众的消费能力与生产能持平,就不会有“生产过剩”和“流动性过剩”,也就不会有经济危机,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也就失去了创造和设计。

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金融衍生工具的根本动力

正是由于劳动者的剩余价值遭到剥削,令其收入无法得到与社会生产力的同步增长,剩余价值也没有完全投入再生产,而是转向具有更高利润率的金融领域,造成资产价格上涨,直至形成泡沫经济,泡沫经济崩溃形成金融危机,而金融危机过后经济萧条就会悄然而至。

这样,一个“经济增长一资金流入和金融化加剧导致资产价格上涨一经济增长-泡沫经济超越实体经济所能承受的临界值一金融危机一经济萧条”的金融危机形成模型就比较清晰地展现出来。

从2003年到2009年的美国经济波动充分证实了上述观点。

虽然在经济扩张期人民群众也得到了一些好处,尤其是一些次级住房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住上了心仪已久的房子,但是,这场游戏中的最大受益者正是处于社会上层的金融垄断资本,而最大的受害者则是底层劳动人民和消费者。

也就是说,普通消费者的福利增加是有限的,而社会暴富阶层则获利颇丰。

美国政府受金融集团游说,采取优惠政策让穷人购房,实现“居者有其屋”的计划,而金融投机集团(尤其是价格操纵者)从住房价格上升的预期中获得暴利,并以金融工具创新、金融自由化为由逃避监控。

由于这一计划脱离实际,次级贷款安排缺乏社会信用基础,当经济危机发生之后,受到最大打击的是通的底层民众。

虽然金融寡头资本也会受到一些打击,甚至走向破产之路,但正如各国的救市方案所表现的那样,金融寡头绑架了国家,“太大而不能倒闭”的处理原则使得大部分金融寡头资本能够全身而退。

这一原则的贯彻听起来似乎是为了宏观经济整体的健康稳定而采取的不得已之举,但实际上有着更深层的原因。

通过对西方国家政府尤其是美国政府金融决策人士的出身进行分析就会发现金融寡头资本、产业资本与政治高层的联姻状况,得出西方经济金融当局与金融寡头之间相互勾结的结论。

美国对于金融企业与制造企业的救济表现出不同的态度。

虽然不容否认,金融企业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位,对于大型金融企业进行救济的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是它的牵扯面太广,影响太大,令其倒闭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引起连锁性破产,对于个别产业的救济与对银行、金融业的救济不仅有着本质不同,还有悖于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

但是,从国内政治的角度考虑,对于银行业的救济与对产业的救济区别并非很大。

在某些产业的兴衰与否直接与就业率相关这一点上,产业救济似乎更有正当性。

大型制造业的上游和下流相关企业数目庞大,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程度并不见得要比金融企业小。

此外,迅速地解决以制造业为主的企业问题才能使金融体系真正健全。

对金融业不惜血本的救济不仅会造成将来的道德性风险,违背了市场经济的根本原则,而且利用国民的税金进行廉价的救济实际上是推动了由普通劳动者向高收入阶层的财富大转移。

此次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是对战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弊端的总清算,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来说,对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原因分析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已经作出经典论述 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具有的内在矛盾造成了经济危机,此外,以英美为首的西方国家近30年来所推行的经济领域内过度的自由化、金融化以及世界范围内的信用消费体制与危机的爆发亦有着深层的内在联系。

毋庸讳言,造成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导火线是美国的次贷危机,而次贷危机的直接诱因则是次级贷款安排与金融衍生工具和美联储的货币政策。

因此,次贷危机的直接诱因就成为导致全球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

此外,虽然美国政府在2008年9月上旬宜布将陷入经营危机的房利美和房地美收归国有,但是在9月中旬雷曼兄弟濒临破产之时,不论是美国政府还是美联储,放手不救,致使这家具有157年历史的巨型投资银行申请破产保护,引发市场恐慌,加剧了金融危机发生的速度、广度和力度。

结语

以雷曼兄弟破产为契机,“次贷危机”发展成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又在一个月之内演变为经济危机。

如果美国政府当时能够正确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伸出援手,是有可能减缓危机发生的速度和烈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