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苍苍森八桂 那个偏远的地方

时间:18:48:41作者:admin分类:事物浏览:21评论:0

韩愈描写桂林山水的诗是《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诗是送友人严谟离开京城长安去边远偏僻的桂林做官的作品,诗中盛赞了桂林的奇山秀水,鼓励友人赴任,诗虽无一字言送别,但宽慰之意,送别之情,自在言外。

全文:

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

户多输翠羽,家自种黄甘。

远胜登仙去,飞鸾不假骖。

译文:

郁郁苍苍繁荣茂盛的八桂之地,此地就在湘南。

那里的江都像一条青青的纱罗衣带,山犹如一枚碧玉头簪。

户户多缴纳翡翠鸟的羽毛,家家都自己种植黄甘。

远远胜过登仙而去,无须借飞鸾为坐骑去飞升成仙。

创作背景: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韩愈的朋友严谟以秘书监为桂管观察使(桂州总管府的行政长官),离京上任前,时任兵部侍郎的韩愈作此诗赠别。

赏析:此诗首联便紧扣桂林之得名,以其地多桂树而设想:“苍苍森八桂。

”八桂而成林,真是既贴切又新颖。

把那个具有异国情调的南方胜地的魅力点染出来。

“兹地在湘南”,表面上只是客观叙述地理方位,说桂林在湘水之南。

言外之意却是,却多么令人神往,启人遐思。

以下分写山川物产之美异。

作者介绍:韩愈(768~824),字退之,汉族,唐河内河阳(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

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昌黎先生集》,《外集》十卷,等等。

韩愈诗歌的特点:以气势见长,用宏大的气魄、丰富的想象改变了诗坛上纤巧卑弱的现象,写作时有意避开前代的烂熟套数,语言和意象力求奇特、新颖,甚至不避生涩拗口、突兀怪诞。

把过去逐渐变得规范整齐、追求节奏和谐、句式工稳的诗歌外在形式加以破坏,使之松动变形。

他常常把散文、骈赋的句法引进诗歌,使诗句可长可短、跌宕跳跃、变化多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