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缘妙不可言 无论科学如何发达

时间:18:30:59作者:admin分类:娱乐浏览:16评论:0

首发:1月29日《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张曙光

中国人喜欢说缘。

诸如血缘、姻缘、地缘、业缘、良缘、机缘、随缘、投缘、因缘等等,不一而足。

佛教传入东土之前,古汉语中也有“缘”,指衣服的“边”,引申出“沿着”“攀援”和“遵循”之意,如“缘木求鱼”。

但上面列举的词汇,不仅让缘的含义大大扩展,还有语义的转换,即对来到世间的人的命运和际遇的解释与态度,明面上是我们常说的“因果”“关系”“情意”,背后却蕴含着许多前提性条件,特别是冥冥之中的天意、定数、修行和机遇,用哲学的行话说就是“偶然中的必然”——但仍不足以表示。

因为缘分不仅有前世预定的,也有后世的修为和创设。

有碰巧或巧合,还有亲身性和温情,如所谓“缘分到了”“千里姻缘一线牵”,很难说清其中哪些是天意,哪些是人为,但却哪个都少不得。

这种意义上的“缘”,是佛教带来的。

然而,它又恰恰迎合并强化了传统中国人重视人际关系和人情,考虑问题实际却又不愿打破砂锅问到底,而乐意让事情保持它的关联性、居间性,也是模糊性乃至神秘性,并给予善意理解的文化心理。

试想,生命或性命的那个“命”,不就是人自己理解不了也无法左右的神秘性吗?用庄子的话说: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

所谓“神”和“神秘”,其实指人的理性思维难以解析和认知,又让人心生敬畏的现象。

古人说“阴阳不测之谓神”“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世界上的许多自然现象和文化现象,都有许多神奇之处,值得我们领悟、体验、欣赏和礼赞!中国古人对神和神秘性的这种非实体、非偶像的体验和态度,与当代现象学可谓不谋而合,这在两千多年前,很不简单呐!

当然,对神秘和神奇的现象,一代代的人总是试图给予破译,也不断地进展,但可以断言,终究不可能有最后的答案。

否则,这个世界也就太稀松平常了吧?

既然如此,我们就先打住理论探讨,讲讲我遇到的有趣的事吧,也算对“缘”的经验性诠释。

2020年暑期,因房子装修住朋友家,晚上常带着小外孙到北京鸟巢旁边的景观大道散步。

每次到那里的一个公厕方便,就看到负责卫生的老汉在忙活,因打扫及时,基本没有异味。

景观大道每晚都不下几千人,想想他的工作量多大,要多勤奋!问一问,是来自陕西的下岗工人。

有一天天热,我们就买了两个西瓜,和小外孙一起送给他。

他很意外,连声感谢。

房子装修好了,也开学了,我们搬回去,也没时间到离得远的景观大道活动了。

就换一种方式,到附近一个小区的游泳池去游泳。

刚去没几天,就看到一位背影像那位老汉的人在打扫卫生,正面一看,果然是他,少不了彼此询问一番,他还不忘问候我的小外孙。

嘿,你说巧不巧?

再说一件。

本来我在前年决定带最后一届硕士生,去年因故又带了两位。

我说这次他们可以做“关门弟子”了。

因为前年的研究生名“子辰”,去年的两位一个网名是“如日中天”,另一个叫“赤道森林”。

我说,带硕士生也三十多年了,好比从半夜子时到凌晨,又到中午了,精力时间都有限了,还有博士生要带,当时和学生见面又是在“森林公园”,呵呵,应当“见好就收”了。

没想到,这两位同学交谈起来,方知道他(她)们竟然是同年同月同日生。

这种概率不大,但在我最后这届硕士生这里发生了。

嗨,你说巧不巧?

天下事无巧不成书,信然!

中国人把带有偶然性的相遇,称为既有情感又似乎有某种先天力量起作用的“缘”或“缘分”,把人们的关系一下子拉近了,把彼此的社会性差异和隔阂,瞬间消解了,这种文化真是充满善心善意,也真是神奇!

其实,拥有同一祖先的人类,为了生存,跋山涉水,迁徙到世界各地。

近两三个世纪,随着航海业和工商业的发展,互通有无,彼此关联,即使“不打不相识”“不打不成交”,但相识了、成交了,就应当意识到大家是命运休戚相关的同胞。

“亲兄弟,明算账”,但算账也不应伤害手足之情。

茫茫的太阳系银河系,只有这个小小的地球生意盎然,充满活力,是人类唯一的家园,这无疑是人类,也是整个生命界最大的因缘!我们既然自诩为“万物之灵长,宇宙之精华”,那就尽心尽力地珍惜、呵护这份缘吧!

草地周刊|瑞金路、崂山路、东川路……上海路名里,藏着哪些“中国密码”?

草地周刊|从《读书》杂志到茨维格、蔡志忠、金庸……为我们引介好书的老人走了

草地周刊|100多万张照片,这位“打工人”用相机给东莞建了个成长“博物馆”

草地地理|这几天被刷屏的河南济源,是座什么样的城?

草地地理|什么是藁城?告诉你一个鲜为人知的商代北方重镇

百家谭|王蒙:读荀恨晚

百家谭|人民日报原副总编梁衡:追怀一个人,写就一篇中学课文,结缘一座城

百家谭|肖复兴:微不足道的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