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素纱襌衣 它所用的蚕丝较细

时间:17:15:28作者:admin分类:事物浏览:14评论:0

有一种古代服饰,大家都很有兴趣,那就是素纱襌衣,江湖一直流传着它薄如蝉翼、轻若烟雾以及重量不到50克的神奇传说。

在很多人口中,它是古代技术的一个巅峰代表,毕竟又轻又薄听起来就很厉害。

那么,素纱襌衣究竟是不是真的很神奇?到底又有多玄妙呢?

这里卖个关子,在讲述襌衣的相关技术问题之前,我们先研究一下它的名称。

單衣?襌衣?禪衣?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薄薄的那种衣服究竟叫什么?

这其实是关于古代服饰文物是如何定名的问题。

了解原理就不会搞错了,而不是靠死记硬背。

由于马王堆汉墓出土了“遣策”(就是墓葬清单),所以马王堆的文物名字基本遵从以下三个系统:

系统一:按照古代服饰命名规则定名;

系统二:参考遣策或记载中当时的名字;

系统三:由于第二种方法会有理解障碍,所以也会参考第一条做调整。

在1973年的《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报告里,明确写了出土襌衣文物的得名来源并非是遣策,而是《说文》与《释名》里关于“襌”和“襌衣”的内容。

《说文解字》:“襌,衣不重。

”《释名》:“襌衣,言无里也。

褠,襌衣之无胡者也,言袖夹宜形如沟也。

由于出土襌衣采用的是平纹、稀疏、有规则孔洞的面料,所以称为“素纱”。

于是,两项结合起来,文物就被称为“素纱襌衣”了,报告里直接简称为“素纱單衣”。

这里需要留意的是,马王堆一号汉墓对于平纹织物只区分了“绢”和“纱”,后者有明显孔洞,而没有采用遣策里提到过的“缣”和《汉书》里提到的“纨”,是因为这两者无法区分。

之所以采用文献参考而没有遵从遣策而定名,是因为马王堆虽然出土了遣策,但是遣策和实际出土的文物并不能一一对应(当然,大部分还是符合的)。

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一方面是遣策可能有夸大,另一方面是有些东西可能不需要写在遣策上,还有一方面是有文物存在腐朽散失的可能性。

★图1-81 329-5曲裾式素纱襌衣

★图1-82 329-6直裾式素纱襌衣

★图1-83 329-9白绢襌衣

★图1-84 马王堆女主人辛追

那么报告里明明是“单衣”,为什么后来大家又写作了“襌衣”呢?这是因为马王堆三号墓(一号墓的墓主人是利苍的妻子辛追,三号墓墓主人是利苍的儿子)的遣策。

三号墓的衣衾虽然腐朽严重,但是遣策却较为详尽,出现了许多有关“襌衣”的内容,涉及帛、绪、绮等多种材质,白、霜、青、绀等多种色彩。

可见“襌衣”是当时比较常见的服饰种类。

由于“襌”字不是一个常用字,左边的“衤”和“礻”很容易弄混,所以就很容易误认为是一个“禅”字。

此外还有一个“褝”字跟着捣乱,不过它是日本汉字,其实对应的就是汉字里的“禅”。

然而在马王堆的西汉,作为佛教术语的“禅”可能还没出现呢。

素纱襌衣到底有哪些硬数据

以下数据来自于《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纺织品的研究》一书,测算是其中编号329-6的素纱襌衣:

织造——汉代普通平纹素机

素纱原料——桑蚕丝

襌衣用料——2.6平方米

总重量——49克(其中镶边重量8.8克)

每平方米重量——15.4克

原料纤度——11.2旦(对照参考现代乔其纱约14旦。

旦,纤度的单位,是指在公定回潮率下,9000米纱线或纤维所具有重量的克数。

其实,马王堆一号墓一共出土了三件[插图]衣,其中两件是素纱襌衣,一件曲裾式的重48克(编号329-5),一件直裾式的重49克(编号329-6),我们经常看到提到的都是后者。

还有一件则是白绢襌衣(编号329-9)。

为什么经常被提到的反而是比较重的那件呢?

第一个原因是329-6号素纱襌衣出土的时候更加完整,曲裾式的329-5号那件稍有残破。

另一个原因是仅重48克的那件329-5号已经没有了!

1983年,中国考古史上发生了一件令人扼腕的事件——许反帝盗毁文物案件。

两件素纱襌衣皆被盗,据说当时襌衣被放在一个火柴盒里,可见这件文物多么轻薄。

最后在追缴过程中,一部分文物被烧,一部分被冲入厕所,48克那件襌衣就此被毁。

★图1-85 平铺的素纱襌衣

最令人心痛的事情就是文物被毁,发生时只需要很短暂的过程,但是遗憾却是无穷无尽的。

在2002年的时候,国家文物局公布了第一批64件禁止出境展览的一级文物名单,其中“直裾素纱襌衣”赫然在列,不过也只能形单影只了。

素纱襌衣的49克奇迹是否真的无法复制

造成素纱襌衣轻薄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首先,它的款式是单衣,没有衬里;其次,它的织物种类是平纹纱,本身就是较为稀疏的织物类型;再次,细于现代的家蚕丝。

不难看出,前两条是没有技术难度的,复制难度较大的原因主要在第三条。

所谓巧妇也难把粳米煮出糯米的口感啊!

轻而薄的素纱织物,突出地反映了西汉初期缫纺蚕缝技术的发展情况。

素纱的纬丝拈度,每米一般为2500~3000回(拈度是表示纱线加拈程度的指标之一,以单位长度纱线上的拈回数表示,两端间加一回转为一个“拈回”,也就是这里的“回”),接近于目前电机拈丝每米3500回之数。

而354-4号褐色纱,354-8号藕色纱和329-6号素纱襌衣所用丝纤维,经测定换算,其单丝条份为10.2旦至11.3旦。

上面这段文字引自1973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考古报告(有部分改动),由此可见素纱襌衣涉及的拈丝技术十分高超,但并没有超过当时的极限水平。

而平纹纱的织造就更加不是问题了,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丝织物里有平纹的绢、平纹提花的绮,还有平纹提花罗组织的罗绮以及重经提花的锦。

其中绢与纱都是平纹,在考古报告里提到它们的区别只在于后者有明显的孔洞,而另外两者听描述就知道比前两者难度要高一些,用到的技艺复杂一些。

事实上,这些织物里最高级的是锦,通过多组经线或纬线交织提花,不是简单的单层织物,图案变化也更为丰富。

锦的生产工艺最为复杂,织物也最为厚重。

可见织物绝非越轻薄越高级。

★图1-86 现代柞蚕丝与桑蚕丝的对比

这样我们就明白了,就织物本身来说,素纱襌衣相比马王堆出土的其他织物并没有绝对的技术优势,现代人要复制起来,并没有天大的鸿沟需要跨越。

也就是说,只要解决蚕丝的问题,复制素纱襌衣的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西汉与现代蚕宝宝吐出的丝大不一样

造成蚕丝不同的主要原因在于西汉养殖的蚕和现代养殖的蚕不一样了。

西汉时期养殖的是休眠三次蜕皮三次的三眠蚕,而现代使用的是四眠蚕。

两者看似只差了“一眠”,但是个头差异很大,蚕茧和蚕丝也差别很大。

在历史上,四眠蚕的培育和普及是纺织业的一个重大进步的标志。

为什么这么说呢?四眠蚕个头大、产量高、丝质优,但是体质弱。

能普遍养殖四眠蚕是养蚕技术的重要进步,这个时间大约在北宋时期,与此同时我国的蚕业中心也跟着南移了。

北蚕多是三眠,南蚕俱是四眠。

说明南方养蚕人先掌握了这种养蚕技术。

“蚕种须教觅四眠,买桑须买枝头鲜。

”说明四眠蚕是优良品种。

现在的四眠蚕养殖中也会出现三眠或者五眠现象,这都算是次品,需要在养殖过程中尽量避免。

但是通过药物诱导的确可以将四眠蚕变成三眠蚕,代价是蚕丝量下降三分之一,换来的便是蚕丝细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用以制造超细纤度的蚕丝品。

西汉没有发展出四眠蚕,是西汉的技术落后,但是现代可以用药物诱导出三眠蚕,这就是现代技术的先进!

事实上,可以查到的复制素纱襌衣的成功案例都是通过成功培育三眠蚕获得的。

当然,这种方法得到的三眠蚕与西汉的三眠蚕是不同的,因为物种一旦发生变化,是不可逆的。

★图1-87 《蚕织图》局部

★图1-88 《蚕织图》局部

1988年珥陵丝绸厂生产出一种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三眠蚕丝制造的超薄型丝绸,制作同样的素纱襌衣,总重25克。

——《镇江蚕桑丝绸史料专辑》

(1998年)日前,南京市运经研究所根据出土文物“素纱襌衣”复制成功世界上最轻最薄的衣服……复制的“素纱襌衣”尺寸大小与原文物一致,每平方米衣料重量虽只有12克左右,但牢度却与军用降落伞不差上下,全件衣服长1.28米,重量不足50克(原文为1两),叠起来只有普通邮票大小,放在报纸上,仍能清晰可见报纸上文字图片…… ——《服饰文化》

可见,现代人不是不能复制,而是因为蚕的不同,导致了蚕丝的不同,进而导致复制出来的东西也就大不一样了。

而关于养殖三眠蚕才能做到素纱襌衣的事情并不是秘密,只是一般人不去深究,以为是多么高难的技艺,再加上有些人夸大了复制难度,以至于复制出来后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现代人也是可以做到的。

一件丝织物的技艺绝伦是如何证明的

丝绸史与其他历史不同,自有其独特的迷人之处。

因为丝织物的出现和很多我们熟知的用以标记文明的物质不同。

玉器可以是偶然的发现,石器可以是巧合的击打,甚至于陶器也可以是黏土被烘烤后的意外收获,只有丝绸不同。

育蚕、种桑、取丝、造机杼作衣——每一步都需要人力的参与,不仅仅是智慧,还有经验,更要有创造。

这是农业、工业以及艺术的结晶,没有什么比这样一整套过程更能考验当时的文明程度了。

所以在考古报告里,我们明显可以看到当时的考古人员在写关于织物和服饰的内容之前,首先在乎的是所用蚕丝是否为家蚕丝:“丝纤维种类的鉴别,是通过横断面切片、纵面投影、示差热分析、氨基酸含量以及X射线衍射等方法进行的,各种方法的鉴定结果都说明,这些丝织品的纤维,与柞蚕丝有着显著的不同,而与现代桑蚕(家蚕)丝近似。

因此,这批丝织品的纤维原料肯定为家蚕丝无疑。

证明是家蚕丝,足以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饲育蚕了,而蚕丝纤细均匀说明了缫纺技术已经很好,素纱的空隙均匀又说明了当时的纺车织机的发展水平很高。

素纱襌衣的技术水平就是这样层层推进的,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又轻又薄的49克就完结了。

本文选自《图解中国传统服饰》作者:春梅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