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罗丹思想者 呈现古典主义的优美

时间:16:58:37作者:admin分类:实践浏览:17评论:0

三度落第的雕塑奇才——罗丹的传奇人生

在菲迪亚斯和米开朗基罗的面前,你们要躬身致敬,崇仰前者神明的静穆和后者犷放的忧思——罗丹

▲罗丹照片,1891年摄

近代文学家郭沫若曾在他的《匪徒颂》中,为“文艺革命的匪反对古典三昧的艺风,丑态百出的罗丹”三呼万岁。

没错,在那个崇尚古典与矫饰的时代,罗丹的作品在人们眼中确实可以称作“丑态百出”——被学院派统治的法国艺坛对罗丹的风格厌恶至极,并对其毫不留情地斥责与批评。

法国雕塑大师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 Rodin,1840-1917),被誉为“现代的米开朗基罗”、“现代雕塑之父”,人们称他是连接了古典雕塑与现代雕塑的奇才。

他的代表作品脍炙人口,早在1919年就已被国人知晓。

▲罗丹在他的工作室,1898年摄

“我仅仅致力于模仿自然”

1857年,17岁的罗丹前去报考巴黎美术学院的雕塑专业。

他自幼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雕塑家,跻身于艺术大师的行列。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他已在巴黎皇家素描与数学专科学校刻苦学习了3年素描和雕塑,而巴黎美术学院则是他的最后一站。

考试的内容是塑造一个中年男模特儿的人体。

其他考生都模仿学院大厅四周陈列的罗马雕像,把人体塑造得光滑而漂亮,但罗丹却忠实于模特儿肌肉松弛的自然形态,将其不加任何美化或虚饰地展现出来。

▲罗丹《维克多·雨果的双面肖像》版画1884年

结果,美术学院的主考教授对罗丹的塑像不屑一顾,提笔将其划出录取名单。

后来,罗丹又连续两年名落孙山,并被主考官给予了苛刻的评语:“毫无才能,根本不懂造型。

”这等于宣判了罗丹艺术生命的死刑。

罗丹曾回忆:“我遵循的是80年前被美术学院打断的传统。

我是遵守原始人的、埃及人的、希腊人的、罗马人的传统。

我仅仅致力于模仿自然……”

▲罗丹《维克多·雨果的双面肖像》,约1883年

罗丹这种忠实于自然的艺术观念,与学院派那种崇尚古典与矫饰的审美趣味格格不入,也难怪墨守成规的美术学院,不愿录取这样有叛逆精神的学生。

然而,一个人的才能,最终是历史来判断。

谁又能料到,罗丹这个当年被美术学院拒之门外,3次落第的考生,日后竟是旷世奇才,成为世界闻名的雕塑大师,法兰西的骄傲,令那些学院派的庸才们望尘莫及。

▲罗丹《思想者》1879-1889年

“这个面具决定着我未来的所有创作”

美院之路被迫终止之后,罗丹只得成为一名普通工匠,以制作建筑装饰雕塑为生。

在此两年之后,罗丹姐姐的去世,让其再度陷入绝望。

罗丹的姐姐是他最知心的亲人,在物质与精神上都给予了罗丹巨大的帮助。

▲罗丹《埃玛尔神父》1863年,亚历克西斯·鲁迪埃铸造公司1917年铸造

悲痛之中,罗丹选择去当了一名修道士。

正是从这里开始,罗丹的人生轨迹再度发生了变化——修道院院长埃马尔神父看出了这名新晋修道士的艺术天赋,给予他很多教导与鼓励,在他的劝说下,罗丹重新追求他的艺术理想。

▲埃玛尔神父照片

罗丹成为巴黎盖尔布瓦咖啡馆的常客,在这里,他认识了马奈、德加、雷诺阿等人,他们和罗丹的老同学方丹-拉图尔、勒格罗、达卢一起,酝酿着反对官方学院派垄断沙龙的革命。

▲马奈照片

罗丹在马奈等人的鼓励下,租了一间旧马厩,作为他的第一个工作室。

这里四面透风,阴冷湖湿,像冰窖一样,但光线充足,室内宽敞,可以退到一定距离比较模特儿和粘土塑像。

▲罗丹照片,摄于约1862年

就在这间简陋的工作室里,罗丹以一个穷愁潦倒的老流浪汉为模特儿,塑造了一尊断了鼻梁,丑陋而真实的头像《断鼻人》。

穷困潦倒的罗丹,没有钱将这座《断鼻人》浇铸成青铜。

那年冬天又格外寒冷,结果,黏土头像被冻裂,后脑碎掉,只剩下面部,好像一张面具,因此,这尊头像又叫《断鼻人面具》。

▲罗丹《断鼻子的人的小头》

1864年,罗丹把《断鼻人面具》送交沙龙。

沙龙评审委员会被那丑陋而残缺的形象震惊,以“未完成的断片”为理由,拒绝了这件作品。

不过,对罗丹来说,这尊具有残缺美的头像,代表了一种革命性的洞见:

在雕塑中要紧的东西,并不在于它是“完成的”还是“未完成的”,而在于它是否向观众表达了它生成的方式——一种以艺术家之手,将死之材料化作活之精品的奇迹。

走向觉醒

1875年,35岁的罗丹带着辛苦积攒的几百法郎,从比利时布鲁塞尔出发,独自步行到意大利旅行考察。

这次意大利之行,是罗丹艺术生涯的转折点,从此,他的雕塑主题转向文艺复兴精神的核心——人的觉醒。

▲米开朗琪罗,西斯廷教堂天顶画,1508年–1512年

他怀着艺术朝圣者的虔诚,游览了米兰、都灵、热那亚、比萨、那不勒斯,重点考察了佛罗伦萨和罗马,观摩米开朗基罗的雕刻素描和壁画。

罗丹不仅发现了米开朗基罗用卷涡形托柱形式,塑造痛苦地扭曲的人体的造型手法,还领悟了米开朗基罗艺术的精神内涵:他的雕像是表现人类痛苦的反省,绝望的意志,为不能实现之理想而受的苦难。

灵魂的痛苦,厌世,反抗肉体的束缚——这就是他灵感的要素。

他塑造的这些“俘虏”,就是代表被囚禁的人类的灵魂想摆脱自己肉体的躯壳的束缚获得精神的自由。

▲米开朗基罗《阿特拉斯》1530–1534年

经受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精神的洗礼,特别是受到米开朗基罗火山爆发式创造活力的震撼,罗丹从学院派桎梏束缚的创造意识猛然觉醒。

▲米开朗琪罗《摩西》1513–1515年,朱利叶斯二世墓

后来,罗丹在写给他的助手、法国雕塑家布代尔的信中说:“米开朗基罗把我从学院派中解放出来。

他教给我完全对抗学院派的立场,他向我伸出坚强的手臂。

正是通过这座桥梁我才能从一条轨道转移到另一条轨道,正是这位强有力的巨人引导我向前走去。

罗丹从此走上了一条反叛学院派的创造之路,而他每一个新的创造几乎都会引起非难和争议。

无论是轰动一时的“青铜时代事件”,还是那毕生都未完成的《地狱之门》,罗丹的每一件作品,必然带着争议和责骂,但正是这样,他的名号渐渐打响,让其逐渐成为一代宗师,名垂青史。

▲罗丹《地狱之门》(未完成),苏黎世美术馆

连接过去与现在两岸的桥梁

罗丹本人非常崇仰希腊雕刻名家菲迪亚斯和米开朗基罗,尤其深受后者的影响。

▲菲迪亚斯《命运三女神》约公元前447一前438年,大理石,宽315厘米,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

菲迪亚斯式的神明的静穆,代表古典主义的审美理想;米开朗基罗式的犷放的忧思,代表现代意识的精神特征。

罗丹说:“在我的一生中,我在雕塑的这两大倾向——菲迪亚斯与米开朗基罗之间徘徊。

”也就是说,他在古典主义与现代意识之间彷徨。

▲罗丹《吻》1889年——

以罗丹最著名的两件雕塑作品《吻》和《思想者》为例:《吻》倾向于神明的静穆;《思想者》倾向于犷放的忧思,充满现代意识的焦虑。

▲罗丹《思想者》1879-1889——充满现代意识的焦虑

《青铜时代》、《施洗者约翰》也倾向于前者,《地狱之门》、《加莱义民》、《巴尔扎克》则倾向于后者。

罗丹的大多数作品都介于古典与现代两种倾向之间,或者是这两种倾向不同程度的综合。

▲罗丹《巴尔扎克》1891-1898年

同时,他还从法国本土传统的哥特式艺术中汲取了创造的活力。

神明的静穆与犷放的忧思这两个矛盾的倾向,恰恰是罗丹矛盾的性格、思想、情感的两个侧面,正是从这种矛盾中派生出他综合古典与现代的艺术风格。

▲罗丹《加莱义民》1884–1889年

人们往往把罗丹的艺术风格归类为自然主义、写实主义、浪漫主义等等,实际上,都是对他综合风格的某个侧重点的描述。

他这种综合风格具有多方面发展的可能,为现代艺术提供了多方面启示。

罗丹自称:“对我的同时代人来说,我是连接过去与现在两岸的桥梁。

”的确,罗丹的后继者布代尔、马约尔等雕塑家,正是通过罗丹这座桥梁从古典走向了现代。

▲罗丹《行人》1877–1878年

1917年11月17日,罗丹逝世,他的人生结束了,但他作品的传奇却还在延续。

时至今日,罗丹曾受过的非议早已成为笑柄,其作品的艺术价值也被发扬升华,受到后人的膜拜。

▲罗丹博物馆的罗丹墓地

关于罗丹

年少考取美院不第,成为一名普通工匠;

在修道院受神父鼓励下,继续艺术生涯;

其艺术风格受到菲迪亚斯和米开朗琪罗影响,综合古典与现代的精神;

被认为是现代雕塑的创始人,是连接古典与现代的桥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