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腾县保卫战 太原也没守住

时间:15:43:23作者:admin分类:实践浏览:26评论:0

淞沪会战国军遭遇大溃败,此战不仅损失了几乎80%的精锐部队,南京也因精锐丧失而无力再做有效抵抗,8天内就宣告沦陷,并遭遇日军没有人性的残暴屠城。

蒋介石只得把国民政府搬往武汉。

与淞沪会战几乎同时结束的太原会战也宣告失利,国军在一南一北的战场上都遭遇重创,抗战形势顿时陷入到最为危急的时刻,军民士气也降至冰点。

而日军并没有因夺取了南京就放缓进军的步伐,日军参谋总部谋划了更大的一步棋,命令华中的日军和华北方面的日军从南北两个方向向徐州进军,企图打通交通大动脉津浦线和陇海线以贯通中原,以便日军凭借这两条铁路大动脉短时间内就能调集充足的兵力和军需物资,从容的在南北东西之间来去自如。

李宗仁的选择

徐州位处黄淮之地,是津浦线和陇海线的关键枢纽,自古便是兵家要地,也是四战之地,易攻难守。

当初,项羽一意孤行,不听谋臣劝谏偏要舍弃关中回返徐州,结果被刘邦占据了关中,有了稳步发展的机会,最后凭借关中的兵力资源和易守难攻的地理优势,从而最后击败项羽夺取了天下。

日军能认识到徐州的战略重要性,国军方面自然也看出徐州对于己方的重要性,一旦徐州失守,日军就能把南北战场各个战略要点连成一片,中国的东南部不但尽在其兵锋所指之下,还可以依陇海路进郑州而迫武汉,直趋西安,整个中国大地将皆为日军所控。

徐州不可失,但却又难以防守,怎么办?徐州是第五战区的辖地,作为战区司令长官的李宗仁当然不能把日军放到徐州城下进行决战,必须把南北两路的日军分隔在徐州以外进行决战才有胜利的可能。

对于从南京出来的华中日军,李宗仁先后派出桂系的31军、于学忠的51军及张自忠的59军轮番阻击,牢牢的把华中日军封堵在淮河边上。

对于北向来的华北日军,李宗仁把决战点选在了台儿庄。

华北日军兵分两路而来,一路由坂垣征四郎的第五师团经临沂直抵台儿庄,另一路由矶谷廉介的第十师团经滕县直抵台儿庄,两师团准备在台儿庄会师,然后一起直攻徐州。

为了削弱两路日军对台儿庄的进攻压力,李宗仁命令第三军团的庞仲勋和第二十七军团的张自忠在临沂阻击第五师团,让邓锡侯的二十二集团军在滕县一带阻击第十师团。

川军的尴尬

这里就重点说说台儿庄战役的前哨战滕县保卫战。

滕县北面是界河和邹县,西面是独山湖,东面是凯龙山,南面是台儿庄,守卫滕县的是川军的二十二集团军。

由于四川的总瓢把子刘湘在汉口病逝,二十二集团军司令邓锡侯被蒋介石临时调回四川接任川康绥靖公署主任一职,41军军长孙震被提拔为二十二集团军司令。

说起川军的出川抗战真的是在舅舅不疼奶奶不爱的歧视和嫌弃中进行的。

抗战全面爆发后,原本远离战火的四川军民并没有置身事外,他们众志成城,在刘湘的率领下誓师请缨出征开赴抗日前线。

当满怀斗志不畏生死的川军将士用两条腿翻山越岭上千里出得川来时,遭遇到的是一盆盆迎头泼下的冷水。

先是到西安时被蒋委员长爽了约,蒋介石原本答应好的在西安对川军进行统一更换新军装和新武器的事成了空谈,然后又被支使到阎锡山的二战区去支援太原保卫战。

本该由阎锡山解决的后勤物资,阎锡山一样都没给。

当这群身着单衣,足穿草鞋,身背斗笠,手里拿的是川地自己造的劣质步枪,行头要多破烂有多破烂,武器是要多落后有多落后的叫花子军队赶到太原时,立足未稳日军就开始了进攻,川军与日军周旋了一个多月伤亡严重,恼怒的阎易山很不待见川军,向蒋介石抱怨说二战区不需要川军,让蒋介石把川军调走。

蒋介石发电问一战区的程潜要不要川军,程潜也是一脸的嫌弃,一口回绝“阎老西都不要,我更不要这种烂部队。

”这就让川军陷入了非常尴尬的境地,本来不惜生死的满怀热忱来抗日救国,却成了谁都不想接纳的累赘。

最后还是副总参谋长白崇禧给李宗仁打了电话,正愁手上兵力不足的李宗仁便主动要求把22集团军调到徐州来,川军这才有了落脚之地。

从山西战场下来的这支川军22集团军是乙种军编制,下辖两个军41军和45军,每个军只有两个师,每个师两个旅,每个旅两个团。

经过太原一役,每个军实际上只有一个师的兵力,22集团军满打满算仅余两万余人。

虽然编制严重亏缺,22集团军上上下下也是憋着一口气,发誓要用滕县保卫战来为川军正名,要在日军面前打出川军的血性。

李宗仁不像阎锡山那样对川军不给予后勤补给,他给川军调拨了500支新枪,给了大量的弹药配备了迫击炮。

这让22集团军的川军将士更是感怀李宗仁对他们的厚恩,下决心要与日军进行一场血战。

血战滕县

孙震命令41军的122师及364旅进驻滕县,命41军的124师也向滕县靠拢,另令45军的127师师部进驻滕县,师长陈离负责滕县外围的指挥,122师的师长王铭章坐镇滕县,统一指挥122师和124师。

1938年3月14日,日军第十师团近万人的先遣部队在重炮、坦克及30余架飞机的配合下对滕县发起了进攻。

而这时,李宗仁向川军转达了蒋介石的命令,要求滕县必须坚守三天,好为后方徐州方面的防御部署争取时间。

日军第10师团是日军最为精锐的王牌师团,从日俄战争以来就没有败过。

由于韩复榘保存实力对日军望风而逃,日军轻易而举就占领了大半个山东,原醚就骄横的日军气焰更是嚣张,在他们眼里,国军的中央军都不堪一击,何况还是不入流的杂牌军中的末流川军。

日军对川军的阵地发起了猛攻,滕县外围的125师和127师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只能凭借着有利的地形进行顽强抵抗。

22集团军司令孙震亲临前线,他向手下将士们发出了“有敌无我,有我无敌”的死战决心。

日军原以为滕县的守军会像韩复榘一样望风而逃,即便稍好一点也只不过是在一顿炮火轰过后就会弃城逃跑,没想到,滕县守军像楔子一样牢牢的钉在了阵地上。

3月15日晨,日军改变了昨天的战术,不再只是正面强攻,而是一面继续正面冲击,一面派出3000余人日军迂回到川军的左后方实施包围夹击陈离的127师。

又派出一股3000余人日军从济宁东南侧向124师发动突袭。

124师只余一个370旅,在日军的猛攻下伤亡惨重。

滕县的总指挥王铭章赶紧派出372旅去增援。

到了15日下午,随着日军的后续部队逐渐赶到,又纠集了万余人的日军由龙山向滕县迂回包围,日军的目的就是在滕县外围压制住川军,然后分兵从侧翼进攻滕县县城,从而迫使川军放弃正面抵抗回救滕县县城。

41军和45军的主力部队都被日军压制在滕县外围,驻守县城的兵力非常薄弱,王铭章只得向孙震发电告急:“总司令,目前滕县县城只有122、124和127师的师部,各有一个警卫连、通信连、卫生队及四五百人的警察和保安队,滕县危急万分,请总司令派兵援救!”

接到告急的孙震手下也无兵可派,手上只有一个手枪连在保卫司令部。

他只得向李宗仁告急,李宗仁回复说蒋介石已派汤恩伯部正赶来,先头部队王仲廉部已经到了离此不远的临城,但他要等汤恩伯大部队到了后才能北上滕县。

王铭章知道指望援兵已没有可能,只能在内部东抽西拼。

他电令727团团长张宣武,让他留两个营继续防守阵地,余部回师滕县助防。

又从366旅的731团抽调一个营回来。

李宗仁虽然给川军补充了部分武器,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武器低劣火力不足的问题,张宣武带回来的4个步兵连连一挺轻枪枪和重机枪都没有。

唯一心慰的就是孙震连夜送来了一批手榴弹,守城的士兵每人能分上一箱,每箱有50枚,这是他们最得力的守城火力了。

3月16日黎明,日军已逼近到滕县城下,重炮轰飞机炸。

王铭章见日军攻势猛烈,一味守在城里就是白白挨炸,就打算把部队撤到城外进行机动作战。

他把作战计划报告给孙震,孙震没有同意,让他继续在县城坚守,重申了蒋介石要求死守滕县的命令,并说他在努力催促汤恩伯军团的王仲廉部赶紧北上来救援。

王铭章只能咬牙对张宣武下达命令:“我和大家一道,城存人存,城亡人亡,在四门贴出告示,没有本师长的手令,任何官兵不得出城,违令者就地正法!”

16日早上,县城的城墙多处被炸开缺口,日军蜂涌从缺口冲入,埋伏在缺口处的守军把两个一组三个一捆的手榴弹狠狠掷入到日军的冲锋队里,只炸得日军尸横遍地,然后又是几轮冲锋,都被川军战士玩命的打退下去。

双方混战到了16日下午,驻守外围的45军阵地被日军突破,城里原先的修筑的工事都被日军炮火摧毁,王铭章命令把存放的1000多包食盐搬出来封堵住城墙缺口。

到了晚上,日军已有3万人到达滕县,对东、南、北三门重重包围。

3月17日天刚亮,日军的50多门重炮和20多架飞机就开始了轰炸和扫射,滕县县城顿时成为了一片焦土。

日军在30多辆坦克的掩护下发起了冲锋。

这一天,也成为滕县守军最为悲壮惨烈的一天。

王铭章提着枪亲自上城督战,团长张宣武和土兵一起,向冲来的日军和坦克甩出一捆捆手榴弹,来不及用手榴弹,就挥舞着大刀砍向冲进来的日军,日军一次次冲来,被一次次打退,然后又继续冲上来,战斗异常的惨烈,不少士兵倒在了血泊中。

这一天,王铭章向孙震接连发出了四封告急电报。

他的最后一封电报:“立到。

军长孙,密,17日晚,我援军未到,敌大部队冲入城,即督所留部队,与敌军作最后血战!职王铭章。

在日军猛烈的冲击下,川军只得退入城中,王铭章指挥残部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最后腹部中弹,壮烈牺牲。

王铭章阵亡后,300余名重伤的川军不愿被俘受辱,各自引爆手榴弹自杀殉国。

到了17日的夜里,日军占领了滕县东、西、南三门,城里仍有零星的川军抵抗,直到18日中午,日军才全部占领滕县县城。

滕县保卫战从3月14日晨开始,到3月18日中千结束,历经4天半,川军完成了蒋介石下达的坚守3天的任务。

李宗仁事后评价到:“川军兄弟以自己的生死换取了整个战局的胜利。

”川军在这次保卫战中共伤亡万人以上,122师长王铭章阵亡,127师师长孙离身负重伤。

日军也出现了较大伤亡,伤亡4000余人。

王铭章师长舍身成仁。

他出川时就已立下抗日死志,在出征前夕,他返回家乡新都辞别家乡父老时,预立遗嘱:“我此次出征,很可能为国战死,这是我的夙愿!因为过去我打了20年内战,是祸国殃民的。

我死后,你们(指他的两位夫人)要和睦相处,好好抚育儿女。

亚华年轻,不必居孀,可以改嫁,任何人不得阻挡。

家产我已给你们大致分了一下……

日军的第10师团虽然最终攻下了滕县,但并没有实现和第5师团在台儿庄会师的计划。

坂垣征四郎的第5师团在临沂被庞仲勋和张自忠击败,只得退回济南。

第10师团虽然到了台儿庄,但被孙连仲和汤恩伯击败,歼敌两万余人。

国军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击败了两支不可一世的日军王牌师。

川军在滕县保卫战中用他们不畏生死的血战抒写了一出慨然长歌,为川军正了名。

在保家卫国面前,川军不是孬种,是铁骨铮铮的男儿汉。

滕县保卫战只是川军在抗日战争中诸多英勇表现的一个缩影。

在抗战时期,曾有无川不成军的说法,在正面战场上,每五到六个士兵中就有一位来自四川。

自抗战以来,有350万人出川抗战,64万人埋骨他乡,四川军民为抗战的胜利付出了最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