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范睢 虽然所施的恩惠

时间:15:41:45作者:admin分类:时刻浏览:15评论:0

秦昭襄王时代是秦国发展史上最重要的决胜时代,是和秦孝公时代、秦王政时代(称帝前的时期)并驾齐驱的重要时代。

而成就这样一种时代的,除了秦昭襄王的雄才大略之外,还有两个人不容忽视,那便是白起和范睢。

白起被人们称为杀神,他最后还是被秦昭襄王赐死了。

秦国战神,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兵家四圣之一,绰号人屠。

白起指挥许多重要战役,平生大小70余战,没有败绩。

伊阙之战歼灭韩魏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鄢郢之战中,他大破楚军,攻入郢都,迫使楚国迁都,楚国从此一蹶不振;长平一战,他一举歼灭赵军45万人,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敌战先例,奠定了自己被后世尊为一代名将的基础 。

而当时秦朝的丞相是范雎,范雎本是魏国中大夫须贾门客,因被怀疑通齐卖魏,差点被魏国相国魏齐鞭笞致死,后在郑安平的帮助下,易名张禄,潜随秦国使者王稽入秦。

范雎见秦昭王之后,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抨击穰侯魏冉越过韩国和魏国而进攻齐国的做法。

他主张将韩、魏作为秦国兼并的主要目标,同时应该与齐国等保持良好关系。

范遂被拜为客卿,之后,他又提醒昭王,秦国的王权太弱,需要加强王权。

秦昭王遂于前266年废太后,并将国内四大贵族赶出函谷关外,拜范雎为相。

范雎为人恩怨分明,掌权后先羞辱魏使须贾,之后又迫使魏齐自尽。

又举荐郑安平出任秦国大将,王稽出任河东守。

前262年,长平之战爆发,两军对垒三年后,范雎以反间计使赵国启用无实战能力的赵括代廉颇为将,使得白起大破赵军。

长平战后,范雎妒忌白起的军功,借秦昭王之命迫使白起自杀。

此后秦军遭诸侯援军所破,郑安平降赵。

前255年,王稽也因通敌之罪被诛。

范雎因此失去秦昭王的宠信,不得不推举蔡泽代替自己的位置,辞归封地,不久病死。

秦朝的范雎也是比较有才华的范睢的成功有其必然性,首先此时的秦国历史背景是昭襄王执政已有大三十几年,可实际军政大权仍掌握在其母宣太后及两位舅公穰候魏冉和华阳君芈戎手里,秦王空有王名,却无王权。

其次,秦国在昭襄王前面三十多年的治理中已经发展成为了诸侯国中最强的国家,有了足够的东出资本,且有名将白起挂帅扛旗。

第三,昭襄王本身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君主,他一心想要东出灭诸国而统天下。

而范睢恰恰是抓住了君王一心想要集权霸天下的心理,将秦王深藏于心中一直想要说的话大大方方的在朝堂之上讲了出来,成为了秦王在会议中的代言人,避免秦王陷入孤军作战境地的好下属。

关于范睢,可以从“三不朽”来看,即 “立功”、 “立德”、“立言”。

来阐述他的一生。

从“立功”方面来看,范睢是个十分有才能的人。

当年在离宫外,等着秦昭王,并用语言激怒他,范睢故意乱嚷着说:“秦国哪里有王?秦国只有太后和穰侯罢了。

”秦昭王不仅不生气,还客客气气的对待范睢,退去左右,于是范睢便分析秦国的地理位置,说道:“大王的国家,四面都是坚固的要塞,北面有甘泉高山、谷口险隘,南面环绕着泾、渭二水,右边是陇山、蜀道,左边是函谷关、肴坂山,雄师百万,战车千辆,有利就进攻,不利就退守,这是据以建立王业的好地方啊。

”并勇敢的指出秦昭王的失策之处。

否定了秦昭王的越韩,魏而攻齐。

而转向亲近赵,魏,威慑齐国,收付韩,魏。

后来又出谋划策,一步一步的帮助秦昭王中央集权,废除太后等人,这才有了秦国称霸的基础。

由此可见,范睢为宰相,在立功方面是毋庸置疑的。

然而在立功方面卓著的范睢在立德和立信上没有收拢人心。

从“立德”方面来看,范睢因为在秦国得意,便成为有财有势的大人物,认为也应该清算旧账;凡从前对他有恩惠的人,只是给他吃一顿饭,范雎也重重酬谢,对于从前对他有嫌怨的人,虽然嫌怨的程度,只是张目忤视一下,他也不放过,便要实行报复。

此乃为睚眦必报,由此观之,范睢在立德方面没有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