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绍兴戊午秋八月望前 尤足见干城之选

时间:15:37:42作者:admin分类:娱乐浏览:18评论:0

《光绪南阳县志》为什么会说岳飞手书出师表的题跋是伪造的呢?

光绪年间的南阳知府任恺已经说得够明白了:跋语中写:“绍兴戊午秋八月望前,过南阳,谒武侯祠,遇雨,遂宿于祠内。

”要知道,绍兴戊午即为绍兴八年,但岳飞得授少保的时间是绍兴十年,跋后却赫然盖上了一个少保印章,这造假不就很明显了吗?

不但题跋是伪造的,就连整个“岳飞手书出师二表”也是伪造的。

这一点,宋史研究专家邓广铭以笔迹学为依据,进行过认真对照,科学分析。

由南宋后期书家汇编的名人书法真迹《凤墅帖》中,收录有三幅岳飞宝墨。

这三幅宝墨,其实是岳飞从军营中发出的书简。

邓广铭先生以这这三份书简的字迹与“岳飞手书出师二表”一笔一划的比对,认为笔法明显不同。

尤其是三份书简的签名与“岳飞手书出师二表”的签名,更是差别巨大。

即:“岳飞手书出师二表”为伪。

应该说,以笔迹来验证真伪,是最科学、最权威、最有说服力的证明方法。

举一例: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被俘,传说为曾国藩呈上了洋洋洒洒数万字供状。

很多人怀疑所谓供状是曾国藩安排手下幕僚伪造。

而等《李秀成供状》影印本发行,太平天国研究专家罗尔纲从笔迹学角度出发,以李秀成在太平天国军中签发文书的笔迹进行对照,推出结论:《李秀成供状》为李秀成亲笔所书!

从此,即李秀成被擒后写数万字供状便成为了所有史家都接受的定论。

所以,通过笔迹学科学分析,“岳飞手书出师二表”为伪,也应该成为史家可以接受的定论。

再有,另一宋史大家王曾瑜先生通过严密的考证,发现“岳飞手书出师二表”跋文中自述是“绍兴八年八月望前”书写的,但岳珂收集岳飞给宋高宗的奏请中却有“臣已择今月十二日起发,于江、池州(赴)行在奏事”的记录,即八月望前,岳飞已奉命离开鄂州,在前往临安途中,从时间上说,并无没有离开鄂州北上邓州南阳县去“谒武侯祠”的可能。

另外,清史专家王戎笙先生也提出,“岳飞手书出师二表”中,在书写“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时,居然不避宋钦宗赵桓的“桓”字御讳,即这幅作品不但不可能是岳飞所作,也不大可能是南宋人所作。

理由很简单:岳飞作为一个大臣,绝不会做出犯御讳之事。

如南宋晚年高斯得为例,其在奏中有写:“君臣之间,相觌以货,相赂以利,此元、灵污浊之事,岂盛世所宜有哉?”这里说的“元、灵污浊之事”就是说汉桓帝和汉灵帝两朝情况,将“桓”改为“元”,就是为避宋钦宗的御讳。

最后补充一句,“岳飞手书出师二表”虽属伪作,但也不能否认岳飞的书法成就。

证据是:同为南宋千秋忠臣的文天祥称赞说“岳先生,我宋之吕尚也。

建功树绩,载在史册,千百世后,如见其生。

至于笔法,若云鹤游天,群鸿戏海,而兼文学之长,当吾世谁能及之?即后世,亦谁能及之!”

而观《凤墅帖》中所收录的三份岳飞宝墨,亦可知窥知岳飞的书法成就。

顺带说一趣事,曾有“高人”自显高明地说:“岳飞手书出师表中出现有简体字,可知是1958年后的后人伪作。

此“高人”说的简体字,是说跋语最后“岳飞并识”一语中的“岳”是简体字,没有写成繁体字“嶽”。

还有,诸如有“言”字偏旁的字写成了“讠”字偏旁,等等。

对于这个半瓶醋所谓“高人”的说法,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实际上,“岳飞手书出师二表”的出现时间绝对在明成化之前,清人欧阳辅就疑其为明成化年间士人白麟的伪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