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薛岳传 曾创造出“天炉战法”

时间:20:27:53作者:admin分类:娱乐浏览:16评论:0

前言

蒋介石是一手掀起中国内战的罪魁祸首,在他的身边,有许多与其利益一致的人为他出谋划策、冲锋陷阵。

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国民党政府的众多高官中,孔祥熙、白崇禧这些名字最为大家所熟知。

但事实上,除了这些深受蒋介石信赖的亲信,国民党内部还有一些发挥了其他重要作用,但始终无法真正获得蒋介石青睐、进入权力中心的人,其中的代表便是薛岳。

薛岳壮年成名,但之后却无法在蒋介石手下更进一步,面对这种情况,即使薛岳逃亡台湾后活至103岁高龄,但仍然郁郁难平,临终前,他大呼八个字,字字戳心!

一、战神其名,长沙之战一鸣冲天

薛岳之所以能有“战神”之名,是因为他在抗战中的表现可圈可点。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原本便因为之前“围剿”红军有功的薛岳十分自然地被蒋介石委以重任,他得到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的职位后,便急忙从西南地区前往南京,率军参与淞沪会战。

每一场战役都是薛岳积累军功的大好机会,淞沪会战最后的失败非薛岳一人所为,因此在上海、南京接连失守后,薛岳相继被派往河南、江西作战,并鲜少有败绩。

在江西,薛岳凭借着与麾下军队的默契配合,在万家岭消灭日军一万余人,取得了万家岭大捷。

这是抗战初期至关重要的一场胜利,因此叶挺才会声称:“万家岭大捷,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三,盛名当永垂不朽!”

不过,虽然万家岭大捷的确让薛岳在国民党内部的地位水涨船高,但真正让他获得“战神”之名、一鸣冲天的,是守卫长沙的三场战役。

1939年至1942年,薛岳处于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和湖南省主席任内,他所在的长沙地区是日军最为窥伺的地方。

长沙一旦被日军所占领,那么广州与香港便危矣。

虽然蒋介石与白崇禧想要保存军队力量,直接放弃长沙,但薛岳不论是为了家国之义,还是为了个人利益,都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地盘,他立下了与湘省共存亡的决心。

1939年9月,日军进犯长沙的第一轮攻势到来。

为了顺利瓦解薛岳在湖南省内的兵力布置,日军预计从六个方位进入湖南,直取长沙。

面对来势汹汹的冈村宁茨,薛岳向自己的部下提出了四项作战原则,同时在新墙江、浏阳河等地放置主力,先将东面与北面的日军击溃后,再对剩余的日军收拢包围圈。

薛岳凭借着灵活的作战策略,在第一次长沙保卫战中让日军伤亡4万余人,损失惨重。

蒋介石听闻捷报后,马上便发来电报嘉勉。

1941年9月,日军进犯长沙的第二轮攻势到来。

这次薛岳将要面对的敌方司令员是阿南惟几,吸取了第一次进攻的教训后,这次日方打算从北面集中力量占领长沙。

面对士气更足的敌人,薛岳不再采用之前逐一击破的战术,而是选择以退为进。

在正面战场,他用小股兵力诱惑日军深入湘省腹地,当阿南惟几以为自己成功占领长沙,正沾沾自喜时,再对其进行反包围,没有后续物资补充和兵力支援的日军,很快便溃不成军。

这一次长沙会战共歼灭敌人4万余人。

最后一次长沙会战是薛岳一鸣冲天的关键战役,因为在这场战役中,他提出了大名鼎鼎的“天炉战法”。

1941年日本成功偷袭珍珠港后,其占领中国的野心便更加急迫,他们迫不及待的想要打通粤汉铁路,因此阿南惟几卷土重来,对长沙发起了第三次攻势。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长沙已经第三次面临进犯危机,薛岳只要守住最后一次,便能够离荣华富贵更进一步。

于是,他在第九战区官兵代表大会上提出了“天炉战法”,重点强调要形成网形阵地,以必要守备军队挫败敌人士气,最后以主力军队反击,一举歼灭敌人。

“天炉战法”是行之有效的,在为期半个月的第三次长沙保卫战中,薛岳率领部下歼灭敌人五万余人。

因为这三次长沙之战的表现,薛岳被当时的人们称为“战神”,甚至为了拉拢这个军事天赋不低的人,蒋介石特意为其颁发了一枚青天白日勋章,后来美国总统杜鲁门,也为其颁发了自由勋章。

二、仕途失意,中途换将溃逃海南

虽然长沙之战后,薛岳看似得到了蒋介石的信任,获得了更多的权力。

但实际上,因为其出身与早年经历的原因,他很难真正成为蒋介石的亲信。

这也是为什么他在前往台湾之前,便已经仕途失意,先后发生了中途换将和溃逃海南的事情。

薛岳之所以很难成为蒋介石的亲信,是因为他和蒋介石早年有过龃龉。

他出身于农民家庭,一开始因为想要追随孙中山先生而走上革命道路。

在北伐战争中,薛岳的个人实力受到人们认可,他因此得以执掌第一师军队的大权。

北伐战争后期,薛岳因个人理念与蒋介石不和,受到了蒋介石和李宗仁的排挤,他一气之下辞职南下。

1928年,薛岳投靠张发奎无果后,不得不选择和自己的同僚缪培南一起投奔蒋介石。

虽然对国民党内部的派别斗争烦恼不已,但薛岳初入国民党,的确得到了展示实力的机会。

1933年10月,薛岳从香港返回大陆,他始终习惯不了舒适的生活,而希望能够在战场上拼出一片荣华富贵。

此时蒋介石正在进行第四次“围剿”红军的行动,又一次惨败后,蒋介石决定让薛岳进行尝试。

薛岳对这个提议无不应允,他成为第五军军长,并带领军队一路作战,直接威胁到了瑞金的安危。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如果不是薛岳,中国革命的道路应当会更加顺利,他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重要因素。

不过虽然前期薛岳无论是参与“围剿”红军、还是三次守卫长沙安危,都为蒋介石付出了许多。

但蒋介石对其仍然有着怀疑之心,薛岳不是蒋介石嫡系下属,这就决定了他的仕途注定失意。

1946年5月,蒋介石任命薛岳为国民党徐州“绥靖公署”主任,为撕毁协议后进攻鲁南解放区做准备。

但邪不压正,薛岳所带领的军队不是正义之师,也自然难以在齐鲁大地上取得胜利。

在任职“绥靖公署”主任的半年时间中,薛岳与陈毅、栗裕作战,在对上华中野战军、华东野战军、山东野战军时屡战屡败,招致了国民党内部众人许多非议。

蒋介石对薛岳造成的损失大为火光,心下对他也产生了疑虑。

因此在徐州“绥靖公署”全面进攻计划完全失败后,选择中途换将,组织以顾祝同为首的司令部,同时撤销薛岳原有的职务,给了他一个有职称而无实权的国民政府参军处参军长位置。

1949年2月,薛岳前往广州出任广东省府主席,奉蒋介石之命拉拢广东省各界人士的支持,希望能在此阻止共产党南下的脚步。

但实际上,不过短短8个月时间,广州便成功解放。

仓皇的薛岳只好匆匆溃逃至海南,企图以10万兵力建筑起“伯陵防线”。

“伯陵防线”看似是铜墙铁壁,但海南岛解放是人心所向,并不是薛岳镇压便能抑制的。

1950年4月,在里应外合之下,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渡过了琼州海峡,宣布解放海南岛。

作为一个频频吃了败仗的将领,薛岳狼狈退至台湾岛后,再也没能被蒋介石重用。

三、丧失权力,起起伏伏临终八字

薛岳与蒋介石相处多年,自然知道蒋介石任人唯亲、独断专行的秉性,即使海南岛失利绝非他一人之过错,蒋介石也一定会让自己付出代价。

于是将手上的军队交还给“国防部”整编后,薛岳便离开了台北。

他已然丧失了所有的权力,只能在“总统府”挂上一个虚名,如果不想在事后继续被蒋介石追责,就必须进一步离开权力中心,淡化自己的存在感。

不得不说,薛岳的想法是正确的。

即使他隐居到了嘉义竹崎乡,1951年依然飞来横祸,被台湾“警备司令部”搜查住所。

如果薛岳之前没有急流勇退,及时抽身,那么等待他的便不会是一场搜查,而有可能会是白崇禧那般突然身故的意外。

1951年的这场风波,薛岳花费了许多精力才终于安稳度过。

事后,他十分失望地对自己的侄子比喻道,孙先生打天下,是一个个不断向外扩展的圆圈,而蒋先生打天下,则是一个个不断向内收敛的圆圈。

也就是说,薛岳认为蒋介石不能成功的最重要原因,是他任人唯亲。

有意思的是,虽然薛岳晚年大多数时间都在乡下度过,但他的身上始终会有一些职位,这些职位大多是陈诚和宋美龄为他“求”来的。

薛岳的原配夫人方少文与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是拜把姐妹,所以在来到台湾后,宋美龄仍然会时不时的帮助薛岳,让他不至于完全丧失党内的话语权。

同时,陈诚也对自己的老朋友多有照顾,蒋介石本来想对薛岳视而不见,但碍于两个人的“求情”和门面需要,不得不让薛岳出任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行政院”政务委员、“总统府光复大陆”设计委员会委员等一系列无关紧要的职位。

陈诚与蒋介石颇有些志趣相投的感觉,因此他在台湾的地位向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受到陈诚照顾的薛岳虽然无法在明面上担任重要的职位,却可以私下与蒋介石的“接班人”蒋经国来往密切。

在蒋经国权利达到顶峰的那些年里,薛岳以元老的身份,频繁出入国民大会、中央评议委员会等场合。

蒋介石、陈诚、白崇禧等人已经逝去,度过了一段默默无闻的日子后,薛岳到达了晚年的风光时刻。

不过,这段风光是短暂的。

蒋经国之后,李登辉掌控了台湾的政治,作为“台独”势力的代表,李登辉向来对薛岳这类国民党老人厌恶不已。

1989年,薛岳在“光复会”第三十六次全体委员会议开幕典礼上致辞,中场休息时,吴哲朗带领着8个民进党“国大代表”,进入会场扰乱秩序。

93岁的薛岳对这一切愤怒不已,但又无能为力。

李登辉为首的民进党势力逐渐走上政坛后,薛岳这些老人便更加没有了立足之地。

因为得罪了李登辉,95岁的薛岳暮年仍然要为房费奔波。

1991年,李登辉将“光复大陆设计委员会”撤销,薛岳失去了经费来源,不得不亲自与台湾银行对峙,拒绝支付高额租金。

1996年,薛岳的身体逐渐衰败,不得不住进三军总医院第一病房。

1998年5月3日,因为肺炎感染其他并发症,薛岳不幸病逝,享年103岁。

在临终之前,这位昔日战神对蒋介石说出了八个字的评价:“宁用奴才,不用人才!”

在他看来,如果不是蒋介石任人唯亲、只信任自己的嫡系下属,自己不至于落得后来晚景凄凉的地步。

薛岳临终说出的八个字让人心神俱震,这八个字,是对蒋介石性格最好的概括。

是的,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虽然武器装备比共产党先进,物资援助比共产党多,但因为身为领导人的蒋介石任人唯亲,所以党内乌烟瘴气、最终走向了失败。

结语:

薛岳其人,在军事上的确有一定的天赋。

最后晚年落得无仗可打的地步,是因为他思想不正,选择了错误的道路。

“宁用奴才,不用人才!”是他对蒋介石的控诉,同时也是对自己的悔恨。

参考文献:

日軍最怕的國軍將領!薛岳只用8個字就說明蔣介石失敗原因.台湾三立新闻网

何虎生 高晓林.金陵旧梦:国民党主要高官的最后结局.[M].2002

王心刚.薛岳传.[M].2008

程继隆.落幕 国民党高官的最后岁月.[M].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