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魔芋基地 2021年以来

时间:14:59:07作者:admin分类:事物浏览:22评论: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宋豪新 王钦玉

乐山市沐川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长江上游岷江、大渡河、金沙江之间的三角地带。

境内空气清新、风光秀丽,森林覆盖率达77.34%,被誉为“天然氧吧”和“绿色明珠”,是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魔芋之乡、中国竹子之乡、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林业科技示范县。

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非常适合魔芋生长。

前几年,沐川魔芋产业规模小、集中度低、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弱,严重制约了沐川县魔芋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为打破发展瓶颈,加快魔芋产业实现粗放生产到集约经营的转变,沐川县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的帮扶下,累计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2381万元,新发展魔芋10000余亩,引入魔芋精深加工数字化生产线4条,帮助建设东西部协作魔芋科技示范园1个,推动魔芋全产业链发展。

全县魔芋基地发展到20000余亩,辐射带动周边其他区县种植魔芋50000余亩。

沐川县被授予“中国魔芋之乡”称号,“沐川魔芋”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2021年全县魔芋总产值达4.6亿元,出口创汇2400万美元,出口规模居全国全行业第一、四川省农业行业第二,成为全国魔芋产业领先县。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协同构建魔芋产业新格局

一是高质量规划引领。

沐川县以东西部协作项目为抓手,构建“1134”魔芋产业发展联动体系,即以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四川森态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依托,打造龙头企业带动;以中国魔芋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为载体,推动魔芋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县级部门、乡(镇)、村为3级联动,推进魔芋全产业链建设;扎实做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物流快递4项配套服务,推进魔芋全产业链发展。

二是大力度政策扶持。

制定《沐川县2022—2025年魔芋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同中国园艺学会魔芋协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构建魔芋全产业链政策奖补机制,配套基地建设、大棚搭建、魔芋保险等保障兜底政策,累计落实政策扶持资金1.5亿元。

三是全方位提能升级。

2022年,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550万元,支持龙头企业四川森态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设魔芋产业精深加工数字化车间1个,引进数字化生产线4条,新增产能年精深加工鲜魔芋1.1万吨以上,利用东西部协作“蓝鹰工程”为该公司培养电商人才2人。

2021年,借助“诸暨·沐川”东西部协作消费帮扶,帮助该公司对接海亮明康汇、浙江省农资集团等东部企业集团,拓展新增国内合作企业7家,增加销售金额1000余万元。

建强园区、创新引领,加快打造魔芋研发新高地

一是打造园区产业集群。

坚持“接二连三”建设中国魔芋科技示范园,核心园区占地面积603亩,其中东西部协作资金投入1143万元。

主要以品种展示、良种繁育、科技示范为载体,集成大数据、物联网、智慧农业、绿色防控、农产品溯源体系、水肥一体化设备等现代农业要素,配套农旅基础设施,形成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样板区。

同时,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688万元,助力打造“一核一环”魔芋基地产业带,即以中国魔芋科技示范园为核心,带动沐溪镇、大楠镇、底堡乡等6个乡镇19个村建设珠芽魔芋基地。

未来五年,全县将建成魔芋基地4万亩以上,实现魔芋产业年综合产值达20亿元以上。

二是引育人才增强活力。

组建成立“刘建平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吸收7名行业专家为团队核心成员,致力于魔芋技术研发和技能培训、“线上+线下”魔芋产业技术指导。

与西南大学、市农科院等高校合作科研项目10余个,设立“中国农技协四川沐川魔芋科技小院”,引进专业团队20余个,回引人才500余人。

三是抢抓创新产业赋能。

与西南大学、中国园艺魔芋协会等科研院校共建合作,为魔芋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由中国农技协批准设立全国首个魔芋科技小院,建成魔芋组培中心1个。

依托西南大学、省市科技院所等平台,组建魔芋产业技术服务团队,制定《沐川县珠芽魔芋种植技术(第二版)》,引导龙头企业与西南大学、农业农村部魔芋研究中心等单位开展技术攻关,组建“成渝双城经济圈魔芋研发中心”。

党建引领、联农带农,全力打造产业振兴新模式

一是党建赋能强链。

在魔芋产业链上建立“随‘芋’而安”党建联盟,村、企业、部门党组织组建党建联盟议事机构,形成“链主”龙头企业带动、“链上”联盟单位协同推进、“链末”党员干部示范帮带的组织体系,实现阵地共建、资源共享、服务共联、人才共育、发展共促。

派出专家人才队伍开展种植技术、防虫害、就地繁育等方面培训,打造一支善种植、懂经营的乡村能人队伍,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50家。

二是打造区域品牌。

以知识产权建设为突破口,加紧推进四川知识产权运营中心魔芋产业中心落户沐川有关建设工作。

该中心建成后,能对区域内的专利统一管理,高效发展魔芋产业,带动农户增收,加快整个魔芋产业知识产权的转化运营,进一步促进沐川魔芋地理标志产业做大做强和擦亮沐川魔芋品牌,形成“全国魔芋看沐川,沐川魔芋卖全球”的大格局。

三是探索五金惠农。

探索惠农“五金”模式,即土地流转收租金、就近务工领薪金、项目反哺添基金、参与项目获奖金、集体经济分年金,建立健全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

实施东西部协作魔芋基地建设项目,流转土地3000余亩,获得土地租金近200万元,其中71户脱贫户流转土地387.1亩,获得土地租金16.11万元。

带动周边1000余农户就近务工增收500余万元,其中114户脱贫户务工增收28.94万元。

增加县级防返贫致贫基金27.28万元、村级防返贫致贫基金47.28万元,全部用于防返贫致贫工作。

加入魔芋种植项目的农户,均可按种植面积和验收标准,按2500元/亩获取专项补贴金。

通过实施魔芋产业项目,进一步壮大合作社等集体经济组织,持股农户凭股获得年金收入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