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蒙氏教具 团购优惠价99

时间:12:35:55作者:admin分类:实践浏览:17评论:0

家长圈流传这样一种说法:从蒙氏出来的孩子数学普遍都比较好,尤其到了小学中高年级后,更能看出差距。

上周的文章给大家分享了,蒙氏特别擅长用的“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去培养孩子的“数感”。

今天说一下,培养数感除了“数形结合”,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技巧,那就是“慢”。

做不到“慢”,孩子的数学成绩就是空中楼阁,坚持不了太久。

蒙氏混龄制相信很多家长都知道,这也是蒙氏园的一大特色。

蒙氏数学好好玩

一个班上孩子的年龄差在2-4岁,认知能力完全不一样。

因此在蒙氏的课堂上,老师几乎不会统一讲课,而是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去完成一项又一项的“工作”。

非必要情况,老师不会去打扰孩子,而是让孩子在工作中去“慢慢”体会,比如之前写道的,用积木教具去理解和感受数学概念和公式。

之前看过一位长期生活在美国的中国籍妈妈分享自家儿子经历,她说:有次暑假回国,给儿子报了一个线上数学班,因为儿子特别喜欢数学。

课程内容挺好,老师讲的也不错。

儿子上课积极,作业完成的也很好。

但是每次上完课儿子都跟她抱怨说:“老师讲得太快,不是听不懂得快,而是让人没有成就感的快。

比如老师出一道题,他还没想清楚,老师就开始讲解题思路和方法。

一节课上下来,确实学到很多题型的解答方法,也能照着方法去完成作业,但是却没有自己想出办法解决问题的乐趣和成就感。

这位妈妈说:“孩子在学习中少了琢磨和思考的乐趣,久而久之,就会对数学失去感兴趣,这是非常得不偿失的。

这两年教育节奏越来越快,周围经常有一些学前学完小学课程学,小学学完中学课程的“牛娃”,把教育氛围搞得越来越焦虑。

其实,99%的孩子智力发育没那么快。

死记硬背的知识也只能暂时保持好成绩,还会阻碍孩子智力的发展。

要培养出“感觉”这种东西,要靠慢慢地积累,慢慢去体会。

比如:语感,要靠一首一首诗背出来,一本一本书读出来。

数感,也是在每一次“数”和“形”的对应中,琢磨出来的。

蒙氏数学好好玩

迅速学到的,是技巧,而慢慢体会到的,积累的,才是“感觉”。

前者能让孩子暂时保持好成绩,后者不仅能让孩子一直保持高分,还能让孩子爱上学习,越学越轻松。

刚刚看人大附小教数学的梁老师的文章,他站在学科教育的角度说:现在不管是什么考试都倾向考察学生对知识本质的理解,要让孩子掌握知识的本质,必须要有一个缓慢的过程。

他以自己的教学经历举例,比如:为了让孩子记住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他让学生把1平方分米的纸片填满1平方米的方格,就是为了让他们记住相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为什么是100。

这样的操作体验,很占时间,看似低效,实际上孩子们学会了受益终身思考方法。

要知道让孩子掌握知识的核心本质,远比学会一些死方法要难得多,这是一个需要循序渐进的“慢过程”。

蒙氏数学好好玩

最后,分享一套我给家里孩子用的数学启蒙书《蒙氏数学好好玩》,要知道市面上一整套蒙氏数学原版教具要大几万块,普通家庭消费不起。

蒙氏数学好好玩

这套专业教师根据蒙氏教学理念编写,基本还原了蒙氏“数感”教具的精髓,配套有蒙氏教具和绘本,原价280,点击下方链接即可优惠购买:

我是@柠檬读书育儿 专注研究儿童心理发展和幼儿家庭早教,欢迎关注我,一起探讨育儿问题~

#妈妈绘读学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