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预警机 上世纪90年代

时间:11:47:08作者:admin分类:时刻浏览:19评论:0

世界上最强的10款预警机,中国空军3款上榜,都有哪些型号?

前言:在当下的现代化战争中,空中预警机已经成为现代化作战必不可少的一员。

从马岛战役到海湾战争,从伊拉克战争到叙利亚战争,我们都不乏看到预警机的身影,同时其在战争中集情报,控制,通信,指挥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重要属性,如今也备受各国的重视。

事实上,在空军的很多兵种中,预警机的发展历史其实并不算长,最早也就是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当时的英国人发明了雷达,在抵御德国空袭中屡立奇功,但是在运用过程中,地面雷达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即雷达波为直线传播,但是地球却是曲面的,因此地面雷达即便在安置在高山上,也难以摆脱范围小的限制。

因此,美国人就将雷达装置在飞机上,世界上第一架预警机-舰载预警机AD-3W诞生,从此拉开了预警机时代。

因雷达而应运而生,自然也伴随着雷达技术的提高,而更新迭代。

从50年代开始,世界主要国家先后加入雷达技术的研发阵营,脉冲多普勒雷达,无源相控阵雷达,有源相控阵雷达,数字阵列雷达先后问世,各国将这些雷达安置在预警机上,形成了如今世界各国预警机百花齐放的局面。

而我国的预警机发展历史,最早则能够追溯到1970年左右。

1969年,为紧跟当时的空军现代化发展,我国空军方面提出要建立中国的预警机并得到批准,考虑到预警机既要有容量大,能够放置雷达以及相关数据处理设置,又要有续航长的优点,能够远距离航行,发挥其最大的雷达探测作用。

当时的中国选择了图-4作为改装基础,在经过超过2000次的试验后,1971年6月10日,中国第一架预警机“空警一号”试飞成功,标志着中国继美英法之后,也步入了预警机时代。

尽管在精确度以及抗干扰能力上,“空警一号”问题诸多,且其采用的全是较为落后的电子管系统,但是在探测距离上,当时的空警一号,其实已经达到同时代先进预警机的水平,预警范围能达到250公里到350公里。

然而遗憾的是,因为系统太落后,抗地面干扰,海面干扰的能力太差,最终空警一号还是不得不遗憾停止研制,从头到尾就没有量产过。

然而放弃空警一号,并不意味着我国的预警机发展就此止步,我国与以色列签订军购协议,打算以每架2.5亿美元的价格从以色列进口4架“费尔康”预警机,通过研究这款预警机推动我国预警机技术的提高,然而美国此时却从中作梗,强硬施压以色列,最终导致这笔军购被迫流产,以色列向中国支付了4.5亿美元的赔偿金。

既然买不了,那我国就自己造。

因此,从2000年开始,中国预警机迎来历史性大发展,构建空中预警强国,并逐步在世界先进预警机中,占据越来越多的席位,在技术上,也实现了质的超越。

目前,世界各国的预警机发展,在雷达技术上,脉冲多普勒雷达,无源相控阵雷达,有源相控阵雷达,数字阵列雷达共同存在。

改装原型上,目前也大多都是运输机或者客机,既确保了空间和载量,又确保了自身能够在空中长时间滞留,速度反而不是过于看重。

这便是目前的那么当今世界的预警机现状和发展情况,那么具体到相关型号,目前全世界十大先进的预警机,又都是什么型号呢?

E-2C/D预警机

作为E-2鹰眼系列预警机目前现役的主力机型,美国E-2/C自1972年量产以来,过去几十年里,可谓一直都是美国预警机的中流砥柱,一方面,它既是美国航母唯一一款舰载预警机,在航母舰队中,发挥着超强的情报收集能力,为航母安全保驾护航。

而另一方面,它也适合在陆地上的侦察工作,因此被世界各国广泛购买,成为世界上最畅销的预警机机型。

以色列就曾在中东战争中运用E-2/C预警机,组织发动电子战,并取得胜利,让全世界意识到预警机的重要性。

目前,美国正在逐步从E-2/C逐步向E-2/D升级换代,因此在性能上,我们采纳E-2/D的相关数据更为有价值。

E-2/D其雷达技术采用超高频有源相控阵雷达,最大探测距离超过483公里,对地面半径321公里,高度0到30480m的的空域进行搜索,其超高频有源相控阵雷达技术,能够在更远距离探测到小型目标,且对水面舰艇反隐身有较大效果。

A-50预警机

上世纪70年代起,苏联深感图126型预警机已经无法满足其侦察需求,因此立项以伊尔76运输机为原型,研制新型预警机A50,并于1978年完成了首飞,1984年开始量产。

目前该款预警机依然在大量服役,且其衍生改良型号A-50M型及A-50U型,在世界舞台上,同样也大放异彩。

海湾战争期间,A-50负责侦察美国等联军的空中海上军事行动,对其美军的各种情报动向都了如指掌。

在叙利亚战争期间,A-50U预警机多次被部署到叙利亚战场,发挥到极大的战场监视作用。

从性能指数上看,A50尽管采用的是脉冲多普勒技术,但是其高空探测距离高达550公里,低空探测距离高达450公里,同时在低空探测的识别能力比美国的E-3系列预警机要强。

且在经过多轮技术改进后,A-50预警机依然能够发挥较大的作用。

E-3B/C预警机

美国的E-2系列尽管不断与时俱进,且海陆通用,但是体型不足,个头较小,就决定了E-2系列只能服务于航母舰队群。

在地区作战侦察指挥上,E-3系列则就显得更具优势。

而E-3/B提高了目标处理能力及探测舰艇的能力,E-3/C则提高了通信抗干扰能力。

在海湾战争中,E-3预警机发挥其空中指挥作用,组织了10多万架次的空中袭击,对伊拉克军队造成了巨大的伤亡,从此E-3预警机一战成名,英国,法国,沙特先后购入。

在性能上看,目前的E-3B/C采用的也是脉冲多普勒雷达技术,尽管这一技术已经相对落后,但是其综合实力上,也有它可圈可点的地方。

其中高空探测范围为500多公里,低空探测距离也超过了320公里,能够同时指挥10架战机作战,跟踪600个目标,且其能够配合空中加油,实现长距离不间断在天空中航行,堪称流动的空中雷达站,其空中指挥能力也十分突出。

空警2000预警机

作为A50,E-3系列同一级别的预警机,中国空警2000的诞生,其实是相对较晚的。

自从1999年以色列受到压迫,于2000年4月取消了对华预警机出口后,我国果断走上了技术自主研发的道路,研发自己的预警雷达和相关系统,同时中国借助此前与以色列的交易,从未能组装完成的A-50L中取得了以色列的费尔康系统和其他电子系统,再配合上中国自主研发的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终于促成了中国空警2000的诞生,并于2003年11月完成首飞,于2006年到2007年完成量产交付。

在性能上,中国空警2000与同级别的A50,E-3系列相比,其实是有代差。

因为A50和E-3系列预警机,都是采用的脉冲多普勒技术,而中国的空警2000采用的是有源相控阵雷达技术。

就连美国知名智库詹姆斯敦基金会发表评论:“中国采用相控阵技术的空警-2000比美国的E-3C预警机整整领先一代”。

A-100预警机

考虑到脉冲多普勒技术的相对落后,俄罗斯也于近几年开启了新一代预警机的研发,有了中国的参考,此次俄罗斯依然采用了伊尔76运输机作为原型,但是在发动机上做出了改动,增加了推力。

这一预警机目前仅于2017年实现了首飞,但是至今依然没有列装部队,其实也反应出俄罗斯财政困难,确实对军备升级有较大的影响。

尽管生产缓慢,但是其在性能上还是非常有特色,伊尔76采用的雷达布置为双面阵列设计,运用俄罗斯最新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具备较强的反隐身功能,一旦大规模列装,足以和中国的空警2000相媲美。

萨博S100爱立眼预警机

当今世界,能够有能力研发空中预警机的国家屈指可数,除了中美俄以外,瑞典和以色列,无疑是研发实力非常强的。

其独特的平衡木状雷达天线,电扫描相控阵雷达,均表现出超强的性能,能够探测450公里的空中目标,以及320公里的海上目标。

同时也因其高度简化浓缩,也被称为世界上现役最小的预警机。

E-737楔尾预警机

E-737楔尾预警机最开始由澳大利亚看中,并以波音737为原型,由波音公司提供相关的改造,该预警机立项于后期,是美国波音公司专门为澳大利亚军方研制的大型预警机,于2004年完成首飞,2009年交付给澳大利亚。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全世界波音737客机满天飞的情况下,以波音737客机为原型,以此达到掩人耳目的目的,确实有点不地道。

但是在性能上,E-737楔尾预警机还是比较先进的,其同样采用的是有源相控阵雷达技术,在9000多米高度航行时,其探测距离达850千米,对战斗机的探测距离为370千米,可同时指挥24架飞机作战,无论是在探测距离上,还是在空中指挥能力上,都非常优异,比美国自己的E-3预警机要有更大的优势,此前有传言美国将以E-737楔尾作为E-3系列预警机的替代者,但是一直没能实现,可能是因为E-737并不符合美国对第三代预警机智能化,灵活化的要求。

空警200预警机

继大型预警机空警2000之后,我国也随后研发起中型预警机空警200。

该机型改装原型为我国运8运输机,于2003年立项研制,2004年就首飞成功,并于2006年交付部队使用。

从性能上来看,空警200和萨博S100爱立眼预警机,楔尾预警机都是采用的平衡木有源相控阵雷达,有一定的先进性。

更重要的是,空警200的问世,很好弥补了我国缺乏预警机空中应急指挥的空白,同时也拓展了我国的军备出口,让中国一跃成为位居第四的预警机出口国。

G550费尔康预警机

G550费尔康,是以色列基于湾流G550客机进行改装,借助之前的费尔康雷达系统,打造出来新款预警机。

其同样继承了“费尔康”预警机独有的雷达阵列分布,但是比以前的费尔康更加美观,采用了有源相控阵雷达技术,空中滞留时间高达10小时,根据以色列的报道,新型空中预警机,能够探测几百公里范围内的大量飞行目标,包括战机和导弹,这说明这架预警机对小型飞行武器的探测非常精准。

空警500预警机

作为中国第三代预警机的中型预警机,其目的是取代第二代的空警200,因为空警200的平衡木雷达设计,存在一定的探测盲区,且空中指挥引导能力不足,缺乏卫星通信系统,都是其弊端,而为了改进这些缺陷,空警500自然就应运而生。

而且在性能上,空警500作出了创新性的突破,在全球率先使用了数字阵列雷达,其探测范围更大,波束更多,低角度精度更高,功耗更低,全寿命费用低。

诸多优点集为一身的空警500,尽管只是中型预警机,但是在技术上,已经走在了世界的最前沿。

与此同时,空警500有望于解决我国航母缺乏舰载固定翼预警机的窘境,大大增强我国的航母舰队实力。

回顾上述世界最强10款预警机的情况,我们不妨发现其中有很多纵横交错的复杂关系。

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雷达技术才是预警机的核心要义。

目前多普勒技术,A50和E-3C/D俄罗斯和美国都还在运用,这一技术中国预警机都已经摒弃。

而有源相控阵雷达,目前中国空警2000,俄罗斯的A100,美国的E-2/D,E-737楔尾,瑞典萨博S100爱立眼,以色列G550费尔康都在运用。

而作为第三代雷达技术的数字阵列技术,目前只有中国的空警500在服役。

正如我国空警2000预警机总设计师陆军院士所言:我国空警500预警机的性能要比美国的预警机先进两代。

由此见得,我国在预警机方面,确实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中国的预警机发展固然起步较晚,但是上升却很快,这离不开我们自身的技术积累与突破,但是我们也需要认清,很多时候的领先,并非是绝对领先,美国的E-737楔尾就是例子,尽管这并不是美国的现役装备,但是也足以说明美国是有实力制造先进预警机的,在这一点上,我们还是需要有清醒的认知。

因此,中国的预警机发展之路,要想保持住现有的优势,仍然需要持续专研,加大投入,早日完成中国第三代大型预警机量产的梦想。

(潜望者2022年4月19日著,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