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聊天止于呵呵 在如今生活中

时间:11:03:37作者:admin分类:实践浏览:13评论:0

呵呵,原意为笑声的拟声词。

正式谈话时最好避免使用呵呵,不然会让对方感到你不尊重,聊天时会影响气氛。

在 互联网迅速发展特别是聊天工具和BBS的普及发展的情况下,“呵呵”这个词被越来越多地用在网络,电脑屏幕上用来反映自己的表情。

当然,在手机短信里同样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在用语中,表示单纯的笑、浅笑、开心的笑,或表示嘲笑,或表示好笑,或表示无奈,或是想结束本次的聊天,甚至是糊弄的笑。

在“聊天最让人不爽的句子”前十位当中,“哦”当仁不让位居榜首,“呵呵”、“额”紧追其后,位列第二、三。

而在网络聊天中不少人喜欢用的“...”以及“- -”两种符号也在其中。

其余分别为:噢、流汗尴尬的表情、嗯嗯、没什么、唉。

对于这样的聊天词汇,不少网友表现得极为反感,认为对方是在敷衍自己,没必要再愉快地聊下去。

其实“呵呵”的使用也有很长的历史了。

“呵呵”最早见于史料,出自《晋书·石季龙载记》。

十六国时期,后赵皇帝石虎的太子石宣妒忌弟弟石韬得宠,派遣刺客杀了石韬。

临葬前,石宣“乘素车,从千人,临韬丧,不哭,直言‘呵呵’,使举衾看尸,大笑而去”。

既然是“大笑而去”,“呵呵”当然就是笑声。

后赵乃羯族所建,因此“呵呵”本来是胡人之间流行的一种笑声。

入唐后,唐王室本来就有胡人血统,加之采取兼容并蓄的国策,遂成就了辉煌的大唐盛世,“呵呵”这种胡人的笑声也顺理成章地传入了中原。

《全唐诗》中“呵呵”一词也出现多次:

寒山《诗三百三首之五十六》

烹羊煮众命,聚头作淫杀。

含笑乐呵呵,啼哭受殃抉。

韦庄《天仙子》

醺醺酒气麝兰和,惊睡觉,笑呵呵,长笑人生能几何。

韦庄的《菩萨蛮》

劝君今夜须沉醉,尊前莫话明朝事。

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

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有宋一代,“呵呵”一词非常流行,尤其是名人的书信中常常使用,其频率当然赶不上今天的QQ和MSN聊天,手指一动就可以“呵呵”。

苏东坡留下大量书简,短则十余字、长则百字,内容是军国大计加上鸡毛蒜皮,更有“呵呵”数十处以资调味。

他写信教钱穆父做菜:“取笋簟菘心与鳜相对,清水煮熟,用姜芦服自然汁及酒三物等,入少盐,渐渐点洒之,过熟可食。

不敢独味此,请依法作,与老嫂共之。

呵呵。

当然,小苏出生前三年,欧阳修就在《与王几道一通》中开始“呵呵”了。

论“呵呵”,小苏是晚辈,别说今人了。

当然,这个词只有一个用处,用来以最大的效果激怒对方,践踏对方全部的热情。

呵呵——曾当选年度最伤人的聊天词汇。

“呵呵”这个词,作为网络和微信聊天中使用相当频繁的一个词,你一定没少用过。

它从最初单纯的拟声词逐渐演化得“意味深长”。

看到它,有人黯然神伤,有人憋出内伤,有人直接掀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