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魏碑体 刻石佛记文字漫山遍谷

时间:11:01:47作者:admin分类:娱乐浏览:10评论:0

魏碑是上承汉隶,下启唐楷的时代。

在中国历史占据重要地位,从广义上称魏碑为楷书,从狭义上看却也是一个独立的书法体。

北魏 魏灵藏 薛法绍造像题记(嘉庆拓本)

东汉末年曹操在建安十年发布了一道禁碑令,使隶书失去了最为有利的用武之地,使得汉代后期开始形成的楷书、行书、今草书在三国尤其是魏国地区迅速兴起、发展,并在随后的东晋南朝快速发展、成熟。

北朝地区则继承了汉代重视碑刻的传统,将新兴的楷书广泛应用到墓碑、墓志、造像记和摩崖上,创造了繁多的形式和风格,特别对于楷书大字的形成有重要的意义。

唐代综合这两方面的精华,最终使楷书作为字体在形式上得到完善。

北魏 司马绍墓志01

北魏 司马绍墓志02

在东晋时期,王羲之创晋楷,晋室南迁,中国最早的大规模人口迁移包括文化大迁移给南方带去了当时先进的中原文化,同时也 带动了南方文化的形成,晋楷的形成是大势所趋。

但是当时同东晋割据的北方十六国,一方面是少数民族文化相对落后,对于这些文人为主体的书法文化相对不如南朝重视,文化方面还相对原始和野蛮还处在奴隶社会的管理状态,并且战争频繁。

进入南北朝,南北割据更为长期的。

在战争频繁,民不聊生状态,宗教信仰就开始成为社会的精神寄托,佛、道也兴起,外来的波斯文化及希腊文化也开始传入,适应社会意识需要的佛、道之学勃然兴盛。

最为出名的敦煌莫高窟也是从十六国开始,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个朝代的洞492个,莫高窟壁画大部分是跟佛教文化的产物。

莫高窟壁画

莫高窟壁画

莫高窟壁画

魏碑实际是宗教推动发展的,尤其是乱世背景下,社会各阶层更容易需要有个精神寄托,对于佛、道来讲,最好的宣传方法是以写经为一大功德。

尤其佛学更为明显,新建寺塔、塑造佛像,必延聘文学之士,撰写文章以纪其事。

或凿石以作碑碣,或者直接在天然岩壁摩崖刻写,汉代风行的立碑时尚,开始转向佛学的建寺造塔、立碑刻石。

四海之内虽战乱不止,造像求长生的心理却更加炽烈,不下数千万。

魏碑应运而生,现在我们看到的魏碑大部分都是造像记类的拓本。

如《龙门二十品》就是出自龙门石窟。

龙门二十品之《比丘道匠造像题记》

龙门二十品之《比丘道匠造像题记》拓本

龙门二十品之《高树造像题记》

魏碑也是进入北朝时期进入鼎盛时期,历史的背景是因为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开始积极地学习中原文化,尤其是北魏拓跋宏(北魏孝文帝)的汉化国策最为明显。

而且少数民族的政权为了便于统治汉人和发展需要,学习中原文化并被中原文化汉化也是大势所趋,虽然南北仍然割据,但是却也没妨碍北朝地区的另一种文化特色发展和书法发展,最终形成有别于南朝楷书的魏碑楷书,而且魏碑对于后面唐代楷书的形成发展影响最大,尤其是对初唐四家楷书的的影响。

其中以北魏为最精,形成方式一般分为碑刻、墓志、造像题记和摩崖刻石四种。

此时书法是一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过渡性书法体系,钟致帅称魏碑“上可窥汉秦旧范,下能察隋唐习风。

”魏碑书法对后来的隋和唐楷书体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

历代书家在创新变革中也多从其中汲取有益的精髓。

到了北朝中后期已经具备部分唐楷雏形,如《元腾墓志》。

《元腾墓志》

魏碑风格多样,朴拙险峻,舒畅流丽。

魏碑上承汉隶传统,下启唐楷新风,为现代汉字的结体、笔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有许多摩崖石刻,并不是先行书丹上石,而是直接在石面上雕凿的。

极有名的如《郑文公碑》、《张猛龙碑》、《高贞碑》、《元怀墓志》及《张玄墓志》、《龙门二十品》,已开隋、唐楷书法则的先河。

张猛龙碑之一(二玄社原色法帖) 宋拓

张猛龙碑之一(二玄社原色法帖) 宋拓

张猛龙碑之一(二玄社原色法帖) 宋拓

张猛龙碑之一(二玄社原色法帖) 宋拓

张猛龙碑之一(二玄社原色法帖) 宋拓

张猛龙碑之一(二玄社原色法帖) 宋拓

张猛龙碑之一(二玄社原色法帖) 宋拓

张猛龙碑之一(二玄社原色法帖) 宋拓

张猛龙碑之一(二玄社原色法帖) 宋拓

其中的《郑文公碑》全称《魏故中书令秘书监使持节督兖州诸军事安东将军兖州刺史南阳文公郑君之碑》,又名《郑羲碑》。

刻于北魏宣武帝永平四年(公元511年),系崖刻,共有内容近同的上、下两碑。

上碑在中国山东平度市天柱山,下碑在莱州市云峰山。

下碑51行,每行23~29字,比上碑书写略晚,字亦较大,剥泐较少,因而比上碑更为著名。

属于摩崖石刻。

也是郑道昭(?—516年)为父亲郑羲所作碑文,字僖伯,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人,北朝魏诗人、书法家,魏碑体的鼻祖,被誉为“北方书圣”,在当时与王羲之齐名,有“ 北郑南王”之称。

《郑文公碑》

《郑文公碑》

《郑文公碑》

《郑文公碑》

《郑文公碑》

龙门二十品更为书法大家和书法爱好者所推崇,是研究魏碑和临习魏碑不可多得的拓本。

因为龙门石窟的造像题记多,龙门石窟又被称为“古碑林”。

在龙门石窟的题记中北魏时期的占半数以上,而且多集中在古阳洞中。

北魏造像题记的精品——龙门二十品就大都出自古阳洞。

龙门二十品是魏碑书法的代表,是北魏龙门石窟造像题记20种的统称。

魏碑书法艺术曾被明珠暗抛,很长时间以来未引起人们的重视。

清中叶后,提倡北魏书法,有人在北魏造像题记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始平公”、“杨大眼”、“魏灵藏”及“孙秋生”等20种,称为“龙门二十品”,拓本传布,盛行于时。

其书法方峻雄强,颇多变化,可见北魏书法风格之一斑。

由于这些作品是北魏书法艺术的精华,魏碑书体的代表,故为世人所重视。

安定王元燮为亡祖亡考亡妣造像记

北海王元详造像记

比丘慧成为亡父始平公造像记

广川王祖母太妃侯为亡夫广川王贺兰汗造

从部分北朝碑文看出来,已经具备隋、唐楷书的基本雏形。

如《高湛墓志》,全称《魏故假节督齐州诸军辅国将军齐州刺史高公墓志铭》(注:此高湛非北齐皇帝高湛。

而是东魏的一个名叫高湛的官员),此碑对于褚遂良影响很深。

书法秀劲温雅,字形方扁,运笔雅正含蓄。

杨守敬评为骨格整练,谓“褚河南似从此出”(《激素飞清阁评碑记》卷二)。

高湛墓志

高湛墓志

高湛墓志

高湛墓志

高湛墓志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南北文化一个是围绕长江流域,一个是围绕黄河流域,书法也分为南北两派,绘画也同样如此,即使在当代南北书法绘画也是风格略有差异。

北派书体以魏碑为代表,带著汉隶的遗型,笔法古拙劲正,而风格质朴方严。

南派书法,多疏放妍妙,长于尺牍,以王羲之为代表的晋楷。

南北朝,因为地域差别,个人习性、书风迥然不同。

北书刚强,南书蕴藉,各臻其妙,无分上下。

唐代中国大一统后,政治文化中心重移黄河流域。

所以唐楷是深受魏碑影响,初唐四大家师法魏碑较多,同时融合南派王羲之楷书特点,最终形成唐楷这一中国书法重要组成部分。

到清代部分书法大家也开始推崇魏碑,当然也有吹捧之嫌,不过当今对于魏碑也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有种意见是说魏碑消失了,实际魏碑不是消失,而是进化成楷书,宋元明几代也有一些书法大师远师法魏碑、唐楷、晋楷,从中汲取精华,并最终形成具有自己风格的作品。

中国历代书法大师他们的临习是非常广泛,博采众长,篆、隶、魏碑、楷书、行、草都是借鉴临习不同时代大师终成他们那个时代书法大师的。

褚遂良书法

魏碑因为是不先行书写,直接刻到碑上,所以隽刻痕迹明显。

唐代之后碑文也较多,但是好多是先书写,然后再刻到碑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