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花胫绿纹蝗 就不能在田野里了

时间:21:10:51作者:admin分类:娱乐浏览:13评论:0

本文参加百家号 #科学了不起# 系列征文赛。

蚂蚱和蝗虫都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两个词,一般情况下,大多数都认为蚂蚱就是蝗虫,蝗虫也是蚂蚱。

不过,严格意义上说,蚂蚱和蝗虫还是有区别的,因为蝗虫只能代表一部分蚂蚱,简单的说就是蝗虫是蚂蚱的一类。

那么,蝗虫和蚂蚱是如何区分的呢?我们简单的来聊一下这个问题。

▲上图为棉蝗,我们这俗称“蹬倒山”,你们那叫什么?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蚂蚱

大多数人认为蚂蚱就是蝗虫的俗称,其实这个说法是不对的,因为蚂蚱的学名为蚱蜢(又称草蜢),它是整个昆虫纲直翅目椎尾亚目下所有昆虫的总称。

在整个的椎尾亚目下又分为4个总科:蝗总科、短角蝗总科(又称蜢科)、菱蝗总科(又称蚱科)、蚤蝼总科。

单纯这么罗列它们的分类,小伙伴们可能看着有些乏味,所有我们用各自总科下,比较常见的物种来简单说一下。

首先,蝗总科是整个椎尾亚目下最大的一个总科,在蝗总科下有11个科,总计超过了10000种不同的昆虫(整个椎尾亚目下约有11000种昆虫,仅仅是蝗总科就占了90.9%),我们常见的飞蝗、棉蝗、负蝗、稻蝗等等都是该总科下的昆虫。

其次,并不是所有蚱蜢都会飞,像蚱科下的菱蝗就是一种背部呈菱形且没有翅膀的昆虫,不过它们的跳跃力比较的强。

所有的蚱蜢都有着以下特点:细长的身体、发达的后肢、主要以植物为食、根据环境而定的体色。

其次,我们再来看一下蝗虫

蝗虫的定义并没有唯一性,一般情况下,蝗虫有两个不同的定义:一个是椎尾亚目蝗总科下所有昆虫的总称;一个是“旱极则蝗”中蝗虫。

下面我们分别来说一下这两个定义下的蝗虫。

蝗总科下的昆虫

在上面我们说过,蝗总科是椎尾亚目下最大的一个总科,该总科下的昆虫占椎尾亚目下昆虫总数的90.9%,有超过10000种不同的种类。

在蝗总科下又分为11科,其中拥有昆虫种类最多的就是蝗科了。

蝗科下一共有25个亚科,其中我们常见的大多数的蚱蜢都是该科下的成员,比如沙漠蝗虫、飞蝗、土蝗、短额负蝗(俗称油蚂蚱)、花胫绿纹蝗(俗称青头狼)等等。

记得小时候,每到了秋天,总是会拿着一个自制的“蚂蚱拍”(类似于苍蝇拍)和一个妈妈牌手工布袋去田野里抓蚂蚱,最常见的就是青头狼和土蚂蚱(土蝗),我跟弟弟一个下午基本上能够捉满一个布袋(至少300只+),如果说想要找到“蹬倒山”(棉蝗),因为它们主要栖息在向阳的沙土坡以及山坡上低矮的小槐树上,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你在一个小槐树上发现了一只“蹬倒山”,那么仔细找的话,一定能够找到另一只。

这就是棉蝗的习性,它们喜欢成对出现。

不过,这个家伙的后腿上有锋利的刺,而且后腿力量强劲,被它蹬一下,手就会受伤。

“旱极则蝗”

古语云“旱极则蝗生”,这都是勤劳的农村朋友通过经验总结而来的,而且翻开历史课本,我们轻而易举就能找到大旱之年,蝗灾肆虐的记载。

据记载,仅仅是我国的清朝年间,就发生过137次蝗灾,其中重型蝗灾多达42次。

因此,蝗虫通常是用来形容那些泛滥成灾的蚱蜢。

那么,哪些蚱蜢容易泛滥成灾呢?

一般情况下,蝗灾的主角都是飞蝗,也就是椎尾亚目蝗总科斑翅蝗科飞蝗亚科下的蝗虫,该亚科的蝗虫主要分布在东半球的热带和温带地区。

那么,为什么飞蝗容易在大旱之年成灾呢?

首先,飞蝗特别喜欢在土壤湿度为25%以上的地方产卵,因为在环境温度比较温度且高的前提下(夏秋两季产卵),湿度相对较高,孵化率会增加。

而大旱之年,大量的河水被蒸发,使得大量的河床裸露出来,虽然从表面上看,河床也干涸了,不过,在河床的表面下的土壤依然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湿度上。

此时,大批的飞蝗就会前来产卵。

卵的孵化率升高之后,由于干旱导致的草木比较稀疏,于是只要有草木的地方就会聚集大量的飞蝗,此时飞蝗的体色开始有青色变为土黄色,习性也油偏向独居变为群居。

为了寻找更多的食物,大量的飞蝗聚集在一起开始飞行觅食之旅。

此时,蝗灾形成。

当然,并不是只有旱极才会发生蝗灾,比如去年的非洲蝗灾就不是由于干旱导致的,恰恰相反,它是由于降雨较多引起的。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非洲蝗灾的主要并不是我们常见的飞蝗,而是沙漠蝗,它们在非洲主要分布在东非的沙漠地带,由于常年的高温、干旱少雨,所以沙漠蝗的数量一直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上(孵化率很低)。

但是,从去年的10月份开始,东非多场大雨造成了沙漠地区的土壤湿度增加,这样大大提高了沙漠蝗的孵化率。

由此,一场几十年难得一遇的特大蝗灾形成了。

总结

蝗虫、蚂蚱其实都是蚱蜢的俗称,不过,严格意义上说,蚂蚱是所有蚱蜢总称的俗称,而蝗虫则是特指蝗总科下的蚱蜢或者是蝗灾中的蚱蜢,也就是飞蝗或者是沙漠蝗。

从蝗灾爆发的起因看,并不是只有干旱才会导致蝗灾,而是一个区域内降水量突然的变化导致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