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美国退出中导条约 把欧盟绑上美国战车

时间:21:07:13作者:admin分类:事物浏览:15评论:0

本文系动态内参独家原创稿件,欢迎转载,须署名并注明来自:动态内参

据美联社报道,当地时间20日,美国总统宣布美国将退出与俄罗斯于1987年签订的《中导条约》,理由是俄方违反了条约规定。

此举又在世界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效应。

目前普遍的观点认为,此举有可能打破美俄战略平衡,美俄的对抗性将增强,进而引发世界核武管理失控。

那么,美国的退出就真的是因为俄罗斯违反“条约”这么简单吗?美国此举的真正用意是什么?

动态内参(dongtaineican)认为:要对此进行分析,首先要看一下背景。

自特朗普上台以来,美国政府是频繁的“退群毁约”,退出“条约”之前刚刚退出“万国邮政联盟”。

也就是说,退出“条约”是特朗普退群毁约计划的一部分。

如果按照这个思路,接下来,美国很有可能退出美俄《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甚至是退出WTO。

那么,美国为何要频繁退群毁约?

美国频繁退群毁约,其最大的影响就是直接破坏了世界体系和规则,也就是美国不要再遵守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体系与规则。

其最终的目的,当然就是建立新的体系与规则,或者说目前的体系与规则已经不能最大程度的体现美国利益。

目前正值世界进入大变革时代,频繁退群毁约,可以说是为世界变革进行战略布局,是为了在世界变革中抢占先机。

这样理解美国频繁退群毁约就不足为奇了。

另一大背景就是美俄的战略较量呈现不断的升级之势。

近一段时间以来,美国频繁出台对俄制裁政策,美国和北约在欧洲一线增强了对俄罗斯的军事施压的力度,但俄罗斯目前并没有处于下风。

而俄罗斯却在叙利亚问题上赢得了先机。

总体上来说美国还是有些被动,至少没能有效的压制俄罗斯。

虽然在对俄军事施压方面美欧利益一致,但在与俄关系问题上美欧还是存在不小的分歧。

目前德国正在积极推动俄罗斯向欧洲输出能源的“北溪地2”计划,重要的是在伊核协议问题上俄与欧盟高度的一致。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在军费增长和分担防务费用方面欧盟一直不理睬美国的要求。

在贸易问题上美欧还存在重大的分歧。

这令特朗普非常的不爽。

美国退出“中导条约”之后,在中导方面的军备竞赛很可能会增强。

而中导问题恰恰是关乎到欧盟的安全和利益。

美国要大力发展中导武器,对中国基本无用,不大可能在日韩澳新等基地部署,主要的就是部署在欧洲以威胁俄罗斯。

这是一个一石二鸟之计。

如果美俄展开“中导竞赛”,欧洲就成为了美欧军事对抗的最前沿阵地。

一方面,欧洲需要增强军备建设应对俄罗斯的威胁;另一方面就是要引进部署美国武器装备,这也得增加军费开支。

三一方面,增加了美国对北约的控制能力。

据美方报道,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20日启程前往俄罗斯向俄通报情况,同时还要对阿塞拜疆、亚美尼亚与格鲁吉亚进行访问。

很明显,退出“条约”后,美国有可能要求在东欧国家部署中近程导弹和战略武器。

这样一来,俄欧的矛盾冲突增强,而俄罗斯的压力也陡增。

与其说退出《中导条约》是为了应对俄罗斯,还不如说是为了激化俄欧矛盾。

这可以说是一招高棋。

第三个背景是美国中期大选在即。

目前贸易战前景不明;对伊朗制裁全面生效日临近的情况之下,欧盟与俄罗斯中国正在谋求反制措施;更要命的是沙特又突然搞了卡舒吉失踪案,处理不好会严重影响选情。

这都成为了左右选举的重要因素。

在这个关键时候,突然宣布足以引发世界轰动的退出《中导条约》决定,很大程度上会转移人们的视线。

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可以弱化“通俄门”事件对特朗普形象的影响。

这也应当是一招高棋。

很可能得到美国选民的认可。

特朗普已经决定要把2019财年的预算削减5%,军费也是如此。

目前的军费已经是捉襟见肘了,明年美国拿什么来发展中导武器?这也很大程度上说明,退出“中导条约”未必真的是为了发展中导武器,而是另有他意。

动态内参(dongtaineican)认为:特朗普突然做出退出《中导条约》的决定,其背景因素不外乎以上这几点。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这应当算作是一招高棋。

然而,恐怕这也只是一厢情愿。

如果事情不能按照特朗普的思路发展,那么就很可能变成一招臭棋。

虽然体系的改变是世界变革的一种必然,而频繁退群毁约打破旧平衡可以为美国战略布局争得主动权,但是,目前似乎还不是最佳时机。

世界正处于各种危机之中,只有维持多边机制才能更好的合作解决这些重大问题和危机,以维护大多数国家的利益。

而单边主义在世界上没有市场。

美国的实力已经下滑到不足以只手遮天,未来世界格局的走向恐怕难以美国的意志为转移。

在这个时候,美国强化单边主义路线必然要遭到全世界的反对。

美国频繁的退群毁约只能使世界各国越来越反感,目前的美国越来越固执也越来越孤立。

也就是说,旧体系是打破了,但美国的新体系却难以建立。

频繁退群毁约,直接起到的作用是自动放弃霸权。

美国的霸权不但没有得到强化,反而受到了遏制。

美国退出《中导条约》之后,能否引发军备竞赛加剧,能否把欧洲绑上战车,这一石二鸟之计能否成功,这不取决于美国,更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俄罗斯与欧盟如何应对。

虽然在压制俄罗斯问题上美欧利益一致,但在如何压制问题上恐怕还有分歧。

至少欧盟目前不希望与俄罗斯针锋相对,更不想成为美国打压俄罗斯的工具和前沿阵地。

即使东欧相关国家希望美国增强针对俄罗斯的军事部署,但同时恐怕也担心把自己变成俄罗斯首要的打击目标。

就算东欧国家同意,而欧盟却也未必就能意见统一。

退出条约是一回事,能否对俄罗斯形成威胁和压力则是另一回事。

虽然美国有能力短时间之内发展中导武器,但这是需要钱的,而在欧洲部署中导武器也同样需要大量的金钱。

目前的情况是,欧盟主要大国不想更多的出钱,而东欧小国则很难出得起钱。

如果美国自研自制自已花钱部署中导,那欧洲肯定会坐享其成。

如果让欧盟出钱,恐怕就难了。

欧洲能否为美国的战略买单,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于俄罗斯的态度。

如果俄罗斯不为美国退出“中导条约”所动,不与美国搞军备竞赛,或者说与欧盟沟通良好,那么美国花大价钱造的中导武器就很难大量的部署欧洲。

对俄也难以形成威胁和压力。

以目前美欧的关系来看,只要俄罗斯保持冷静克制,欧盟很难积极配合美国退出《中导条约》的战略部署和行动。

而如果欧盟不能积极配合美国的战略行动,则美欧关系却有可能因此而更加的离心离德。

这反而会减轻俄罗斯的战略压力。

虽然美国退出《中导条约》的一大理由是中国不受条约约束,有应对中国之意,但是不论美国是否退出,对中国都有利。

甚至是美国退出《中导条约》对中国绝对是一大利好消息。

美国退出“条约”,无论如何都标志着美俄关系的恶化,这可能增加俄罗斯对中国的战略依赖性,中俄关系会更好。

俄罗斯的压力越大,反击力也越大,美国的压力同样会增加,这反而是在为中国减压。

而如果美欧因此而关系疏远,或者说欧盟不配合美国的中导战略,对中国同样有利。

虽然中导武器是中国的强项,但美国发展中导武器对中国的威胁却不大。

中美虽然同属太平洋大国,但太平洋却是中美之间的天然屏障。

美国如果在中国周边部署中导武器,那也正是中国有效的打击范围。

也就是说,美国的中导武器能有效地打击中国,中国也能有效的打击美国。

如果美国不增强在中国周边的军事部署,美国则拥有了绝对的长矛优势。

美国的优势是远程打击,与中国比拚中导武器是以已之短攻敌之长。

全球称霸战略决定了美国不可能在强化中导武器的同时弱化其洲际导弹打击能力,而强化中导是必然要大量的增加军费开支。

以目前美国的经济状况,恐怕会拖累美国的经济。

其实,《中导条约》实际上对美俄两国早就已经没有约束力。

目前美俄都在大力发展反导系统,而反导系统的导弹只要稍加改进,就可以成为中近程导弹。

美国的海基和空基导弹,同样也可以很快的改进成为中导武器。

动态内参(dongtaineican)认为:美俄目前都拥有对等毁灭的能力,很难想象美俄之间会发生直接的重大军事冲突。

中导武器对双方来说都难以形成真正的战略威慑力。

美国发展中导武器,完全可以说是劳民伤财之举。

或许,美国是想重新利用军备竞赛这一招击溃俄罗斯。

除了《中导条约》,美国鹰派还在鼓励特朗普退出美俄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New START)。

该条约刚在2011年生效,规定美俄双方到2021年前,每个国家将部署的战略核弹头削减到1550枚,还限制双方弹头运载系统不超过700个。

如果美国下一步真的退出了《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美俄之间的核竞赛还真的有可能重启。

但这对两国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中国同样会乐见其成。

目前,欧盟似乎对此并没有过多的评论和反应,这说明欧盟心里在犯嘀咕,也在评估特朗普此举的用意。

这也很大程度上说明欧盟轻易不会做出配合特朗普的决定。

总之,退出《中导条约》是美国“退群毁约”计划的一部分,是因为目前的体系与规则已经不能最大程度的体现美国的利益。

打破旧体系和规则是为了建立新的体系与规则。

然而,在新体系未建立之前,频繁的退群毁约等于主动放弃自己的霸权。

退出《中导条约》之后,也并不一定意味着美俄的核导竞赛的开始,更不意味着核武管理的失控。

欧盟能否积极配合美国的对华战略还是另外一回事。

此举甚至有可能引发美欧分歧加剧。

由于退出《中导条约》会对美俄关系形成不良影响,这对中国非常有利。

实际上《中导条约》对美俄的约束力并不大,这个“条约”存在不存在废除不废除,并无多大的实际意义。

很可能是特朗普在转移对自己的视线,是为了中期选举造势。

如果你赞同老风同志的观点,请转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