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翻边 我们可以想象

时间:20:04:16作者:admin分类:实践浏览:11评论:0

抗战胜利之时,山东已经超过晋察冀,成为面积、实力都独占鳌头的敌后根据地,所辖正规军数量足足占我总体正规军的三分之一,亦为日后的东野、华野、中野输送了大量精干兵员。

从这个意义上说,山东根据地的战略地位甚至可用无可取代形容。

上面提到的都是结果,其实原因更值得讨论:山东根据地的发展和壮大,当然有赖于各方各面的积极原因,但其中山东八路军创造出来的“翻边战术”,可能亦是其打破日军铁壁封锁、拉网扫荡并提升实力的重要因素。

这种严峻形势下,山东八路军负责人认为,由于山东根据地已经狭小到缺乏回旋空间,既无法“敌进我退”,更无法“诱敌深入”,必须采取有别于之前反“围剿”时采的新战术。

最终,他和战友们总结了历次反“扫荡”的经验和教训之后,创造出了一种新型战术:翻边战术。

什么是“翻边战术”?“翻边战术”又有什么独到之处?

按以往的反“围剿”打法,我军会把主力部署在根据地腹地,引诱敌人深入,然后集中优势兵力歼灭其一部,从而打破“围剿”。

“翻边战术”则恰恰相反,主力部队不再部署在根据地腹地(由于根据地已被日军压缩到非常狭窄,实际上也没什么所谓腹地了),而是摆在根据地边沿。

当日军大肆进攻根据地时,摆在根据地边沿的我军不但不“敌进我退”,反而“敌进我进”:找准时机和地利,顺着边沿冲出日军合围圈,“翻”到日军后方进行攻击,也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如此一来,兵力薄弱的日军后方自然顶不住我军优势兵力的攻击,最终日军也不得不终止对根据地的“扫荡”。

比如1942年冬天,山东八路军就在海陵战役中运用了“翻边战术”,取得了很好的实战效果。

海陵根据地的六个区,本来已被日军扫荡得只剩下两个完整区,海陵一战反而克复了两个区。

随着“翻边战术”在山东根据地的陆续推广、运用,山东根据地的面积不但逐渐恢复,山东八路军也得到了蓬勃发展。

这就形成了此种正向连锁反应的良好局面:山东全局的棋下活了,全国就活了。

不但在抗战时期,尤其是在解放时期,山东根据地、山东解放区都成了至关重要的大战略区。

这么来看,“翻边战术”的意义和作用,实在怎么称道都不为过。

同时我们必须承认,从来没有一种战法能适用任何环境任何战场,只有根据主客观环境和主客观情况制订的战法,更符合客观规律的战法,才能真正利于不败之地。

“翻边战术”无疑就是这种尊重客观规律、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创造式战法,它没有囿于原来成熟的反“围剿”战略战术,而是在其基础上形成的“新物种”。

,一旦根据地恢复到一定规模,战略战术回旋的空间加大,我军可能又会祭起“敌进我退”“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歼其一路”的经典打法,而暂且把‘翻边战术’放在一边。

等有必要和需要时,“翻边战术”又会被重新拾起来,如此等等。

不管如何,采用哪种战略战术,都是在极其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做出的至优选择,这一点,可能就是我军与日军或国民党军的不同之处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