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祭敖包 敖包群的排列

时间:2023-11-18作者:admin分类:时刻浏览:14评论:0

文?十八

编辑?往史里说

——蒙古族“敖包祭”的起源——

在辽阔的蒙古高原上,人们经常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敖包。

敖包,为蒙古语的音译,也译作“鄂博”,为“堆子”“石堆”之意。

这种“堆子”,多用石头堆成,也有的用土、树枝及牲畜杂骨等堆积而成,上部还要立上木杆或插上柳枝。

敖包的建立,一般选在高山、丘陵之上,或选在大路、山垭口等必经之地的旁边。

敖包的形状多呈圆锥体,有大有小,大的高约数丈,如小山丘。

敖包的数量,有的是一个独处,有的是几个、十几个成群分布,最多为 13 个一群。

,有的呈“十”字形,有的呈“一”字形( 或略呈弧形) 。

以 13 个构成一群的敖包群来说,多见的情况为中间 1 个较大敖包,两侧各 6 个小敖包对称分布,或是四面各 3 个小敖包对称分布。

对于蒙古族人来说,敖包是相当神圣之物。

人们经过敖包时,都要提前下马、下车,拾起几块石头,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将石块抛到敖包上: 据说这样可以去灾祸、保平安。

这种情形,在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内蒙古地区经常可以见到。

而每到夏季草茂畜肥之际,蒙古族牧民则要举行隆重的敖包祭祀仪式。

据研究,“敖包祭”主要有四种形式:

一是血祭,即宰杀牲畜供祭,这种形式在喇嘛教传入蒙古地区后逐渐消失;

二是洒祭,即将鲜奶、酒等洒在敖包前致祭;

三是火祭,即在敖包前点燃干树枝或畜粪火堆,并将食物等祭品投入火中;

四是玉祭,即将贵重的玉器供奉在敖包前,此种形式后来已十分少见。

祭敖包之时,要在敖包上插上柳枝及木杆,并在上面拴上五颜六色并写有经文的布条、天马旗。

参加祭祀的牧民早早就会集聚到敖包前,有的行跪拜礼,有的行躬首礼,献上酒、肉食、奶食等祭品,并默默地祈愿,祈愿的内容包括牧民的生存欲望和精神需求等。

敖包祭的最后一个程序,则是众人围着敖包由左向右绕三圈,然后将食品、饮料等洒向敖包,敬献哈达,并点燃香火。

祭祀结束后,随即举行摔跤、射箭、赛马等活动,此即享有盛名的“那达慕”( 蒙古语娱乐、游戏之意) 大会。

至于蒙古族敖包祭的含义,则有多种说法。

有的说敖包是神的化身,是什么神,说法不一。

有说是代表山神的,有说是代表水神、龙神的,也有说是代表庙神或祖先的。

而对于“敖包祭”的起源时间其实尚无权威说法。

蒙古族佚名作者在草原帝国形成初期著成的《蒙古秘史》一书,是存世最早的蒙古史籍,尽管其留存下来的版本是古蒙古文的汉译文本,已非原来的语种,但其珍贵的史料价值是难以替代的。

该书从成吉思汗 22 代远祖时起笔,至斡歌歹汗十二年时止笔,叙述了蒙古民族大约 500 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

然而就是这样一部蒙古民族的史诗,对当代学者所称的 “祭敖包是蒙古族信仰的萨满教所保留的古老习俗”,竟无半点涉及。

13世纪中期、也即蒙古帝国贵由汗时期,从欧洲通过钦察草原长途跋涉到达贵由汗驻地的普兰·迦儿宾,以及其后亦经过钦察草原到达蒙古帝国都城哈剌和林的鲁布鲁克。

两人均行经广袤的蒙古帝国辖地,都在蒙古地区停留了数月之久,对蒙古风情有着较为深入的了解。

在两人的行记中记载了两人在蒙古地区所见到的风土人情、生产生活、宗教信仰等情况,是十分珍贵的历史资料。

可就在这样珍贵的亲历记中,却也不见对是时蒙古人祭敖包的记载。

在16世纪中叶之前,蒙古族普遍信仰的是萨满教。

在此之后,由于蒙古土默特部俺答汗接受并大力推崇喇嘛教,遂使喇嘛教在蒙古地区得以迅速传播,并逐步取代萨满教成为蒙古民族信仰的主要宗教。

喇嘛教在蒙古地区传播的过程中,也吸收、改造了萨满教的一些形式和内容,从而使其更容易为蒙古族群众所接受。

基于此,我们在探索蒙古族敖包祭的含义及其起源时,不能不对喇嘛教的发源地西藏地区流行的类似祭祀活动进行考察。

在西藏,到处可见一种类似敖包的石堆,藏民称其为“玛尼堆”: “藏传佛教徒在石块或石片上刻六字真言,置山口道旁,过路的信徒不断往上添加石块,日久成堆,故名。

路人过此,顺时针方向,绕转一周,以积‘功德’。

在山口道旁积石成堆,在茫茫旷野也起到路标作用”;“这些玛尼堆上插着木棒和树枝,用绳子牵向一棵树或山崖, 树枝和绳子上挂满了风马旗。

当然,蒙古族的“敖包祭”也不尽同于藏区的 “玛尼祭”,敖包祭还带有蒙古族原始宗教萨满教的一些痕迹,其中最明显的莫过于敖包上的插柳立杆。

立杆祭天是蒙古族古老的祭天仪式。

在《宋会要辑稿》中就有记载辽朝祭天礼仪之“立杆”,不是采用挖坑的方式, 而是通过“以石环之”的方式,也就是在杆的周围堆石,以使杆保持固定直立状态。

而《辽史》中也提到过,辽朝皇帝于木叶山举行的名为祭山而实为祭天的仪式中,所谓“立君树”“植群树”,也就是立杆。

亦当是“以石环之”; 而古代蒙古人立杆悬肉祭天时,其立杆方式也当是“以石环之”。

这种环杆堆石所形成的石堆,由于其经年不朽、不倒,因此可永续利用。

再于该处举行祭天仪式时,只需在石堆之上重新插上木杆即可。

蒙古高原的南部,历史上曾是契丹人活动的中心地区, 契丹人堆石立杆、悬牲体祭天的萨满教祭祀活动, 亦当在蒙古高原留下痕迹。

由于在结构上大体相同,故在后来蒙古族称为“敖包”的祭祀用石堆中,当有昔年契丹人堆石立杆所形成的石堆遗存,也即加以改造后再利用之。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契丹人及早期蒙古人的祭天礼仪与后来的敖包祭在宗教内涵上是完全不同的。

——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