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苏格拉底辩论法 就是有点“话唠”

时间:22:00:44作者:admin分类:时刻浏览:11评论:0

苏格拉底xiang

苏格拉底,男,籍贯古希腊雅典,生于公元前469年,卒于公元前399年,享年70岁,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与弟子柏拉图、徒孙亚里士多德并称希腊三哲人。

苏格拉底最著名的就是他出色的辩论才能,可谓打遍希腊无敌手。

我们可以把它叫做“自杀式辩论术”。

在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中,武当弟子殷梨亭为杀掉夺走自己至爱纪晓芙的情敌明教大魔头杨逍,自创一招“与天同寿”,要杀别人先自残或自杀才可以,这叫置之死地而后生。

苏格拉底热衷于与任何人辩论,对象可以是在任何场所遇到的任何人,将军、官员、平民、乞丐、奴隶及其他,按我们今天的话说。

辩论中总是通过各种疑问、询问、反问的问句提出各种问题,对方被问的心虚了或者根本就没有特别坚定的立场时,都会在这种攻势下否定自己说过的话,或干脆败下阵来。

可当他们出于虚心或求知欲望地向苏格拉底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时,他会耸耸肩,相当谦虚地表示,在这个问题上,我也说不好。

甚至在辩论的最后,他会反过来站在对方的阵营里,而且大言不惭地说,其实他也被自己搞糊涂了。

苏格拉底之死

他想让对方自己得出答案,在这样的辩论过程中他管自己叫真理的“助产士”。

如果你是一名心理咨询师,是不是觉得苏格拉底和你在做心理咨询很像?不过是暗黑版的,因为和他这样聊过,估计心理问题不大好得了。

平心而论,这样的对话很让人来气。

就像那个大家也常遇到的对话。

“晚上吃什么?”“随便。

”“那就披萨吧。

”“上周不是刚吃过,总吃有什么意思!”“要不火锅?”“我不喜欢吃火锅。

”“要不你给个建议?”“还是你定吧。

”“…”

如果你太过认真,那这样的辩论无疑会让你陷入消极、困惑、绝望。

说实话,苏格拉底误会自己很久了,其实所有和他辩论过的希腊人可能觉得他起的作用不是“助产”,而是“堕胎”。

古希腊戏剧大师阿里斯脱芬就曾经为苏格拉底量身定制了一部叫《云》的剧本,其中苏格拉底成了一所专门培养思想家的学校的校长,行文充满嘲讽。

就连后来把苏格拉底视为偶像的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也不得不这样评价道:“他(指苏格拉底)创造了一种纯粹否定式的辩论术,而从不发表任何肯定的判断。

苏式辩论术甚至比江湖第一大邪派武功诡辩术更无招可解。

庄子就曾有过一次著名的诡辩。

有一次庄子和好友惠施路过一座桥,庄子对惠施说:“你看,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多么开心啊多。

”惠施回道:“你不是鱼,你怎么知道它很开心呢?”庄子接着说:“你不是我,又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开心呢?”惠施道:“我不是你,当然不知道你怎么想。

同样地,你也不是鱼,也不知道鱼的想法啊。

这是一样的道理。

”庄子又说:“回到开头的问题,当你问我怎么知道鱼开心的时候,其实你已经承认了它是开心的啊。

”平心而论,庄老师确实是无话可说而在诡辩。

庄子

如果换做是苏格拉底,辩论的最后,可能会是:“你说的对啊,惠子,鱼到底现在是开心还是不开心呢?如果我们都不知道它开心还是不开心,那我们会不会最后害死它呢?比方说,把它扔到臭水沟里,或者给它吃干草,哪个它会更开心呢?…”

如果你是惠施,谁会让你更崩溃呢?

庄子与惠shi

电影《金刚狼》的X教授可以控制人的大脑和意识,最后被当成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追杀。

苏格拉底在当时生活的古希腊应该也可以造成同样的效果,以至于最后他被审判时,成为众矢之的,不得不落得服毒自杀的结局。

终己一生,孔子和苏格拉底都没有著作留世,原因却不同。

孔子述而不作,是因为孔子觉得自己所述都是圣人已有之意,自己只是起到传承作用。

而苏格拉底“辩而不论”,是因为本身没有答案,只能破坏式地“争辩”,而不能建设性地“结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