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血库告急 季节性血液短缺

时间:19:38:48作者:admin分类:实践浏览:26评论:0

中国医疗系统在挺过了疫情的打击之后,正面临着“血荒”的严峻挑战。

作为人体中最重要的一种成分,血液不仅是我们维持健康的必要条件,也是中国医疗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

在1998年建立“无偿献血制度”以后,我国的“血液安全”就建立在了无数人的爱心之上。

然而,如今“无偿献血光荣”的口号似乎已经失灵了。

全国各地血库纷纷告急,无血可用的难题近在眼前,网友认为这一切都是公信力缺失的恶果。

一、突如其来的“血荒”

从去年12月开始,“血荒”就成了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热点事件。

根据媒体报道,包括云南昆明血液中心、江苏省血液中心等十多家全国大型血库都公布了献血倡议书。

卫健委甚至在12月7日临时修改规定,明确新冠转阴7天后就可以参与献血,由此可见“血荒”并非空穴来风。

在专业人士看来,此轮血荒爆发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1. 解封后的感染高峰

“新十条”落地以后,我国就出现了疫情大规模暴发的情况。

根据河南卫健委公布的信息显示,在解封后至1月6日的这段时间里,河南新冠病毒感染率高达89%。

即便是人们再怎么有爱心,“变阳”之后的身体条件也不允许他们献血。

2.

从往年的报道来看,春节期间一直都是血液相对短缺的时期。

比如说2016年春节期间,我国就有50个大中城市出现了“血荒”。

这主要是因为春节假期包括大学生、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工在内的“献血主力军”都因为放假而无法参加集体献血活动。

不过相比疫情高峰和季节性缺血带来的影响,公信力缺失恐怕才是更深层次的原因。

二、饱受争议的无偿献血制度

想要搞清楚“血荒”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我们必须先深入探究一下无偿献血制度。

无私奉献可以说是中国主流文化最提倡的价值观,1998年实施《献血法》的正是在这种价值观下确立了无偿献血制度。

为了确保无偿献血制度的健康运转,国家还是尽了一些努力的。

比如为了鼓励个人无偿献血,国家确立了“无偿献血奉献奖”,只要满足献血40次以上的标准,就能获得最高等级的金奖。

而“金奖”得主除了能获得荣誉证书以外,还能享受各地血液中心不同标准的优待政策。

然而,看似完美的无偿献血制度却存在两个不小的弊端。

首先,优待政策适用范围太小让很多献血者的亲属无法获益。

按照《献血法》规定,只有无偿献血者本人以及他的配偶和直系亲属才可以享受减免用血费用的政策,这样一来优待政策就变得十分鸡肋。

另外,承诺无法兑现也让人们丧失了信心。

在“血荒”比较严重的时候,很多持有献血证的人也无法享受优待政策,这种出尔反尔的做法就让很多人不愿意再献血了。

三、血荒的破局之道

为了解决血荒问题,很多专家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比如某位专家就表示国家应该把无偿献血纳入征信系统,让“无偿献血光荣”从口号变成能给人们带来实际好处的事务。

但这样的提议无疑有“强迫献血”的嫌疑,那么到底该如何提高人们献血的积极性呢?

首先,适当的经济补助非常必要。

虽然“卖血”是法律打击的行为,但是相比“优先用血”、“减免费用”等很难强制性落实的优待政策来说,合理的经济补偿无疑是更容易兑现的。

事实上,很多正式单位现在已经在给参与集体献血活动的员工提供“营养费”补助了。

另外降低用血费用也很重要。

谁都不希望自己的爱心被别人拿来赚钱,但不幸的是用血费用过于昂贵一直是医疗系统存在的问题。

如果不能降低用血费用的话,谁还愿意用自己的热血来给别人赚钱呢?

结语

公信力的缺失不仅会导致血荒这一个问题,它还会严重影响社会的健康运行。

献血者最大的愿望就是自己的爱心可以拯救更多的人,并且自己也能同时实现“好人有好报”的愿望,但是无偿献血制度存在的问题却让人们很难相信官方的承诺。

那么,现在你还愿不愿意参加义务献血的活动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如果喜欢我们的文章,麻烦大家点个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