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雨霖铃 三年后便黯然辞世了

时间:17:51:13作者:admin分类:实践浏览:15评论:0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风流才子柳永的这首《雨霖铃》被传唱千年,更是被历代读者誉为送别词曲中的绝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然而,关于这首词背后的故事,民间向来颇有争议,尤其是对词中所送别的对象是谁,古今都是众说纷纭各有传说。

另外,这首词究竟有何特别之处,能让千余年来无数的文豪巨匠都甘心为之折服,奉其为婉约词中的佼佼者呢?

一、柳永《雨霖铃》创作背景的传说

关于柳永的这首《雨霖铃》所赠别的对象,文坛自古就有许多猜测,其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莫过于柳永与妓女虫娘的故事。

传说柳永在汴京城里参加科举考试,希望能获取功名。

22岁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时,柳永因其流丽的词风,在汴京城里早就小有名气,因此他对自己这次考试信心满满、志在必得。

但万万没想到,当时的皇帝宋真宗生性儒雅,柳永的文章和诗词与宋真宗的脾性相差甚远,宋真宗还专门批示“属辞浮糜”的文章一概不录用,柳永无疑就是此列。

因此,首次科举柳永落榜。

对于常人来说,既然失败了,就要痛定思痛,找出问题症结并为之改变。

柳永却年轻气盛,不但不知悔改,还大言不惭地写了一首盛气凌人的词《鹤冲天》来表达自己的不屑:

黄金榜上。

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看到这首词的上阙,我一度以为是一首豪放派的诗词,曲风刚劲而霸气侧漏,气势和意境都堪比后来的苏东坡和辛弃疾,尤其是“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一句透露出作者何其自信与自负,让不少失意学士都为之拍案叫绝。

但词的下阕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弯,回归了柳永寻花问柳的本真,不仅曲风婉约低迷,用词也变得暧昧缠绵,不过最后一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倒是点睛之笔,有股莫名状的禅意。

这首词确实好,又让柳永在民间火了一把,但也确确实实地得罪了当朝皇上,等到他第二次去参加科举考试时,宋仁宗看到柳永的名字,竟然亲自用红笔圈掉,并说:“且去填词,要何虚名!”

于是,柳永开始变得颓废消极,还自嘲“奉旨填词柳三变”,流连在烟花巷陌。

由于柳永的词非常艳丽,一经出手便很快地被妓女们争相传唱,如果某个妓女能得到柳永量身定制的一首词,她的身价便会大增。

这期间,柳永结识了当时京城里最出名的几大名妓,其中有一位是他的最爱——虫娘,昵称为虫虫。

虫虫有多美?柳永曾写了一首词《木兰花》来描述她的美貌:

虫娘举措皆温润,每到婆娑偏恃俊。

香檀敲缓玉纤迟,画鼓声喧莲步紧。

贪为顾盼夸风韵,往往曲终情未尽。

坐中年少暗消魂,争问青鸾家远近。

对美女的界定,每个人都有不同标准。

如果用言语如实描写一位女子的容貌,必定有人觉得美,有人却不以为然。

柳永这首词的奇妙之处是他并没有正面描写虫虫的美貌,而是从举止姿态、神情风姿等侧面表现出虫虫的那种风华绝代和惊世芳华,留给读者更多想象空间。

这样,每个人读到的都是一个关于美的模糊描述,从而调动出自身的想象,把这个美女想象成自己心目中最美的样子。

柳永被虫虫的美貌所吸引,虫虫为柳永的才华所倾倒。

才子佳人,天造地设的一对。

柳永几乎日日与虫虫腻歪在一起,卿卿我我,有着说不完的情意和话题。

然而,好景不长。

随着一次次科举考试的落榜,柳永对汴京这个城市越来越失去了热情。

在第四次落榜后,柳永最后的一点自尊都被打破了,决心离开这个让他伤心难过的地方。

他提出要带虫虫离开京城,但虫虫却觉得跟随一个落魄的才子没有前途,拒绝了他的要求。

在一个寒冷的秋日清晨,柳永与虫虫在码头上泪目相对,依依不舍。

最后柳永为纪念这悲凄的一幕,吟下一首让后世人仰止的《雨霖铃》。

这是民间关于柳永这首千古绝唱《雨霖铃》创作背景的传说。

而关于柳永与妓女虫虫的故事,以及他为她所写的诗词,我将在后面的文章中专题阐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二、柳永的《雨霖铃》是写给第一任妻子的?

由于《雨霖铃》太过凄美,让人不由得要给它安上一个唯美的爱情故事。

不过据现代学者的严格考证,认为《雨霖铃》不大可能是柳永写给妓女虫虫的,而是写给他的第一任妻子瑶姬的。

首先,从地点上看,《雨霖铃》所写“楚天阔”,也就是说柳永和情人在汴京分别后来到了“楚天”地区。

大部分人认为是湖南湖北一带,柳永的确曾两度到过湖南湖北地区,第一次是少年时期外出游历“以文会友”,期间游览过湖北和湖南,但这一次他是途经了苏杭,再到湖北湖南地区的。

另外一次是,柳永58岁时在湖南任判官,这次他是直接从成都调任过去的。

这么看来,柳永两次到湖南的经历都与词里所描述的行程匹配不上。

不过,“楚天”一词在中国也不专指两湖地区,很多时候是泛指中国的“南方”,所以如果把《雨霖铃》中的“楚天”理解成江浙地区就更容易说通,因为江浙一带自古就有“东楚”之说。

而柳永一生中,自汴京城前往江浙地区有三次,第一次是17岁这一年的秋天外出游学;第二次是48岁这一年的夏天,他科举中进士后任职睦州;第三次是他56岁这一年的春天,去苏州任通判。

从柳永的上面几次由汴京前往江浙地区的经历来看,符合“秋天”这个时间节点的,唯有他17岁这年外出游学的情节。

而他17岁时,正值与第一任妻子瑶姬的感情在如胶似漆的阶段,也根本没有经历什么科举考试,更无从在风月场所结识虫虫等名妓。

其次,经过学者的严格考证,在柳永25岁时结识了汴京城的名妓虫虫,他们之间感情深笃,但并没有分开过,这期间更没有因柳永要离开汴京而与虫虫伤心离别的场景。

只是,在柳永27岁这年,他父亲柳宜去世,按照惯例,柳永必须在家为父亲服丧三年。

在丁忧期间,柳永坚守祖制“不应试、不听乐、不婚娶、不出官”,杜绝了一切公务和娱乐活动,包括与妓女虫娘的接触。

而在服除后,柳永立即为虫虫赎了身,并娶她为妾。

由此可见,柳永的《雨霖铃》不可能是如传说中描述是写给妓女虫娘的,而唯一的可能就是在17岁这年与新婚燕尔的妻子瑶姬悲凄分手后,写下的情感独白。

柳永在15岁这年与瑶姬成婚,由于少年心性,两人如胶似漆、恩爱有加,到了难舍难分的地步。

在我之前的文章中,曾描写过柳永与新婚妻子缠绵悱恻的感情和诗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柳永要出门求学增长阅历,为自己将来谋取个好的前程。

于是他只能忍痛舍弃家中娇妻,独自踏上外出游学的路程。

这年秋天的一个清晨,在汴京城东水门外,瑶姬亦步亦趋地紧随柳永,两人肝肠寸断,说不完的苦楚和离愁,而汴河两岸的秋景也助长了这种悲情,催发了柳永吟诵下这首千古绝唱《雨霖铃》。

在这之后柳永的妻子瑶姬便终日闷闷不乐,久思成疾,这是后话。

三、柳永的《雨霖铃》为何能成为爱情经典诗词

柳永精于作词,还擅长音律,他传世的许多词曲都是他本人原创的,相当于现在的集词曲创作于一身的全能型人才。

但《雨霖铃》曲却不是柳永原创,该曲相传是唐明皇在川蜀地区游幸,栈道上恰逢天雨,雨水敲打车銮上的铃铛,铃铛声在山谷间回荡。

唐明皇深谙音律,立刻命令擅长曲调的张野狐撰写了一首曲子——《雨霖铃》。

柳永在与妻子分别之后,心中幽怨不已,然而此时水声、风声、桨声参杂着船头铃铛的声音,一股脑地涌入耳中,忽地他心念一动,脑海中闪现出白居易的长恨歌来——“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唐明皇与杨贵妃凄绝的爱情故事勾动了柳永的诗意,于是他立即返回船舱写下了这首惊世骇俗的《雨霖铃》。

世人盛赞柳永的《雨霖铃》,多是陶醉于其凄美绝伦的词句,如许多人都将目光聚集在“杨柳岸,晓风残月”、“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等这些流丽而又爽口的优词美句上。

实际上,我觉得柳永这首词之所以打动人,绝不仅仅是在其华美达词句,而有以下两点:

一是,柳永这首词是写实之作,发自于肺腑,一切言语均依托于自己的内心所想所感,这种真情实感才最动人。

加上柳永善于用优美词句来描绘自己的心迹,当最美的词语遇上最动情的时刻,这样碰撞出来的花火才让世人感同身受。

离愁别恨是世间最恼人的情感,每个人一生中都不可避免地能体会到,而柳永的文采又恰好将每个人的感受用最唯美的文字记录了下来,因此每当人们离愁难述时,便会想到柳永的《雨霖铃》。

二是,柳永的这首《雨霖铃》打破了传统词曲中上阙写景,下阕抒情的成规,而是将景与情揉碎了掺和在一起来描绘,融情于景又借景抒情,两者轮回穿插,自由且自然地切换,造就了一幕幕唯美朦胧的离别场景,让读者的感情不断地螺旋式上升,到最后飙升至顶峰。

如果不信,我们且尝试着将这首词严格地按照上阙写景下阕抒情的格式重新规整一下,看看它是否依然有原来的魅力: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多情自古伤离别,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这样一改,词句还是那些词句,依然是很美,但很生硬,完全没有了原文的那种缠绵深刻的韵味与情绪。

所以说,柳永不仅是遣词造句的高手,更是铺陈叙事的行家,让人不得不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