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萧规曹随 生产生活都急需恢复

时间:16:53:46作者:admin分类:事物浏览:24评论:0

萧规曹随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很著名的典故,“萧”,自然是指汉代的开国丞相萧何,那么,“曹”,又是指何人呢?“萧规曹随”又到底指的是什么意思呢?

让我们先来看一看萧何。

萧何是刘邦的重要谋士之一,他早年是沛县的官吏,就像刘邦早年是在沛县泗水亭的亭长一样,他们都是秦时的小官吏。

萧何起先辅佐刘邦起义,后来又为刘邦最终战胜项羽,统一天下,建立汉朝,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汉朝建立后,刘邦在自己成为皇帝的同时。

就拜萧何为自己的开国丞相。

汉朝初年,由于秦末暴政和楚汉战争给社会带来了巨大损害,连年战乱使得国内经济凋敝。

甚至就连皇帝出游时,想要四匹同样颜色的马都找不到。

老百姓的生活更是困苦不堪,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面对这样的状况,在萧何建议下,汉高祖刘邦推行了与民休息的政策,轻徭薄赋,使汉初的经济得到了稳定恢复和长足发展,人们生活有了一定的改善,社会政局也日益稳定下来,从而巩固了自己的统治。

曹,就是指曹参,他是继萧何之后当上汉朝丞相的第二人。

曹参和萧何一样,早年都是沛县的官吏,跟随刘邦一同起兵,他披坚执锐,攻城略地,立下了赫赫战功。

他和萧何两人,一文一武一内一外,辅佐刘邦,可谓是刘邦的左膀右臂。

公元前193年,即汉惠帝即位后的第二年,这时年纪已经很老的丞相萧何得了重病,汉惠帝亲自前往萧何家中探视病情。

在殷切地关怀了萧何的身体状况后,汉惠帝询问他,将来谁可以接替他的丞相职务,萧何不愿意表示自己的意见,只是说,有谁能像陛下那样了解臣子呢?汉惠帝百思不得其解,又想到应该按照汉高祖刘邦的遗嘱,便再问萧何,你看曹参怎么样?萧、曹二人由于共同辅佐刘邦创造基业,旧时关系非常要好,齐心协力,可后来刘邦建汉论功行赏时,曹参的权力和地位都比不上萧何,二人之间由此产生了矛盾,关系日渐疏远起来。

但萧何深知,曹参是个不可多得的治国的人才,所以当汉惠帝,提到曹参时,萧何立即摒弃前嫌,表示赞成。

他对汉惠帝说,皇上的主意错不了,有曹参接替,我就是死了,也安心了。

果然,萧何病逝后,曹参接替了丞相的职务。

当上丞相的曹参,处理政事,一切按照萧何已经确定的章程,一点都不变动。

有些大臣看到曹参这样清净无为的做法很是不满,也有的大臣着急向他献计献策。

可曹参自有一套对付他们的办法。

凡是就政事向他进言的,曹参都请他们一起喝酒,直到客人喝得酩酊大醉地回去,他们还一点建议也没来的及提出来。

年轻的汉惠帝看到曹参这种表现,心里很是焦急,认为曹参是个倚老卖老,看清了自己。

曹参知道惠帝对自己有了嫌隙,就找机会跟惠帝说:“请问皇上,您和先帝相比,哪一个更英明?”汉惠帝说:“当然是先帝,这不是一目了然嘛。

我怎么能比得上先帝呢?”曹参又问:“那我和萧何哪一个更能干?”汉惠帝很坦率地回答道:“好像不如萧相国。

”曹参于是说,确实不错,陛下不如先帝,我又不如萧相国。

那么,他们平定了天下,又根据社会现实制定了一整套的规章制度,我们既然无法超越他们,那么就按照他们的规定制度去治理国家。

只要不失职就可以了,汉惠帝听了曹参此言,明白了他的用心良苦。

曹参用他持有的方法,沿着萧何制定的规章制度,有条不絮地治理着国家,没有出过偏差,从而更加巩固加和稳定了汉朝的政治格局。

而且由于汉惠帝时期正处于长期动乱之后,百姓特别需要国家的安定和政策的稳定。

所以,曹参的“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合乎民心,并没有给百姓带来更多的负担。

因此,当时的人民还编了歌谣,称颂萧何和曹参。

他们敬重开国功臣丞相萧何,更感激在萧何去世后,继任者曹参没有让社会政治和经济状况发生变动,保持了汉初以来原有的设置,使百姓更加适应汉朝的统治了。

这也就是历史上“萧规曹随”的来历。

可见,萧规曹随,并不是一个贬义词,曹参的做法也不等同于墨守成规,他是在认真分析,研究了社会状况后,做出了按照萧何制定的规章制度处理一切事务的决定的。

他的这一决定,是符合当时汉朝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状况的,是事实求是的做法。

曹参有很准确的判断力,也很识时务,他知道,只要不失职,就已经是完成自己的目标和任务了,也算是对得住高祖刘邦和前任相国萧何了,更是对汉惠帝负责任的行为。

萧规曹随这个典故,就是对我们今天处理各项事务,也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