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老刘家的战争 当年汉文帝在世的时候

时间:16:49:02作者:admin分类:时刻浏览:13评论:0

七国之乱这件事,简单来说,其实就是老刘家的其他诸侯王,和汉文帝这一脉的内讧。

作为皇帝,汉文帝以及接班的汉景帝,必须得维护中央皇权。

而如果要强化中央皇权,就势必会损害地方诸侯王的利益。

而从那些诸侯王的角度来看,皇帝总是没事找事,抢自己的地盘,那自然也不可能不反抗。

所以七国之乱这件事,本身其实就是一笔烂账。

有关七国之乱的前因后果,其实我们还得从刘姓诸侯王的来历开始说起。

当年楚汉战争期间,刘邦为了打赢项羽,主要采取了联合其他异姓王,一起围殴项羽的策略。

就这样,等到楚汉战争结束之后,项羽被消灭了。

但是剩下的几位诸侯王,地盘却一个比一个大。

简单来说,楚汉战争刚结束的时候,刘邦或者说汉朝中央的实控地盘,大概就相当于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秦朝的基本地盘。

至于说山东六国的地盘,则是大多在几位异姓诸侯王的手里。

对于这么大的隐患,刘邦自然是忍不了的。

所以从汉朝开国,一直到刘邦去世,这几年的时间里,刘邦主要的工作,就是在消灭这些异姓王。

但是同时,消灭这些异姓王之后,刘邦还没办法把这些诸侯国的地盘,直接收归中央管理。

因为一旦收归中央直接管理,很容易会重蹈秦朝的覆辙。

秦朝当年会迅速灭亡,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全面执行郡县制之后,山东六国的那些旧贵族不满。

所以,在汉朝初期的时候,想要在全国施行郡县制,条件还不太成熟,必须得保留这些诸侯国的存在。

如此一来,刘邦就只剩了一个选择,那就是除掉这些异姓王,但是保留封国,然后让老刘家自己家人去做诸侯王。

刘邦本人一共有八个儿子,这其中的老二刘盈是嫡子,要继承皇位。

而其他七个皇子,在刘邦的安排下,都去做了诸侯王。

除了儿子之外,刘邦还有三个兄弟。

这其中,刘邦大哥一家,和刘邦关系比较一般,最后刘邦只封了一个侯爵。

二哥和刘邦关系倒是不错,但是二哥本人能力太差,刚刚封了代王,匈奴就打了过来,然后这个二哥就跑了。

所以最后,刘邦气得没有办法,只能撸了他二哥的王位。

但是后来,刘邦还是觉得有点对不起自己二哥。

所以在临终之前,刘邦还是给自己二哥家的大儿子封了王。

而这个被刘邦临死之前册封的侄子,就是后来七国之乱的主力,吴王刘濞。

至于刘邦的四弟刘交,则是被刘邦封为楚王,接了韩信的班。

老四刘交这一脉,后来倒是一直都很稳定。

而除了兄弟和儿子之外,刘邦基本上就再也没给其他人封侯了。

哪怕是刘邦的堂兄弟,同样也不例外。

这里多说一句,在刘邦的堂兄弟当中,有一个人比较例外。

此人名叫刘贾,自打刘邦起兵开始,就一直追随刘邦,所以汉朝开国之后,也被封了王。

但是在刘邦去世之前,汉朝爆发了那场英布叛乱,这个刘贾直接被英布给干掉了。

而刘贾被干掉之后,刘邦并没有让他的后人,继承他的封国。

而是把他的地盘,都交给了那个大侄子吴王刘濞。

所以这样算下来,在刘邦去世的时候,刘邦的堂兄弟里面,还是一个都没封。

而随着刘邦去世,此时汉朝还存在的老刘家的诸侯王,大致就可以分为九脉,分别是刘邦的二哥、四弟,以及七个儿子诸侯王。

而接下来,到了吕后掌权的时代之后,情况开始发生变化了。

吕后掌权期间,开始大力针对刘邦的几个儿子。

在吕后的操作下,刘邦八个儿子当中的老三、老五、老六、老八,全部被除掉。

而且在他们死后,他们的封国也被吕后拿走。

要么给了老吕家的人,要么给了自己的女婿,要么暂时由汉朝中央管理。

至于说刘邦那两个兄弟家的王位,吕后倒是没太为难,这期间一直没出什么事。

就这样,到了吕后临终之前,老刘家的诸侯王,就从之前的九个分支,变成了五个分支。

分别是刘邦二哥、四弟,以及刘邦儿子当中的老大、老四以及老七。

当然,除了这些老刘家的诸侯王之外,其实还有吕家的诸侯王,以及吕后的女婿。

再之后,等到吕后去世,周勃发动了政变,然后拥立了老四汉文帝。

随着汉文帝登基,原本做皇帝的老二刘盈这一脉,后来就被直接除掉了。

至于吕家的那些诸侯王,以及吕后的女婿,自然也都被拿掉了王位。

所以,汉文帝刚登基的时候,汉朝的诸侯王,就只剩下了四脉,分别是刘邦二哥、四弟以及刘邦大儿子和老七这四脉。

但是接下来,汉文帝登基之后,为了坐稳皇位,不得不搞权力平衡。

当时功臣集团势大,汉文帝必须尽量增加老刘家诸侯王的实力。

所以在这之后,汉文帝就把刘邦的远房堂兄弟刘泽,直接封为燕王。

然后又找到之前被吕后除掉的老六的后人,再次封为赵王。

作为刘邦的堂兄弟,刘泽在刘邦时代,压根就没有被封王的资格,只是一个普通侯爵。

但是在那场清除吕家的行动当中,刘泽出了不少力。

而且后来拥立汉文帝的时候,也是他力推汉文帝上位。

所以这样算下来,汉文帝给他封王,也算是还了他的恩情。

就这样,老刘家的诸侯王,又加了堂哥和老六这两脉,就又变成六脉了。

而等到汉文帝逐渐坐稳皇位之后,接下来事情就更复杂了。

之前汉文帝为了平衡,不得不大力提升老刘家几位诸侯王的实力。

但是等皇位坐稳之后,这个时候的汉文帝,就得想着怎么削弱这些刘姓诸侯王了。

这个问题,曾经困扰了汉文帝很长一段时间。

而且这其中,也发生了很多事情。

比如说老大那一脉的三儿子造反,后来老七也直接谋反,然后被汉文帝给流放了……对于这些事情,汉文帝真的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因为以当时的情况来看,汉文帝没法把那些诸侯国,直接收归中央管理。

而如果继续让那些老刘家的诸侯王掌权,则是又会威胁汉朝中央的统治。

直到后来,有一个叫贾谊的人出现,终于解决了汉文帝的难题。

贾谊当时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那就是所谓的‘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简单来说,就是把一个原本强大的诸侯国,分成好几块,然后多封几个诸侯王。

这样一来,诸侯国的土地面积没变,但是诸侯王的数量却多了。

以后单独某一位诸侯王,自然就很难再和中央抗衡,只能任由拿捏了。

熟悉汉朝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这一招,后来到了汉武帝时期,叫做‘推恩令’。

而历史上推恩令的最初方案,其实就是在汉文帝时期,由贾谊提出来的。

得到这个方案之后,汉文帝如获至宝,很快就开始执行。

之前老大那一脉的三儿子造反,那就把老大的齐国肢解,直接一分为六。

后来老七造反,汉文帝把老七流放,然后将老七的诸侯国一分为三,分别由老七的三个儿子继承。

所以,到了汉文帝临终之前,汉文帝之外的刘姓诸侯王,一共分为六脉,分别是刘邦二哥家、刘邦四弟家、刘邦大儿子家、六儿子家、七儿子家,以及堂兄弟一家。

而在这其中,刘邦大儿子家又分成了六个诸侯王,七儿子家分成了三个诸侯王。

在这种局面下,汉文帝去世了,汉景帝登基了。

和汉文帝刚登基的时候相比,虽然这时候老刘家的诸侯王,多了很多。

但是整体的实力,其实反倒更弱了。

一来诸侯国多了之后,诸侯国整体的地盘没变大,成了一盘散沙。

二来汉朝经过汉文帝时代的发展之后,中央直属的力量,已经变得更加强大了。

而汉景帝登基之后,因为他爹已经给他安排好了所有事情,汉景帝要做的,就是按部就班执行计划。

之前汉文帝已经把这些诸侯王给弱化了,如今汉景帝要做的,就是不断随机找茬,从那些已经弱化的诸侯王手里,剥夺地盘,划归中央直属,最终彻底除掉所有诸侯国。

除此之外,汉文帝临终之前,还有两个儿子在世。

其中年龄最大的,就是汉景帝。

而另一个儿子,则是被封为梁王。

另外汉文帝之前还有一个儿子早逝,但是给汉文帝留下了一个孙子。

这个孩子,后来也被封为代王。

代王和梁王,这两个诸侯王,算是汉文帝这一脉的力量。

后来七国之乱的时候,基本上也都是站在中央这边的。

当然,代王一脉实力比较弱,而且也比较远。

真正能帮得上忙的,还是梁王这一脉。

就这样,到了汉景帝登基之后,偌大的汉朝可以分成两派。

一派是汉文帝这一脉,力量包括汉景帝控制的整个汉朝中央直属地盘,再加上代王和梁王这两位诸侯王的地盘。

另一派是其他所有非汉文帝这一脉的诸侯王,一共分为六脉。

分别是刘邦二哥家、刘邦四弟家、刘邦大儿子家、刘邦六儿子家、刘邦七儿子家,以及刘邦堂哥家。

以上这些,就是七国之乱爆发前,汉朝内部的所有诸侯王的由来。

而从汉景帝登基的那天开始,双方的矛盾,其实就是不可调和的。

汉景帝想要完成中央集权,地方诸侯王则是要保护自己的利益。

所以,汉景帝登基之后,双方开始过招了。

不过,汉景帝和这些本家诸侯王的过招,最早其实是开始于他做太子的时候。

准确来说,其实是一桩杀人案。

,身为吴王的刘濞,曾经派了自己的儿子,来京城这边走动。

那个时候的吴王刘濞,其实还没想过要造反。

毕竟,他只是刘邦的侄子,真要争皇位的话,那也得看老大齐王那一脉,或者刘邦其他的几个儿子,根本轮不上他这个侄子。

而且,汉文帝当年对这位吴王刘濞,其实也在尽力招揽。

至少汉文帝在位的时候,并没有太过打压吴王这一脉。

对此,刘濞也懂投桃报李的道理,一直经常派使臣来京城这边走动,拉近双方的关系。

但是谁都没想到的是,后来,刘濞为了朝拜汉文帝,就让自己的儿子替自己来了一趟京城。

对于这位吴王世子,汉文帝当时也挺重视,觉得这是进一步巩固双方关系的机会。

所以接下来,汉文帝就让当时身为太子的刘启,亲自去接待这位吴王世子。

然而接下来,两个年轻人见面之后,非但没有成为朋友,反倒是话不投机半句多。

在两人下棋的时候,那位吴王世子对太子刘启出言不逊。

结果刘启一怒之下,直接顺手举起棋盘,砸到了这位吴王世子的脑袋上。

这一砸,就出人命了。

等到汉文帝知道这事的时候,已经彻底晚了,后来就只能派人,把这位吴王世子的尸体,送回吴王刘濞那边。

而刘濞知道这件事之后,自然也是勃然大怒,双方关系彻底破裂。

此后一直到汉文帝去世,吴王刘濞就再也没来京城朝拜过。

而汉文帝考虑到之前是自己这边理亏,也不敢因此责罚吴王这边。

再之后,等到汉景帝上位之后,情况就更不一样了。

对于吴王来说,此时的皇帝有杀子之仇,他不可能真心辅佐。

而从汉景帝这边来说,一个心怀恨意的藩王,显然也是必须要除掉的对象。

到了这个时候,这个结,就彻底打不开了。

吴王刘濞这边,知道汉景帝不可能就这么放过自己。

所以接下来,吴王就开始在私底下,和其他诸侯王进行串联。

就这样,一场老刘家的内战,逐渐到了非打不可的地步。

而最终引爆这场战争的人,则是一个关键人物,晁错。

早在汉文帝时代,晁错其实就已经是中枢重臣了。

之前的晁错,曾经向汉文帝进谏,提出了移民实边以及马复令之类的谏言。

这些方案,后来都对汉朝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也正是因为晁错比较厉害,所以后来,汉文帝把晁错派到了太子府上,去做了汉景帝刘启的老师。

等到汉景帝登基之后,晁错自然越发得到重用。

而关于削藩的事情,汉景帝也是对晁错言听计从。

客观来说,晁错的方案,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妥。

唯一稍稍被后人诟病的,恐怕就是有些过于激进了。

而这种激进,后来也迅速引起了其他诸侯王的不满。

再加上那位吴王刘濞私底下的串联,一场风暴,开始迅速形成。

公元前154年正月,就在汉景帝刚刚登基三年之后,吴王刘濞正式宣布,起兵造反!

当然,刘濞起兵的时候,打出的旗号肯定不是造反,而是说要清君侧。

大致就是说汉景帝被晁错蛊惑,然后坑害老刘家自己家人。

而刘濞起兵之后,其他心存不满的老刘家藩王,也纷纷宣布起兵,同时开始造反。

按照之前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出来:此时西汉内部,非汉文帝这一脉的诸侯王,大致可以分为六脉,分别是刘邦二哥家、刘邦四弟家、刘邦大儿子家、刘邦六儿子家、刘邦七儿子家,以及刘邦堂哥家。

这其中,吴王刘濞就是刘邦二哥家这一脉,唯一的一位藩王,同时实力也最雄厚。

而刘濞起兵之后,刘邦四弟家这一脉,只有一个楚王,很快开始响应。

大儿子这一脉,当时一共分成了六个诸侯王。

本来老大这一脉的六个诸侯王,是想同时发动叛乱的。

但是结果,这其中的齐王刘将闾,后来成了骑墙派,选择了暂时观望。

而济北王刘志,刚想发动叛乱,就被麾下的大臣给劫持了,所以最后也没打起来。

这样算下来,大儿子这一脉的六个诸侯王,就只有四个真正参与了叛乱。

除此之外,刘邦的六儿子那一脉,只有一个赵王,也参加了这场叛乱。

就这样,刘邦二哥家、四哥家、大儿子家的四个王爷,以及六儿子家,全都参与了叛乱。

因为是七个王爷七个封国,所以后世就称之为是七国之乱。

在这场七国之乱爆发的时候,其实还有很多诸侯王在静观其变。

比如说刘邦堂哥家那一脉,以及刘邦七儿子这一脉,当时就都没参与叛乱。

不过,他们这些人,也不是一点造反的念头都没有。

一旦汉景帝这边落了下风,估计他们也会落井下石。

同时,七国之乱爆发之后,刘濞又迅速联系了匈奴以及百越,打算一起围攻汉朝。

同时,本就实力最雄厚的吴王刘濞,这次更是压上了自己全部的老底。

整个吴国境内,所有十四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男性,全部被征召入伍。

就这样,刘濞迅速组织出了一支超过三十万人的大军!

这还仅仅只是吴国一国而已。

如果再加上其他六位诸侯王,以及匈奴和百越之类的威胁,当时的汉景帝这边,到底面对了多大的压力,自然也就可想而知了。

面对来势汹汹的七国之类,汉景帝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选择直接镇压,而是想要先谈判。

在七国叛军的要求,以及很多汉朝中枢重臣的要求下。

最终,汉景帝选择诛杀了晁错,以此来让叛军没有叛乱的理由。

杀晁错这件事,在历史上一直有很大的争议。

毕竟,晁错是汉景帝的老师,之前又立下了大功。

汉景帝这么做,确实有点不地道。

但同时,这么做了之后,那几个叛乱的诸侯王,确实没了叛乱的结果。

再打下去,就会出现名不正言不顺的局面。

而杀了晁错之后,叛军这边,自然也不可能就此罢手,依然还是在玩命进攻。

所以接下来,汉景帝就开始真正来硬的。

周亚夫,该你上场啦!

在这场七国之乱爆发之前,周亚夫其实已经在候场区等了很久了。

在汉文帝时代,周亚夫的戏份并不算多。

但同时,汉文帝对于周亚夫本人,其实异常重视。

这主要是因为,到了汉文帝在位期间,当年跟着刘邦一起打天下的那些老将,基本上都死绝了。

同时,因为汉文帝在位期间,基本不怎么打仗。

导致当时汉朝军方,根本就没几个真正能打的牛人。

在这种情况下,汉文帝自然就只能用那些二代武将,也就是当年那些开国武将的儿子们。

在这些二代武将当中,周亚夫算是表现最好的一个。

之前匈奴打过来的时候,汉文帝曾经在长安城周围布置了重兵,结果下去检查之后,发现就只有周亚夫这边最像样。

那次视察,就是后世所谓的‘周亚夫军细柳’。

也正是从那时开始,周亚夫成了汉文帝心中的良将。

甚至于在汉文帝临终之前,还特意嘱咐汉景帝,有事一定要用周亚夫。

所以,七国之乱爆发之后,周亚夫毫无疑问,成了平定叛乱的主力干将。

接下来,在汉景帝的迅速反击下,整个七国之乱,被划分成了三个战场。

刘邦二哥家这一脉的吴王刘濞,联手刘邦四弟家楚王这一脉,两家的封地紧挨着,所以起兵之后双方也是兵合一处。

相对其他五个诸侯王来说,这边的压力最大。

为了顶住吴楚联军的压力,汉景帝也是派出了自己麾下,最精锐的力量。

首先,在很久之前,汉景帝的亲弟弟刘武,就已经被封为梁王,地盘恰好就在吴楚联军的必经之路上。

所以开战之后,也是刘武所在的梁国,首先顶住吴楚联军的进攻。

然后,汉朝中央的一部分主力,由周亚夫统领,直接走武关方向,杀向吴楚联军的后方,断其粮道。

当年刘邦就是走这条路,进入关中灭了秦朝。

而如今,周亚夫则是再从这条路出来,挽救了大汉江山。

而接下来,周亚夫出兵之后,并没有主动进攻吴楚联军,而是选择了以守代攻,不断袭扰切断联军的粮道。

周亚夫很清楚,和吴楚联军相比,西汉中央军这边,在兵力上并不占优势的,但却有足够的战略空间和补给。

只要能打断吴楚联军的补给线,到时候这支看似强大的叛军,很快就会不攻自破。

就这样,随着周亚夫和梁王两面出击,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吴楚联军开始难受了。

先是猛攻了梁王那边打不下来,然后又猛攻周亚夫这边,又打不下来。

这期间,周亚夫趁着联军主力被吸引,直接派了一队精锐,抢占了泗水汇入淮水的交汇处,断了吴楚联军的粮道。

到了这一步,吴楚联军已经彻底落了下风,距离被彻底歼灭,已经只是时间问题了。

当周亚夫和梁王出兵的同时,其他几座战场上,汉景帝的布置,也是打得稳准狠。

对于刘邦六儿子赵王那一脉,汉景帝派出了同样身为二代武将的郦寄。

郦寄他爹名叫郦商,当年刘邦杀入关中之后,就是他带兵挺进四川,率先帮助刘邦控制了汉中地区。

而郦寄他叔叔郦食其,则是汉初的著名说客。

曾经在楚汉战争期间,孤身说服齐国投降,但结果谈判期间,韩信打到了齐国,最后被齐国活生生给煮了。

除此之外,当年功臣集团铲除吕家的时候,郦寄本人是出了大力气。

正是他骗吕家的话事人出城,这才让周勃有机会进入军营,抢回军权,最后成功干翻了吕家。

反正在汉文帝时代,郦寄也是一个非常受重用的二代武将。

不过和周亚夫相比,郦寄的本事差了点。

等到郦寄带兵到了赵国那边之后,双方很快就僵持了下来。

那位赵王,虽然打不过郦寄,但是却可以坚守不出。

所以一时之间,赵国战场这边,就陷入了僵局。

三大战场之中,最有意思的是齐国战场。

齐国这边,刘邦大儿子家的四个诸侯王,同时参加了叛乱。

但是没想到的是,他们还没打出去,老大这一脉就自己先内乱了。

之前梳理老大那一脉的情况时,我们知道,老大那一脉,这时候一共有六个诸侯王。

四个造反了,一个想要造反,但是被麾下的郎中劫持,没能造反成功。

还有一个,则是想要坐山观虎斗,暂时没参战。

而接下来,起兵的那四个兄弟,没想着去拉拢人家,反倒是自己先内讧了。

造反的那四位齐王,先围攻那个骑墙派。

结果这种四打一的局,硬生生打了三个月毫无进展。

而那位原本砌墙的王爷,这时候也被彻底逼到汉朝中央这边了。

不得不说,吴王刘濞的运气,是真的不咋地,摊上了这么一群队友。

但凡这些队友当中,有一个能打的。

那场七国之乱,结局都会不一样。

不过,这其实也不是意外,老大这一脉的内讧,其实本来就在汉文帝的预料当中。

要不然,当年汉文帝为啥要费那么大力气,把齐国一分为六呢?只要老大这一脉分裂了,后面内讧几乎是必然的事情。

因为老大这一脉内讧,所以汉景帝对于齐国这边,也没太放在心上,只是让一位老将栾布,带兵前去齐国平叛。

这个栾布其实并不是特别有名,严格来说,他其实是汉朝初期那一代的人。

当年栾布曾经和汉初的异姓王彭越,关系不错,在彭越死后,还给彭越收了尸。

因为这件事,刘邦觉得这个人还不错,所以就让他做官了。

在群星璀璨的汉朝初期,这哥们根本就排不上号。

不过到了七国之乱的时候,这哥们能活着就是一个传奇了,倒是也够资历上场了。

当然,这哥们带兵到齐国之后,其实贡献也不是特别大。

因为还没等到他大展身手,周亚夫那边已经先取得了进展。

总之,三座战场上,齐国和赵国这两座战场,其实都不重要,而且威胁也不大。

真正的胜负手,其实就在吴楚联军那边。

而分兵三路,同时应付三座战场之后,汉朝中央这边,依然还留有余地。

所以在布置三座战场的同时,汉景帝又让自己母亲那边的亲戚窦婴,率兵镇守在荥阳。

这其实是一着后手,当年项羽和刘邦争天下,刘邦就是在这里,拖住了项羽的主力,最后战胜了项羽。

所以当时汉景帝最坏的打算,其实就是三大战场同时失利。

然后凭借荥阳地区的优势,汉朝中央依然有再战之力,大不了就是重演一场当年楚汉战争的剧情而已。

不过接下来的历史证明,汉景帝的这记后手没用上,因为周亚夫没给他这个机会。

整个七国之乱,因为汉景帝应对的比较好,所以爆发之后没过多久,几座战场就同时陷入了僵持状态。

而打破这种僵持状态的,就是周亚夫出兵,攻占了泗水入淮的区域,切断了吴楚联军的粮道。

这一战打完之后,吴楚联军的粮道被彻底切断。

然后没过多久,几十万吴楚联军,便开始直接溃败。

这事其实也比较好理解。

几十万吴楚联军,听上去似乎很吓人。

但实际上,这几十万人当中,其实大多数都是之前从来没上过战场的老百姓。

他们都是被那位吴王刘濞,硬拉到战场这边的。

所以,一旦粮食补给没了,他们根本就没有任何战斗意志,只能溃败。

而对于这些溃败的吴楚联军,周亚夫也没有斩尽杀绝,而是尽力招降。

就这样,经过溃败之后,吴楚联军大部分的军队,瞬间都没了。

只剩下吴王刘濞身边,还有几千精锐。

再之后,刘濞带着这几千精锐,逃往百越那边。

而百越那边,后来则是选择倒向汉朝中央,直接干掉了刘濞。

而那位和刘濞联手的楚王,得知联军溃败之后,知道自己没了活路,直接就自尽了。

就这样,就在叛乱爆发两个多月以后,实力最强的吴王和楚王,全都死了。

吴楚联军没了之后,剩下的五个诸侯王,就更不成气候了。

齐国那边,当栾布率军抵达齐国的时候,原本大家正在率军围攻那个骑墙派。

得知栾布来了之后,齐国这边的四个叛乱藩王,连抵抗都没抵抗,直接各自撤回了自己的封国。

如此一来,栾布大军所到之处,自然望风归降。

甚至就连那四个叛乱的诸侯王,都直接投降了。

所以很快,齐国这边几乎没什么硬仗,很快就被平定了。

而平定了齐国之后,栾布则是迅速率兵,前去支援赵国战场。

赵国那边倒是打得硬气,哪怕被困在了邯郸城内,依然不投降。

可是栾布毕竟经历过楚汉战争,和当年的大战相比,这些手段显然都是在过家家。

所以最后,栾布和郦寄联手,水淹邯郸,直接轻易破城。

这招放在当年楚汉战争时期,真不稀奇。

那位秦末名将章邯,以及项羽麾下的大将龙且,都是这么死的。

至于那位赵王,在城破之后,也直接自杀。

而随着赵王自杀,至此,轰轰烈烈的七国之乱,彻底被平定了。

从爆发到被彻底平定,也就只过了三个月而已。

这就是历史上真实的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看似势大,但本质上其实并不是特别强。

一来造反的那几位诸侯王,没有一个真的会打仗。

二来当时汉朝休养生息了几十年,大家都不愿意打仗,老百姓也不会打仗。

第三,最重要的是,对于这场谋反,汉文帝之前已经准备了几十年的时间。

对于他们的造反,汉朝中央早就有了预案。

所以叛乱爆发之后,汉景帝才能迅速做出反应,然后迅速平定内乱。

说到底,这是一场老刘家自己家的内讧,技术含量有限。

和当年的楚汉战争,以及后来刘邦平定异姓王的战争相比,真的是小巫见大巫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