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莫斯科保卫战 这令道路满布泥泞

时间:16:34:07作者:admin分类:时刻浏览:12评论:0

战史

“每当有人问我,印象最深的是哪场战役时,我总会回答——莫斯科保卫战。

——朱可夫

莫斯科保卫战(俄语:Битва подМоскво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德战争中的重要战略性战事,从1941年10月一直持续到1942年4月。

在苏联的军事历史中,莫斯科保卫战被认为是红军首次成功的战略性攻势,虽然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代价,但却达到了真正及标志性的目标,即解除了德军对己方首都莫斯科的威胁。

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个重要的时刻,最终导致了希特勒及纳粹德国的战败。

对希特勒来说,莫斯科是最重要的军事及政治目标,他认为这个城市的陷落将在很短的时间内导致苏联的全面崩溃。

国防军陆军总司令部首长弗朗茨·哈尔德(陆军参谋总长)在1940年写道:“最好的解决办法是直接进攻莫斯科。

“巴巴洛萨计划”中,德军计划四个月内攻占莫斯科,但1941年7月至9月的斯摩棱斯克战役迟滞德军进攻两个月之久,在攻占斯摩棱斯克后,德意志国防军选择了将兵力集中至列宁格勒及基辅附近,进一步推迟向莫斯科的进军。

德军进攻莫斯科行动在1941年10月2日重新展开,攻势的代号为“台风行动”,以求在冬季来临前完成攻占莫斯科的目标。

参与台风行动的部队包括3个军团(第2、第4及第9军团)及支援它们的3个装甲集团(第2、第3及第4装甲集团)和德国空军的第2航空队。

共有超过100万人、1700辆坦克及14000门火炮参与了此项行动。

同时德国的空中优势已极大地减低。

自从6月22日以来,德国空军已有2361架飞机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其中损毁1603架,损伤1028架,因此第2航空队只有549架飞机可供使用,包括158架中型及俯冲轰炸机及172架战斗机。

进攻将采取标准的闪电战术,利用装甲集团深入苏军后方并实施两面夹击,包围红军师团及消灭它们。

德军最初的计划是分别实施两个攻击,第一个是对位于维亚济马的西方面军及预备队方面军进行双重夹击,第二个是对布良斯克方面军进行一次夹击以攻占布良斯克,之后再要求从莫斯科南北面对该城进行另一次快速钳形攻势以包围莫斯科,但德军已经面临连续作战及后勤补给的问题。

例如古德里安写道一些破损了的坦克并没有被更换,而他的机械化部队在行动开始时缺乏汽油。

苏军参战部队有:西方面军、预备队方面军、布良斯克方面军、加里宁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右翼。

10月10日,朱可夫接管了西方面军和保卫莫斯科的指挥工作。

截至9月底,苏军西方面军(司令为科涅夫上将)辖第22(司令为沃斯特鲁霍夫少将)、第29(司令为马斯连尼科夫中将,12月为什韦佐夫少将)、第30(司令为霍缅科少将,11月为列柳申科少将)、第19(司令为卢金中将,10-11月为博尔金中将,11月改编为突击第1集团军)、第16(司令为罗科索夫斯基中将)、第20(司令为叶尔沙科夫中将)集团军,在奥斯塔什科夫、叶利尼亚西北宽达300余千米的地区占领防御。

预备队方面军(司令为苏联元帅布琼尼)以第24(司令为拉库京少将)、第43(司令为索边尼科夫少将,10月为阿基莫夫中将,10月为戈卢别夫少将)集团军在罗斯拉夫利方向100千米正面进行防御,而将其余第31(司令为多尔马托夫少将,10月为尤什克维奇少将)、第49(司令为扎哈尔金中将)、第32(司令为维什涅夫斯基少将)、第33(司令为奥努普里延科旅长,10月为叶夫列莫夫中将)集团军置于西方面军后方。

布良斯克方面军(司令为叶廖缅科上将)辖第50(司令为彼得罗夫少将,10-11月为叶尔马科夫上校,11月为博尔金中将)、第3(司令为克烈伊泽尔少将,12月为普申尼科夫中将)、第13集团军和1个集团军级集群,扼守布良斯克以西及其以南宽达300余千米的地区。

在西方向上的3个方面军共有部队125万,坦克990辆,火炮和迫击炮7600门,飞机677架。

苏军指挥官开始在城市周围构筑大规模的防御。

第一,建立维亚济马防线,它被建立在热泽夫—维亚济马—布良斯克一线上;第二,建立莫扎伊斯克防线,它是一条建立在加里宁与卡卢加之间的双重防线;最后,围绕莫斯科建立三重防卫圈,组成莫斯科防卫地带,这些防御工事因德意志国防军的快速前进而导致在行动初期大多未准备好。

再加上德军的进攻计划较晚才被发现,苏军直到1941年9月27日才采取一个总体防卫的态势。

另外,新的苏军师团在伏尔加河、亚洲及乌拉尔山脉地区刚刚建立,需要数个月时间才能调拨,这让战争成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竞赛。

莫斯科保卫战围绕苏军建立的三条防线展开,战役经过为:

1.突破维济亚马防线。

在维亚济马附近,西方面军及预备队方面军很快就被德国第3及第4装甲集团的高速机动部队打败,德军在防线的薄弱地区打开缺口并很快开到红军防线的背后。

由于德军装甲的两支先遣部队已于1941年10月10日在维亚济马会合,这导致仍在构筑阶段的防线建设变得无用。

4个苏联军团(第19、第20、第24及第32军团)被困在该市以西的一个大型“口袋”中。

苏军在极其不利的情况下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10月,莫斯科地区降下首场大雪,而且雪很快被融化,德军装甲集团的推进速度大幅变慢,德军高速攻势被阻止。

苏军使用新型T-34坦克投入莫斯科防卫战中,古德里安及其部队发现新型的苏军T-34坦克几乎不害怕德军的坦克火炮。

古德里安写道:“我们的4型坦克75毫米火炮只有在打中T-34型坦克后面的引擎才能击破它。

”“俄国人已经学习了不少事”。

但总体上,德军闪击进攻达到了预期目的。

根据德军的估计,德意志国防军在各个包围圈中共俘获67.3万名苏联士兵,令苏军减少了41%的兵力,但红军猛烈的抵抗也大幅阻延了德意志国防军的进攻。

2.激战莫扎伊斯克防线。

1941年10月10日,朱可夫元帅从列宁格勒被召回莫斯科,任命为防卫莫斯科的总指挥官。

10月13日,德军到达莫扎伊斯克防线,发现这是一条仓促建成的双层防御工事防线,从莫斯科西面之加里宁经由沃洛科拉姆斯克,一直延伸到卡卢加。

在该线上布防的苏军(苏联第5、第16、第43及第49军团)兵力只有90000人,远远不足以阻止德军的进攻。

基于这种情况,朱可夫决定集中力量在4个据点:沃洛科拉姆斯克、莫扎伊斯克、小雅罗斯拉夫韦茨及卡卢加。

莫斯科本身被改造成了一个要塞。

根据朱可夫的命令,25万名妇女及十几岁的青少年不停地工作,于莫斯科周围建立了沟渠及反坦克壕沟,并在没有机械帮助下挖走了近300万立方米的泥土,莫斯科的工厂被仓促地转为战时体制:电自行车厂转变成冲锋枪兵工厂,钟表厂用来生产地雷雷管,朱古力工厂用来生产食品,电自行车维修站用来维修损坏的坦克及军车。

德军采取了迂回战术,向东北面防守较弱的卡里宁及南面的卡卢加和图拉推进以绕过防线,10月14日攻占了除图拉外的其余城镇,10月18日攻占莫扎伊斯克及小雅罗斯拉夫韦茨,10月21日占领纳罗—福明斯克,10月27日攻占沃洛科拉姆斯克。

由于侧翼进攻的威胁增加,朱可夫命令后退并将部队撤退至邦那拉河东面。

在南面,由于莫扎伊斯克防线并没有向南延伸,且该处没有任何苏军集中地以阻延推进,德国第2装甲军团较轻易地向图拉前进,但是恶劣的天气、燃料问题及被破坏的道路和桥梁反而阻延了德军的进攻;古德里安的部队在1941年10月26日到达图拉外围。

德军的计划是立即攻占图拉并向莫斯科附近实施钳形攻势,但因其坦克在激战中被苏联第50军团及平民自愿者所阻,对图拉的首次进攻失败了。

古德里安的部队被迫于1941年10月29日在该城前停止前进。

3.德军兵临莫斯科郊外防线。

为强化红军抵抗决心及提高人民士气,斯大林命令于11月7日在红场举行传统的阅兵仪式,苏军列队通过克里姆林宫并直接开往前线。

阅兵作为象征苏联抵抗决心的活动经常被举行。

但是,虽然有如此勇敢的表现,红军实际上却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

斯大林希望发动先发制人的反攻以攻击德军战线,朱可夫反对这个计划。

他指出缺乏足够的资源实施反攻,而德意志国防军能够击退大部分反攻,还会耗尽红军本来用于防卫莫斯科的兵员及车辆。

不过斯大林坚持己见,下令发动反攻。

攻势只在莫斯科以西的阿列克辛取得成功,在这里因为德军缺乏反坦克武器,苏军坦克给予德国第4军团以重创。

虽然在阿列克辛局部失利,德意志国防军在人力和装备上仍然占有巨大的优势。

德军参与对莫斯科最后总攻的仍然有94.3万人及1500辆坦克,而苏军已减少近半,只有50万人及890辆坦克。

但相比10月份,苏军步枪师占有较佳的防守位置,并在莫斯科周围形成一个三重防守圈,接近克林一带的莫扎伊斯克防线部份仍在苏军手中。

1941年11月15日,由于地面解冻变硬、不再泥泞,德意志国防军装甲先遣部队解除了束缚,企图再度包围莫斯科,并在莫斯科以东的诺金斯克会师。

为达到这个目的,在北面,德国第3及第4装甲集团需集中其部队在莫斯科水库及莫扎伊斯克之间,向克林及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进攻;在南面,德国第2装甲军团力图绕过仍在苏联手中的图拉,向卡希拉及科洛姆纳前进,然后在诺金斯克与由北面南下之德军会师。

1941年11月15日,德国坦克军团开始对克林发起攻击。

德军最初企图将两个苏联军团分离开来,即切断苏联第16及第30军团之间的联系,双方爆发了数天的激战。

朱可夫在回忆录中提到:“敌人,不顾伤亡,正在进行正面进攻,使用任何可用的手段也要攻占莫斯科。

”德国第3装甲军团经过激战最终在1941年11月24日攻占克林,并于11月25日占领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但此时苏军的抵抗很顽强,双方仍未分出胜负。

据报道,斯大林曾询问朱可夫莫斯科是否可以被坚守,并命令他像一个共产党员一样诚实地回答,朱可夫回答说这是可以的,但必须要有预备队的增援。

11月28日,德军第7装甲师攻占了横渡莫斯科——伏尔加运河的一个桥头堡,这里距离克里姆林宫不足35千米,是保卫莫斯科城的最后一道天然屏障了。

但在渡河后,德军遭到苏联第1突击军团的强大反攻,被迫退回对岸。

在莫斯科西北,德意志国防军到达卡拉斯拉雅波利亚纳,这里距离莫斯科最多20千米,德军将领已可通过双筒望远镜看到苏联首都的一些主要建筑物。

在南面的图拉附近,攻势在1941年11月18日恢复,德国第2装甲军团尝试包围该城。

由于德军在之前的战斗中损失严重且没有冬季军服,在最初的攻势中每天只能前进5至10千米(3至6英里)。

此外,德国坦克军团受到位于图拉附近苏联第49和第50军团的侧击,进展进一步迟缓。

但古德里安仍然能继续展开攻势,于1941年11月22日攻占斯大林诺格尔斯克,并包围了驻守此地的一个苏军步枪师。

11月26日,德军装甲部队攻占卡希拉,这里能控制通往莫斯科的主要高速公路。

作为回应,苏军翌日作出强大反击,同时依托坚固的防御工事和军民并肩抵抗,坚守住了图拉,阻止了德军在南面接近莫斯科。

由于在南北两翼的进攻遭到顽强抵抗,12月1日德意志国防军在莫斯科正西面,纳罗——福明斯克附近,沿明斯克——莫斯科高速公路发动正面进攻。

因只有数量有限的坦克支援,并遇到苏军的密集防御,以及第1亲卫摩托化步枪师的抵抗和第33军团的侧击,德军的攻势在4天后被击退,并付出伤亡1万人、损失数十辆坦克的代价。

到了12月初,气温已降至零下20至50度,对于俄罗斯部队来说仍可以接受,但对于没有冬季军服的德军却是难以忍受的,此外德军的车辆也不是设计在如此严寒的气候下运作的,每上一发炮弹均需将上面的防冻剂除去,车辆在使用前要先加热数个小时。

轴心国在莫斯科的攻势停止了,古德里安在他的日记中写道:“对莫斯科的攻势失败了,我们低估了敌人的优点,包括他的面积及天气。

4.苏军全面反攻。

德国情报机构错误地估计苏军没有预备队可以使用,因此不能实施反攻。

但斯大林根据日本不会进攻苏联的情报,从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调来了新锐师团补充到莫斯科战线,并批准了朱可夫及华西列夫斯基反攻的建议。

12月初,红军共投入58个师、总人数110万人的预备队,在一些重要据点上,与德军相比达到2比1的优势。

1941年12月5日,反攻由加里宁方面军展开,经过两天的些微进展后,苏军收复了卡拉斯拉雅波利亚纳及莫斯科附近的数个城市。

同日,希特勒签署第39号训令,命令德意志国防军在整条战线上转入防御,但由于未能在现有位置上建立有效的防御,德军急需后退以重整其战线。

古德里安在日记中写道,“他与汉斯·舒密特和沃尔弗拉姆·冯·里希特霍芬在同日进行了讨论,并一致认为现时的战线不能坚守”。

12月14日,弗朗茨·哈尔德和京特·冯·克鲁格最终在没有希特勒的批准下同意向西面的奥卡河作有限度的撤退。

1941年12月20日,在与德军高级指挥官的会面期间,希特勒撤销撤退令并命令其士兵坚守每一寸土地,如果有需要则挖掘壕沟以掩藏榴弹炮。

古德里安表示反对,认为如果这样做,由寒冷带来的损失实际上比战斗中的损失更大。

希特勒坚持坚守现时的战线,并在圣诞节当日解除了古德里安的职务,同时被免职的还有第4装甲军团埃里希·赫普纳及第9军团司令阿道夫·斯特劳斯,费多尔·冯·博克亦被解任。

与此同时,苏联的攻势持续。

在北面,克林及加里宁分别在12月15日和12月16日解放,而加里宁方面军则继续向西推进,苏联的前线军指挥官伊万·科涅夫试图包围德国中央集团军,但在热泽夫遇到顽强抵抗并被迫停止前进,从而形成了一个突出部直至1943年;在南面,攻势则比较畅顺,西南方面军在1941年12月16日为图拉解围。

苏军分别于12月26日解放纳罗—福明斯克,12月28日解放加里宁,1月2日解放小雅罗斯拉夫韦茨。

苏军反攻令德军从莫斯科后退了100至250千米,莫斯科保卫战结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