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莽山烙铁头 甚至有下滑的趋势

时间:16:03:43作者:admin分类:实践浏览:15评论:0

中国称得上一个是物种数量十分丰富的国家,然而在我国的生物类型里,还有这么一个特殊的存在——莽山烙铁头。

由于野生数量稀少,莽山烙铁头被人们称为“蛇中熊猫”,通过这个称呼也可见它在我国的珍稀程度。

但中国独有的蛇,却也频频出现在了外国,甚至被炒到百万一条,这是为什么?

根据民间传闻,莽山烙铁头又被称为“小青龙”,而小青龙则是瑶族的图腾。

有传说称瑶族是伏羲和女娲的直系后人,他们虽然是人面蛇身,但是却把人性的一面留给了瑶族人民,将蛇性的一面留在了莽山中。

由此,这个民族一直有着古老而神秘的特点。

也是因为这种信仰,瑶族人民对蛇有着别样的情结。

于是,瑶族人民给莽山烙铁头命名为“小青龙”,并以此作为自己民族的图腾,以表示两者的友好关系。

与此同时,瑶族人民还将莽山烙铁头的样子绣在帕子上以达到祈祷祖先保佑,风调雨顺,幸福安康的作用,是吉祥的象征。

除了神秘的瑶族人民,小青龙的居住地——莽山也同样有着神秘的色彩。

莽山位于湖南和广东接壤的南岭地区,这里不仅仅有小青龙这一类蛇,人们常说的五步蛇、眼镜蛇、竹叶青等含有剧毒的蛇类也生存出没在这里。

由于该地区毒蛇较多,当地人进出森林时经常发生被毒蛇袭击的事件,这给他们的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也正是因为这些蛇类的出没,莽山出现了一位和小青龙有着不解之缘的医生。

这位医生就是在郴州从事了11年蛇伤治疗与研究的陈远辉医生,陈远辉医生凭借自己精湛的医术,为当地人治疗了大大小小的蛇伤。

陈远辉医生也成为了当地有名的“蛇伤类医治专家”。

然而,1984年,陈远辉收治了一位特殊的病人。

这位病人虽然也是被蛇类咬伤,但是咬痕与一般蛇类相比要大一些。

同时,根据病人的描述,陈远辉医生意识到这是一种新型的毒蛇,甚至很有可能是瑶族传说中的小青龙。

这一发现让陈远辉医生兴奋不已,他也由此开始了漫长的“寻蛇之旅”。

在这期间,陈医生多次进入莽山考察,一遇到蛇伤病人就刨根问底,可结果却让人失望,五年的时间,陈医生几乎没有得到一点与之相关的线索。

就在陈医生快要放弃的时候,“小青龙”终于现身了。

1989年9月,林管局的一位职员在山里发现了一窝蛇,陈医生闻讯赶来却被告知蛇已经被蛇贩子抓走了,找到蛇贩子后,陈医生经过自己的观察发现这两条蛇与传说中的小青龙极其相似,全身墨绿色,尾部白色。

陈医生不禁心里感叹,这不就是自己苦苦寻找的结果吗?于是,他毫不犹豫地花了400元买下这两条蛇。

在毒蛇的研究方面,陈医生称得上是比较有名的人物,但为了避免自己的认知出现纰漏,陈医生带着自己购买的蛇前往成都中科院研究所。

在研究所专家的鉴定后,陈医生和我国杰出的两栖爬行动物学专家赵尔密教授都认为这确实是新发现的蛇类品种,同时专家还发现这还是一种剧毒蛇。

1990年,赵尔密教授和陈远辉医生在学术界发声,将这一发现公之于众,并且将其归属为蝰科蝮亚科烙铁头蛇,称为“莽山烙铁头蛇”,这也是全世界第50种毒蛇。

这一发现让学术界不少专家感到疑惑,莽山烙铁头蛇究竟是什么样的蛇类,居然可以和剧毒蛇称兄道弟。

它的毒性究竟有多强?蛇毒有什么用?它会不会成为毒性最强的蛇类?这些问题吸引着更多的学术专家对莽山烙铁头蛇展开进一步的研究。

陈远辉医生凭借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对莽山烙铁头蛇展开了研究。

起初,陈医生经常自费做研究,甚至“丢弃”了自己的本职工作。

逐渐地,陈医生的研究经费开始变得紧张,为了能够得到准确的结果,陈医生找来当地电视媒体来进行跟踪报道,希望更多的人对此有所关注。

在媒体的跟踪报道下,陈远辉医生和莽山烙铁头蛇出名了。

1994年,上面派人前来考察,陈医生的也协助其中,然而,他们却发现莽山烙铁头蛇已不足千条。

因此,莽山烙铁头作为濒危物种被国家划分到《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中,但是很可惜这项计划并没有正式落实到位。

与此同时,那个年代“吃蛇风”十分盛行,不少蛇贩子也从中看出了商机。

大量的捕蛇人进入莽山抓蛇,好在国家及时颁布禁捕令,勉强将莽山烙铁头保护下来。

1996年,莽山烙铁头蛇被国际上正式列入UCN(世界自然保护同盟)红色名录中,这也就意味着,莽山烙铁头蛇被国际上承认了。

此时,莽山中的烙铁头数量已经不足500条了,比当时的大熊猫数量还少,这也是莽山烙铁头被称为“蛇中大熊猫”的由来。

那么,为什么莽山烙铁头会被叫价百万呢?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

莽山烙铁头蛇外形漂亮,身上又具有小青龙的传奇色彩,这让不少人看到了商机和话题热度。

因此,很多机构、动物园进行了一系列的炒作。

例如,为了将莽山烙铁头蛇塑造成镇园之宝,一些动物园不惜下血本,重金悬赏莽山烙铁头蛇。

在市场的不断哄抬下,莽山烙铁头蛇的价格从千元一条逐渐上涨到万元一条,甚至曾出现过一条成年莽山烙铁头蛇超过100万美元的价格成交。

在各种话题和热度的炒作中,莽山烙铁头蛇被称为世界上毒性最厉害的毒蛇,也因此让更多人认为莽山烙铁头蛇十分珍贵。

但是经过国内专家的检测,莽山烙铁头蛇的LD50数值(用小白鼠做实验的一半致死量)为腹腔4.3mg/kg,而国内的银环蛇是0.029mg/kg,眼镜王蛇是0.410mg/kg。

通常LD50越小,毒性越强。

这样看来,莽山烙铁头蛇的毒性并不是最强的,同时,从排毒量来看,莽山烙铁头蛇也是远远不及眼镜蛇的。

根据专家的监测,一条成年的2.35干克莽山烙铁头蛇,排毒量在1.5毫升,折算为蛋白质干重在550毫克左右,而对比一条成年的眼镜王蛇,单次排毒量在7毫升左右,其蛋白质干重最高可达850毫克。

当然,也不是说莽山烙铁头的毒性不会对人造成威胁。

莽山烙铁头的毒素为血循毒,人们被咬后血流不止,钻骨痛,钻心痛,如果治疗不及时,伤口处组织坏死,存在严重的致残风险。

在民间,说起毒蛇总会令人谈虎色变,大多数的人认知里毒蛇都不是善类。

由此可见,不可小瞧莽山烙铁头蛇的毒性。

在莽山烙铁头蛇的热度渐渐散去之后,国内的捕蛇人暂时停止了疯狂的捕蛇行动,莽山烙铁头蛇的生活也暂时回归平静。

与此同时,为了避免捕蛇风潮的再次风靡,同时也为了保护莽山烙铁头蛇的数量,国家将莽山划为自然保护区,给予莽山烙铁头蛇舒适的生存环境。

从此,以莽山烙铁头蛇为首的野生动物,都成为了莽山中禁止捕捉的保护动物。

莽山烙铁头蛇对于学者专家来说,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但是2008年,莽山经历了一次罕见的大雪灾,莽山烙铁头蛇也逐渐失去了踪迹。

危急之际,陈远辉医生凭着自己对莽山烙铁头蛇的热情和爱好,一直在寻找莽山烙铁头蛇的踪迹。

所幸在2009年,陈医生找到了莽山烙铁头蛇的踪迹。

随后,国家介入其中,通过调查发现,莽山烙铁头蛇的数量仍然不乐观。

因此,2021年1月4日,在《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条例中,国家正式将莽山烙铁头蛇列入,明确规定:非法捕猎、出售,运输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及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及罚款。

至此,莽山烙铁头蛇可以安心生活在莽山了。

参考材料:

《莽山烙铁头蛇的保护生态学初步研究》,陈斯侃,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年5月1日

作者:奶茶不加糖 初审:木下易人 校稿编辑:小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