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祠堂图片 一座祠堂剧照

时间:15:08:16作者:admin分类:事物浏览:22评论:0

大家是否还记得前几年热播的电视剧《破冰行动》中,塔寨村是剧中的大毒窝,其中林家的大房、二房和三房之间有着很激烈的矛盾,甚至为了某些事情兵戎相见或者直接暗杀,但是在整个家族面临困境的时候,却能够联合起来一致对外。

无独有偶,在著名现代文学作品《白鹿原》中,主角白嘉轩是原上的族长,像自己的儿子犯了错,田小娥不守妇道等等事情,他都会主持家族会议进行表决和惩罚。

同时,他还可以通过家族祠堂这个系统,对原子上几乎所有的村民进行管理约束。

大慧举这两个例子什么意思呢?其实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很重要的传统之一,即宗族祠堂文化,在漫长的岁月里,这一极富地域和家族特色的文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可谓深入骨髓。

然而祖先崇拜文化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却呈现出了南北各异的景象,在南方很多地区依旧繁盛,其中以两广地区最具代表性,而在北方,这一概念似乎淡薄了许多,以至于一些地方很难看到这种景象,那么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呢?

图片:在家族祠堂剧照

一、南方地区的宗祠文化

1、宗祠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中国人对祖先是向来尊崇的,大慧觉得没有任何一位中国人会对这个观点持有反对意见,既然现在南方更为盛行,也具有代表性,那么咱们就来展开一下,研究一下南方的宗祠文化,或许从其中,我们能够看出南北态度存在差异的原因。

其实大家在初中的时候就已经从教科书上得知,中国的南北方泾渭分明,不管是地理、历史、气候、文化等多方面都是截然不同的,比如我们会用南拳北腿、南粥北面等词汇形容两者之间文化上的差别,也会用北方人豪爽耿直,南方人斯文聪明来形容彼此性格上的差别。

那么就祠堂祖先文化来说,这在南方人心中是极为神圣的,比如家族之中有人结婚、生子、升学、升官等等,都需要先到祠堂中祭拜一下,一是感念祖先的恩赐,二是期盼祖先可以继续庇护、帮助自己。

图片

也有一些地区,家族中无论是有好事还是有不如意的事情,祖先宗祠似乎都是一个可以倾诉的地方,我们还是以《白鹿原》举例子。

其中黑娃在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心中有所感悟,于是就独自到祠堂中跪拜,顺带向祖先忏悔了自己的所作所为,通过这一过程,他最终回归到了白鹿原,再次被承认为其中的一份子,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讲,祠堂还带有“公堂”的一层含义。

图片:到祠堂中跪拜剧照

2、追溯源头

可能有的朋友听过这句话: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其实这里面的“家”并非指现代人普遍理解的“小家”,而是代指整个家族,是一个“大家”。

在很多影视剧中,都能看到每个家族中会选出德高望重的一位族人担任家族的族长,他不仅在家族内部地位崇高,受人尊重,而且还兼具和法官同等的权利,这可不是文艺作品中的虚构表现,而是古已有之,真真切切存在的。

比如史料《汉书》中就记载:文翁终于蜀,吏民立祠堂,及时祭祀礼不绝。

什么意思呢?通俗的说,就是这种文化传承,目前已知最早源自于汉代,这也是儒家文化在中华大地上开花结果的时代。

图片:德高望重的人担任族长剧照

二、宗祠文化的发展

1、延伸为主流

在中国封建时代最初的官僚体系中,有地方上的行政官,也有县级以下负责村镇行政事务的人员,虽然从身份上看并非国家体制内,但是他们需要结合当地的风俗习惯、宗族模式等问题进行整合后的自治,这就是族长最早的“雏形”。

随后就涉及到了著名的“宗法制”,这一制度的开创者为周天子,第一继承人是长子或者嫡子,也就是整个家族的宗子,具有合法的继承权,而其他的儿子就会演变成小宗,在获得家族分配的资源后,慢慢就形成了宗族。

所以在封建时代,宗族的势力很大程度上要大于本就存在的行政势力,一个村子里如果有村长和族长,那么族长的声望、权力必定是最大的。

族长可以对族人、村民进行劝导和管教,也能行使处罚权,甚至可以将某个人裁定后逐出家族,这一文化虽然起源早,但一直在南北方民间流行,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现在的南北差异呢?

图片:族长剧照

2、差异化的原因

古代的北方向来战乱不断,在历史上匈奴、契丹、女真、蒙古、党项等数十个外来民族都对中原政权发动过侵略,抵御和减少游牧民族带来的伤害损失成为了历代王朝的重中之重。

一个王朝尚且在很多时候无能为力,作为普通老百姓的处境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在人们看来,如果是遇上了战乱或者天灾,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搬迁到其他地方居住生存,漫长且巨大的人口流动,就导致了原本固定的氏族开始分散,时间久了也就中断了彼此之间的联系。

北方在历史上有很多次著名的人口大迁徙运动,比如著名的“走西口”、“闯关东”等等,这其中有官方组织的,也有人们自发的,北方人口的频繁流动和外迁,就让宗族概念越发淡薄和模糊,整个相关的文化也不能朝着良性的趋势发展。

另外,游牧民族的入主中原,长期和北方汉民族杂居生活,在多种文化的相互渗透融合之下,儒家提倡的宗祠文化也备受冲击。

图片:人口大迁徙运动剧照

而南方就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自从衣冠南渡后,原有的北方文化和经济都顺利进入南方,稳定的生存环境、适宜的气候、肥沃的土壤,不管是农耕还是工商业都迅速发展,因此宗祠文化也得以保留和延续。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图文由大咖说史工作室团队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