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萧何的下场 功劳已经是第一了

时间:2023-11-17作者:admin分类:事物浏览:7评论:0

萧何和韩信、张良,曾经被汉高祖刘邦评定为汉初三杰,他们三个人都不简单。

说起来,萧何还是韩信的伯乐,韩信之所以被刘邦重用,萧何的举荐之功不可磨灭,但让我们想不到的是:韩信的死也是萧何一手策划的。

所以关于韩信才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说法。

那么,帮助刘邦除掉韩信的萧何,他的命运是不是也逃不脱“狡兔死、走狗烹”的铁律呢?他最后的命运到底怎么样了?

我们还是先从萧何与刘邦的关系说起。

说起来,萧何和刘邦还是老乡,两人都是沛县人。

刘邦还是平民的时候,萧何就已经是大秦地方官府里的主吏掾了,就是负责文字工作的。

他经常利用自己公务员的身份庇护刘邦,后来刘邦做了亭长,他还是经常帮助他。

后来刘邦以官吏的身份要到首都服徭役,为了表示对刘邦升迁的祝贺,临走前,同僚们都随礼三百钱,唯独萧何随礼五百钱。

这个事让刘邦很刻骨铭心,后来他还提到过。

后来刘邦站在时代的风口起兵反秦,做了沛公后,沛萧何就跟随在他的左右辅佐他,沛公抢先诸侯进入咸阳后,大家都纷纷去占领储藏珠宝财富的府库、抢夺美女,只有萧何去收集秦朝丞相和御史大夫保管的法律诏令和图书文献,并珍藏起来。

刘邦做了汉王后,萧何就做了丞相,项羽把咸阳一把火烧光就率兵离去了,刘邦后来与项羽争霸天下,他之所以能够详细地知道天下的户口人丁、关塞险要、诸侯的强弱等,全都是因为萧何当初保存了秦朝的图书典籍。

刘邦常年带兵征战,巴蜀就留萧何据守,萧何治理巴蜀井井有条,他一面安抚百姓,一面负责筹备军需粮草供应刘邦,每当刘邦战争受挫,兵员锐减之时,萧何又能及时征调关中丁壮进行补充。

这些都是萧何在帮助刘邦建立汉朝功业中的一部分,但是随着他的功劳的增多,刘邦对功臣的猜忌也越加凸显出来。

事实上,早在刘邦还和项羽争夺天下的时候,萧何就已经被刘邦猜忌了。

汉王三年时,刘邦和项羽对峙于京县和索城,刘邦一面征战,一面派遣使者慰问留在后方的萧何。

有个姓鲍的年轻人对萧何说,“汉王在前线风餐露宿,却多次派人来慰劳您,一定是对您起了疑心。

为了您考虑,您不如派遣萧氏子弟中会打仗的都到军营中去,如此一来,汉王才会消除对你的疑虑,必定更加信任您。

”萧何采纳了这个年轻人的意见,果然,萧氏子弟几十人到了军营后,刘邦非常高兴。

当然,刘邦对萧何的更多怀疑还在后面。

在萧何和吕后联手诛杀韩信后,刘邦对萧何也曾深深怀疑过。

诛杀韩信时,表面上刘邦对萧何赞赏有加,暗地里却因为萧何功大而对他的猜疑与日俱增。

韩信被诛杀时,刘邦正带兵在外面平叛,听说韩信已被诛杀,刘邦很是兴奋,心头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

韩信被诛杀,萧何功劳又多了一件,所以刘邦很有些不放心,为了稳住萧何,于是他立即派使者任命萧何为相国,增加他的封户五千户,并让五百名士兵,一名都尉做他的卫队。

大家都为此祝贺萧何,只有一个之前是秦朝东陵侯叫召平的人表示哀悼。

他对萧何说,这是祸患的开始啊!皇上带兵在外征战,风餐露宿,而你留居朝中,不曾有征战的功劳,皇帝却对你大加赏赐,你以为是因为你诛杀了谋反的韩信吗?

萧何说,那依召先生所言,皇上是因为什么赏赐我呢?为什么又说这是祸患的开始呢?

召平说,皇上之所以如此丰厚地赏赐你,是因为他本人征战在外,朝中却发生韩信谋反的事,幸好被你诛杀了,但对于皇上来说,他此刻最担心的事就是朝中再发生叛乱,此刻你的功劳最大,所以才对你赏赐丰厚,其实是想以此稳住局面,这说明皇上已经怀疑相国您了。

萧何说,那依先生所言,我该怎么做才能避免祸端。

召平说,这好办,你只要辞让封赏,坚决不接受,然后再把家里的积蓄全部拿出来充当军费,皇上一定会消除对您的疑虑。

萧何按照召平教他的一一落实,刘邦果然非常高兴。

这次君臣之间的危机虽然化解了,但以刘邦的性格,萧何不可能就此太平无事。

这不,接着又发生了一件让萧何更加如履薄冰的事。

汉高祖十二年,黥布反叛,刘邦依然选择御驾亲征,萧何留守朝中。

他在外征战的这段时间,萧何一如以往,在后方为刘邦筹备粮草,安抚百姓,而且还把自己的家产都捐出来作为军资,就像之前刘邦出征一样。

即使这样,刘邦还是不断派人来询问萧何在做什么。

这时候,萧何的有一个门客对萧何说:“您灭族的日子不远了。

您现在位居相国的位置,皇上也因此没有可以赏赐你的东西了。

然而每次皇上出征,你治理后方井井有条,这么多年来总是深得人心,人们都愿意亲附你,而你现在仍然兢兢业业,爱岗敬业,更加受百姓的爱戴了。

皇上为什么总是派人来询问你的情况,不就是担心你作乱吗?所以,为了避免皇上的猜疑,你应该多买一些田地,利用手中的权利,低价甚至抢占,这样你的名声就会越来越坏,皇上也就不会疑心你会造反了。

萧何觉得门客说得很有道理,于是他广置田产,巧取豪夺,名声很快就败坏了。

刘邦听说后,非常高兴。

后来刘邦征战回来,老百姓们纷纷向刘邦告萧何的状。

刘邦召见萧何笑着对他说,你这个相国趁我不在真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啊,你自己去向他们谢罪吧。

萧何知道刘邦的意思,但他却趁机向刘邦请求开放皇家园林上林苑供老百姓耕种。

刘邦没想到萧何此时居然还为老百姓着想,还想打自己上林苑的主意,于是他一生气就把萧何抓了起来。

后来一个姓王的卫尉劝刘邦说,丞相为老百姓谋福利本身就是分内之事,这么多年来,丞相哪一样事不是尽心尽力,每当陛下出征之时,都是丞相稳定后方,供给军需,因此保证战争的胜利,那个特殊的时候,丞相都没有异心,所以请陛下不要疑心丞相这样做的目的,丞相要有异心也不用等到这个时候。

刘邦听完卫尉的话,虽然他很不高兴,但他还是把萧何给放了。

此后,一直到刘邦去世,萧何都没有再被找过麻烦。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驾崩,汉惠帝刘盈即位,公元前193年,萧何病重,汉惠帝刘盈亲自去探望,不久后萧何就去世了,哀伤不已的汉惠帝追赠他为文终侯。

他的后代因犯罪而失去爵位的有四世,想到萧何为汉朝立下的汗马功劳,每次萧何的爵位断绝继承人时,天子就让人努力寻找萧何的后代,把他的爵位延续下去。

在所有的开国功臣当中,没有谁的待遇比得上萧何。

萧何之所以得以善终,这和他个人的性格是分不开的。

古往今来,面对金钱和权利的诱惑,能不越陷越深的极少,萧何就是那种少数中的少数。

他做事本分、刻苦勤勉,不居功自傲、不慕名利、待人和善、谦恭谨慎、从谏如流,更重要的是他能读懂时代,读懂君主的心意,知道该迎合的时候要迎合。

终其一生,他虽然没有选择急流勇退,但仍能够在官场如鱼得水,得以善终,荫庇后人,实在是古往今来少有的事例。

总之一句话,萧何是那种知道事物发展规律而且善于运用事物发展规律做事的人,这样的人,做什么事不能成功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