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秋瑾后人 并且将母亲也接了过去

时间:13:18:42作者:admin分类:实践浏览:15评论:0

“女人能顶半边天,离了妇女没吃穿”。

这是对女性能力的充分肯定和赞美,也是女性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和价值的真实写照。

现如今新时代女性在各行各业崭露头角,以自己的强悍实力和奇艺魅力在各种场合独领风骚。

然而,在我国封建社会时期,身为女性只能被三从四德所束缚,唯有选择相夫教子这一条路。

她们要想打破规矩,出人头地,有所作为,前进路上困难重重。

不但要忍受封建礼教的摧残打压,还要接受父母亲属的阻挠打击。

虽然如此,但是还是有勇士为争取女性的权利和自由奋不顾身。

“鉴湖女侠”秋瑾就是其中之一。

秋瑾出生于1875年,那时距离清朝灭亡还有37年。

我国正处于清王朝统治的风雨飘摇之际。

不甘沉寂落寞、屈居男人之后的青年秋瑾,毅然加入反清反封建的行列当中。

秋瑾日后的所作所为为迎来共和时期、为中国女性争取独立自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鉴湖女侠”秋瑾说

19世纪70年代中期,正当西方国家如火如荼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期间,中国大地还处于封建统治的水深火热之中。

就在这时期,一名女婴诞生在福建省云霄县城的紫阳书院,她就是后来誉满中国自号“鉴湖女侠”的秋瑾。

秋瑾祖籍浙江省绍兴市,由于父亲秋寿南在福建做官,因此秋瑾出生在福建。

秋家为世代官宦之家,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在生活水准方面自然不同于寻常百姓之家,况且秋家家庭环境较为开明和谐,这使得作为女孩子的秋瑾也有机会从小就跟随兄长入私塾读书。

经过几年文化知识的滋养,秋瑾在出落成一个大姑娘的同时,也渐渐拥有了开放的思想体系和独立的个性。

由于小时候经常与兄长呆在一起,这让秋瑾从小就带有男孩子的性格和举动,15岁时,她偷偷跟随表哥学会了骑马击剑。

在那个讲求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秋瑾这样的做法是一件出格的事。

但是秋瑾却不以为然,她崇尚自由和男女平等,面对别人的指责,她反而越挫越勇。

1896年,年仅21岁的秋瑾,在父亲朋友介绍下,与湖南省双峰县荷叶镇同属于富贵之家的王廷钧结婚。

婚后秋瑾不甘于相夫教子,在跟随丈夫任职北京期间,因为目睹外国侵略军的野蛮暴行,她奋然参加革命前往日本留学,决心以实际行动挽救祖国危亡。

英勇就义

在日本经过近两年的波折求学,1906年日本取消中国留学生各项留学举措,秋瑾经抗议无效后不愿再呆在日本,愤而回国。

回国后,秋瑾即以满腔的爱国热忱扑在了教育事业上,先后在浙江、上海等地创办了多所公学。

她是最早支持孙中山先生成立同盟会的一批人之一。

早在赴日留学之前,她就怀着极强的革命热情结识了鲁迅、黄兴、宋教仁等为中国革命前赴后继的仁人志士。

为了推翻封建官僚阶层统治,使广大中国妇女从封建压迫中得到解放。

秋瑾与当时的革命党人秘密组织各种集会,筹办报刊,兴办女学,为辛亥革命能够成功推翻清政府统治、推动民族思想解放奠定了坚实基础。

享受革命胜利的果实总是甜美的,然而革命胜利的过程却是残酷的。

1907年7月初,秋瑾与近代民主革命家徐锡麟等人暗中策划的起义失败。

原本徐锡麟被捕惨遭杀害后,秋瑾可以一走了之。

但是秋瑾不顾众人劝说,她哪里都没有去。

毅然选择做革命的牺牲者,即使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也在所不惜。

7月中旬,清军逮捕秋瑾,在写下“秋风秋雨愁煞人”的供词后,秋瑾在绍兴古轩亭口英勇就义,生命停止在32岁。

儿子王沅德

与丈夫王廷钧结婚后,秋瑾先后生有一儿一女。

儿子王沅德生于1897年,自小深受秋瑾的呵护和疼爱。

幼年时期,母亲秋瑾曾为他高薪聘请私塾老师传授文化知识。

在父亲前往北京做官时,他也曾跟随母亲在北京生活。

作为家中长子,又是富贵之家,王沅德受尽家人的宠爱,尤其是祖母,日子过得清贫而舒畅。

秋瑾被捕牺牲时王沅德只有10岁,自从母亲革命的事宜暴露后,王沅德就过起了东躲西藏的生活。

好在祖辈的余荫犹在,他自己也争气,凡事兢兢业业,勤学苦练。

大学毕业后,他依靠自己的能力将祖辈的产业推向新高度,成为远近闻名的湘潭首富。

后来,在机缘巧合下,他认识了自己的夫人张屿。

张家与王家也算门当户对,张屿的父亲张翊六还曾为亲家王廷钧秋瑾夫妇写作“夫妇合传”一篇。

1954年,王沅德与妻子张屿跟随儿子王孝敏在湖南长沙生活,同时在湖南文史馆担任整理秋瑾资料的工作。

1955年,年仅55岁的王沅德突发脑溢血倒在了工作岗位上,不幸去世。

王沅德一生乐善好施,恪守秋瑾遗风,倍受后人尊崇和赞誉。

他与张屿女士共生有一男三女,他们长大后在自己的岗位上勤恳工作,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女儿王灿芝

秋瑾女儿王灿芝出生于1901年,比哥哥王沅德小四岁。

小时候的王灿芝由于母亲秋瑾忙于革命事业,曾经长时间寄人篱下。

6岁时,母亲秋瑾因革命牺牲,她才辗转被祖母接回家中。

受母亲影响,少年王灿芝就有一股英豪之气,她学习武艺、拳术,颇有秋瑾当年的英姿飒爽。

“女子必当有学问,求自立,不当事事仰给男子”,这是母亲秋瑾在世时的名言,作为革命英烈秋瑾的女儿,王灿芝始终不肯放下追逐自由的信念。

1928年,27岁的王灿芝考取美国纽约大学留学资格,专门学习航空航天专业知识。

两年后,她学成归国,在国民党政府航空署教育科任职,成为我国第一位女飞行员。

31岁,王灿芝与国民党将领黄公柱结婚,三年后女儿王焱华出生。

新中国成立后,王灿芝前往香港和台湾居住,后于1967年不幸因脑溢血去世,时年66岁。

王灿芝女儿王焱华一直在上海生活,高中毕业后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丈夫是一位美术教师,上世纪90年代初期,迁往美国定居。

纵观秋瑾的一生是短暂而又热烈的,她留给后人的是无尽的感动与思索。

如今,秋瑾的后代散落各地,但是秋瑾的精神却浇灌着他们在世界每个角落坚强的生根发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