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蒋经国蒋纬国 一神秘的“蒋家二公子”

时间:13:01:38作者:admin分类:事物浏览:22评论:0

1975年的清明节,蒋介石在台北的官邸中安然离世,终年八十八岁。

这个消息立刻以飞快的速度传遍了全世界,中国大陆官方、美国政府都对这则消息做出了反应。

但就在大家忙于对“蒋介石去世”的消息进行表态的时候,老蒋的两个儿子却闹起了不愉快。

众所周知,蒋介石这一辈子只有两个儿子,其中蒋经国成为了他的接班人,而蒋纬国似乎一直在权力层的边缘不断徘徊着。

这样的局面也使得蒋经国与蒋纬国的处境和知名度大不相同。

其实,这兄弟俩一直以来就不是很和谐,蒋介石在的时候尚且能够镇住他们,而如今蒋介石尸骨未寒,他们却发生了争执。

最后,还是宋美龄亲自出面进行调解,兄弟俩的矛盾才逐渐得到了缓解。

那么,蒋经国和蒋纬国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矛盾?为什么许多年以来,蒋纬国始终被排除在国民党的“核心决策圈”以外呢?

接下来,且让我们细细道来。

一 神秘的“蒋家二公子”

其实,蒋纬国只是蒋介石的养子,他的亲生父亲应该是蒋介石的好朋友戴季陶。

戴季陶一直被后人称作是“蒋介石的国师”,深受蒋介石的信赖,而且,论起参加革命的资历,戴季陶也比蒋介石要老。

早在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的时候,戴季陶就已经跟随在孙先生的左右了。

“二次革命”失败以后,戴季陶跟着孙中山一起远走日本,并在当地认识了一个名叫重松金子的日本女人,戴季陶立马就与金子相爱了,一年以后金子生下了蒋纬国。

只不过,当蒋纬国出生的时候戴季陶早就已经回国了。

所以,蒋纬国一直以来都是由母亲负责抚养教育的,等到蒋纬国长大一些之后,蒋介石便派人将他接回国内收养为子。

对于这件事情,蒋纬国的亲生父亲戴季陶不仅知情,还一点都不反对。

当时蒋介石的胞弟蒋瑞青不幸早亡,蒋介石的母亲正愁无人继承蒋瑞青的香火。

经过蒋介石母子的商议,大家将蒋瑞青那一房的字辈合并到了蒋介石的名下,但蒋瑞青一房没有子嗣,蒋介石又只有一个儿子。

所以,蒋介石收养蒋纬国既是为了自己考虑,也是为了亲弟弟考虑。

而戴季陶考虑到蒋家的特殊情况,也就送下了这么个“顺水人情”。

按照蒋氏家谱,蒋介石这一房的字辈是“丰”,而蒋瑞青那一房的字辈是“镐”,后来蒋介石给蒋经国、蒋纬国分别起字为“建丰”和“建镐”也正是对应了蒋氏家谱。

从这两个表字来看,蒋介石还是将蒋纬国当成是蒋瑞青的儿子,而不是自己的亲儿子。

故而,蒋介石虽然也在着力培养蒋纬国,但对他却不如蒋经国那样耐心。

根据蒋纬国自己晚年在自传中阐述的往事来看,蒋介石的母亲对蒋纬国十分疼爱,经常会带他去集市上买好东西。

因为蒋介石的母亲本就疼爱小儿子蒋瑞青,所以幼年时的蒋纬国经常会跟蒋经国“争宠”,这使得蒋经国从小就和这个弟弟的关系不太融洽。

后来,蒋介石将蒋经国、蒋纬国都接到了上海读书,由他的侧室妻子姚冶诚抚养,从“姚妈妈”的口中,蒋纬国第一次得知了自己的身世,并企图回到日本去找亲生母亲。

但是,彼时的中日关系非常紧张,各种信息传播途径也极为不便,蒋纬国最后没能如愿。

对于自己的生父戴季陶,蒋纬国也十分尊重,蒋介石在收养了蒋纬国以后并没有禁止他跟戴季陶来往。

在蒋介石的撮合下,蒋纬国拜戴季陶为“义父”,称其为“亲爸”。

作为一个军校出身的政治人物,蒋介石也非常希望自己的两个孩子能够从军。

因此,蒋经国、蒋纬国两兄弟先后都被蒋介石送出国去参加了留学,学的还都是军事专业。

只不过,蒋经国在军事上的水平远不如弟弟蒋纬国,蒋介石便开始着重培养蒋经国从政的能力,而将蒋纬国继续放在军队中历练。

1938年,蒋纬国在德国的慕尼黑军校结束学习生涯后,就加入了纳粹德国的军队。

彼时的德国刚刚吞并了苏台德地区和整个奥地利,并做出了一幅向东进攻的架势。

蒋介石感到事情不妙,便让蒋纬国离开德国前往美国继续学习“装甲作战”科目。

1940年9月,德国、日本、意大利三国正式结成“轴心国联盟”,世界被分为了两大阵营。

当时中国的抗日战争也正进行到无比艰难的时刻,蒋介石只得命令蒋纬国赶紧回国,蒋纬国以为父亲让他回国是来带兵打仗的,结果蒋介石只给了他一个“装甲兵顾问”的虚职。

蒋纬国四下打听才知道:这都是“亲爸”戴季陶的主意。

在戴季陶看来,蒋纬国这个孩子既不能离他太远,也不能有生命危险,一番权衡之下,便将他安排到了“顾问”的位置上。

到了抗战后期,国民党内部的官员们已经看出了战争的结局,蒋纬国才被派到了陕西带兵。

当时蒋纬国仅仅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就从排长升到了团长的位置上,而他的顶头上司正好也是蒋介石的“老伙计”何应钦。

所以,蒋纬国在“没有参加任何战斗”的情况下,节节高升也就不奇怪了。

按照当时人们对于蒋纬国未来的估计,他即便不会成为蒋介石的接班人,也会成为未来中国政坛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但是,现实似乎给人们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在蒋介石率领国民党官员们败逃台湾岛以后,蒋纬国的人生也来了一个“大转折”。

二 “湖口兵变”与蒋纬国的失宠

从1946年开始,蒋介石几乎就将手头上所有的“装甲兵部队”都交给了蒋纬国来管理。

到了1949年2月,蒋纬国更是以“上校”的军衔升任了“装甲兵副司令官”,成了军中极为显赫的人物。

考虑到国民党的败局已经无可挽回了,蒋介石便让蒋纬国先去台湾“整顿防务”为日后做准备,国民党败退到台湾的一年以后,蒋纬国就被提拔为了“装甲兵司令”,同时负责装甲兵的训练工作。

本来,这对于任何一个军官而言都不能算是一项困难的工作,可蒋纬国偏偏卷入了台湾地区波诡云谲的政治斗争当中。

熟悉国民党军队的人都知道,国军内部素来就有“派系出身”的说法,后来蒋介石到达台湾以后虽然将原来大陆地区的各个军阀都夺去了实权,但这些军阀留在国军内部的“派系矛盾”并没有得到解决。

1964年,蒋纬国手下一名叫做赵志华的副司令突然发动了一次“兵变”。

当时,赵志华等人因为长期被国民党将领周至柔打压怀恨在心,于是,联合几个心腹手下,企图在台湾地区的湖口装甲兵训练基地发动兵变。

同年的1月,赵志华在湖口基地以“装备检查”为理由将所有官兵都集合了起来,等大家都到齐以后,赵志华当即开始发表演讲,痛斥周至柔的行为。

讲到最后,赵志华甚至还喊出了“杀进台北勤王、清君侧,除掉周至柔”的口号。

从赵志华喊出口号的那一刻开始,台下的士兵们就个个惊得目瞪口呆,赵志华见没有人响应自己的话,正准备再说些什么。

可这时候,一个中校早就潜伏到了他的身边并伺机用柔道对他发起了偷袭,赵志华一个没站稳,直接跌落了讲台,被旁边的宪兵们当场逮捕。

这件事情不管是从当时还是现在看起来都颇为滑稽,但此事恰恰踩中了蒋介石父子最敏感的那根神经。

当年在西安城外的华清池,蒋介石就已经领教过一次“兵变”了。

因此,他绝不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再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发生!

随后,蒋经国找来了身为“装甲兵司令官”的蒋纬国质问他这是怎么回事,蒋纬国这时候也是刚刚才得知了现场的情况。

面对蒋经国的连番追问,蒋纬国根本回答不出任何有价值的信息。

蒋经国狠狠地瞪了蒋纬国一眼,告诉他此事让蒋介石非常恼火。

直到这时候,蒋纬国的心中才隐隐地升起了一股不安的感觉。

然而,他和赵志华是在美国求学时的同学,两人的私交又很不错,一时之间,蒋纬国陷入了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

“湖口兵变”发生的第二天蒋纬国终于见到了蒋介石本人,蒋介石上来就开始询问蒋纬国对于此事知不知情。

看来,此刻的蒋介石已经宛如一头受了惊的野兽,对周遭的一切都极度不信任,蒋纬国只能够将自己在兵变当天的行动轨迹,一五一十地对蒋介石讲了一遍。

蒋介石听完蒋纬国的话以后,还是没有高兴起来,在蒋介石看来赵志华是蒋纬国手下的部将,现在出了这样的事情,蒋纬国作为长官也难辞其咎。

因此,蒋纬国不仅要对此事做出检讨,还要对整个装甲兵部队进行一次“大整顿”。

这时候,一旁的蒋经国开始对蒋介石提出了“处死赵志华”的建议,蒋纬国听了以后连忙摇头表示反对,并拿出了当年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的例子加以说明。

一听到张学良的名字,蒋介石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他冲着蒋纬国声嘶力竭地大吼,浑身上下都在止不住地发抖。

很显然,蒋纬国这次替“老同学”求情不但没有成功,还把自己给搭了进去。

经历过这件事情以后,蒋经国就建议蒋介石把蒋纬国调离一线作战部队,蒋介石思虑再三后,同意了蒋经国的这个建议。

随后,蒋纬国被调到了“三军大学”担任副校长。

一年以后,台湾地区的几所专业军事学院开始建设,蒋介石又把蒋纬国调去当了“顾问”。

蒋纬国虽然内心多多少少有些不愉快的想法,但对于父亲的旨意,他还是不敢违抗。

就这样,蒋纬国在“学术性”的岗位上一待就是好几年,直到蒋介石快要去世的时候,蒋纬国也没能重新回到部队。

蒋纬国的心里很明白,这件事情的背后肯定有蒋经国的影子,作为蒋介石真正的“亲生儿子”,蒋经国犯了错误可以被无条件地原谅,但蒋纬国这个“外人”却不行。

因此,为了自己的前程,蒋纬国只能够悄悄地靠近“继母”宋美龄。

由于蒋纬国和宋美龄一样有着“在美国学习生活”的经历,所以他们交谈起来就要简单许多,加上宋美龄在到了台湾以后时常会感到孤独寂寞,蒋纬国就经常带着自己的妻子和儿子去看望宋美龄。

蒋纬国的儿子蒋孝刚出生于1962年,在蒋纬国出事以后,他又正好到了活泼好动的年纪。

宋美龄对于身边突然多出的这个“小孙子”格外疼爱,甚至还会把他留在自己的住处过夜。

相比于蒋介石,宋美龄对蒋纬国的印象就要好很多了。

宋美龄常常对蒋介石和蒋经国说:“纬国是军事学院毕业的高材生,人又英俊、多才多艺,你们应该多关照关照他才是啊!”

虽然宋美龄的话并没有为蒋纬国争取到太多实质性的好处,但是蒋纬国知道,争取到了宋美龄的好感,自己就成功了一半。

就算蒋介石暂时不答应让自己“官复原职”,等到过段时间以后,他看在儿子和妻子的面子上还是会让步的。

不过,蒋纬国的算盘又一次打错了。

1975年4月,蒋介石因病在士林官邸去世了,在蒋介石去世以后,台湾地区的权力表面上掌握在严家淦的手里。

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未来的“台湾地区领导人”一定是蒋经国。

面对着这样一个过去处处和自己作对的哥哥,蒋纬国的想法似乎变得更加不切实际了。

过去蒋经国还会看在父亲的面子上让着他这个“弟弟”,现在蒋介石已经不在了,他们这两兄弟便成了陌生人。

这时候,蒋纬国还是决定通过宋美龄这条门路去试一试。

如果不成功,自己大不了就去美国居住,如果成功了,他就更高兴了。

那么,蒋纬国到底会对蒋经国提出什么样的要求和条件呢?宋美龄又是如何帮着蒋纬国一起在蒋经国的面前“打圆场”的呢?

三 宋美龄撮合“蒋氏兄弟”

1975年5月的一天,蒋纬国走进了宋美龄的住所,宋美龄一看到蒋纬国来了非常高兴,正准备拉着他坐下,却看到了他身上那一身笔挺的军装。

按照蒋家人都规矩,军装只有在正式的场合才能穿,平时家人之间的聚会和谈话,一般是不能穿军装的。

否则,蒋介石一定会对着儿子们大发雷霆。

可是,今天蒋纬国不仅穿着军装来见了宋美龄,他甚至还将自己的勋章都戴了出来。

宋美龄看着蒋纬国非常好奇,问他为什么要这么穿,蒋纬国告诉宋美龄,自己还有一年就到了“退役”的年纪了。

一旦自己退役了,他就再也不能穿着这身军装了。

宋美龄也是一个很聪明的女人,她当然听明白了这话里的意思。

但是,为了确认蒋纬国的目的,她还是试探性地问了一句:“那你的老长官何应钦不也到年纪了吗?为什么他就能够一直穿着军装呢?”

蒋纬国告诉宋美龄,何应钦之所以能够一直穿着军装,那是因为他拥有“上将军衔”。

而根据国民党军队里的规定,中将到了六十岁就必须强制退役,但是所有的上将却都是“终身制”的。

所以,蒋纬国如果想要继续穿着这身军服,他的军衔就必须被提拔为“上将”。

宋美龄听了蒋纬国的话冲着他莞尔一笑,伸手拿起了桌子上的咖啡杯轻轻抿了一口,就在这个时候,蒋经国也走了进来,看着蒋纬国的这一身打扮,他也愣了好一阵。

蒋经国看了看四周,然后以兄长的口气告诫蒋纬国在家庭聚会上不要穿军装。

蒋经国的这番话刚一出口,就被宋美龄顺势接了过来。

宋美龄用玩笑般的语气对蒋经国问道:“经国,纬国当了这么多年的中将,马上就要退役了,是不是也该提一提了?”

蒋经国虽然心里有一百个不愿意,但在“继母”的面前,他还是不能直接和兄弟撕破脸。

蒋经国立马就露出了一幅耐人寻味的笑容道:“我也刚好在筹划着这件事情呢!我都已经计划好了,等父亲的丧期一过,我马上给纬国提上将!”

有了蒋经国的这句保证,蒋纬国也像是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他朝着蒋经国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然后转身坐在了沙发上,蒋经国与宋美龄和蒋纬国的关系都算不得太好。

因此,蒋经国坐在这两个的中间还是会有些尴尬,蒋经国只能够跟他们闲聊了一阵,便找了一个理由起身离开。

不久以后,蒋经国果然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将蒋纬国提拔为了“二级上将”,虽然这个军衔距离蒋介石的亲信陈诚等人,长期担任的“一级上将”军衔还有不小的差距。

但这已经是蒋经国看在宋美龄的面子上,所能做出的最大的让步了。

晚年的宋美龄因为在台湾地区失去了以往的影响力,决定自己前往美国居住。

而蒋纬国却在台湾地区的“军政界”混得如鱼得水,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

当然,蒋纬国也不会忘了宋美龄对自己的帮助和提携,在赴美探望妻儿的时候,蒋纬国总会适时去看一看独居的宋美龄,像从前那样陪她聊聊天、散散步,这也让宋美龄的心里对蒋纬国夫妇充满了感激之情。

晚年的蒋纬国备受病痛的折磨,但他还是没有忘记自己的家乡。

在蒋纬国的授意下,他的妻子邱爱伦多次回到浙江奉化的老家祭祖。

对于自己的身份,蒋纬国其实早就不在意了,不管怎么说,他姓蒋更是在蒋家的屋檐下长大的。

这份浓厚的“故乡情谊”无论走到哪里都输蒋纬国无法忘怀的。

1997年9月,蒋纬国在台北市的荣民总医院里去世,终年八十一岁。

在蒋纬国去世以后,大陆官方立刻对他的家人发去了慰问函,并表示愿意提供一切必要的帮助。

根据蒋纬国的妻子邱爱伦回忆,蒋纬国晚年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促成“海峡两岸的统一大业”,只可惜,蒋纬国自己并没有等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

2006年,邱爱伦带着她和蒋纬国唯一的儿子蒋孝刚回乡祭祖,当地的政府干部对邱爱伦和蒋孝刚的到来给予了热情的欢迎。

在完成“祭祖仪式”以后,邱爱伦还顺手向溪口政府捐赠了几千株梅花。

邱爱伦告诉大家,蒋纬国生前最喜欢的植物梅花,如今她代替丈夫在老家种上几千株梅花,希望蒋纬国的在天之灵能够看到……

如今的邱爱伦依旧奔波在“促进两岸统一”的关键战线上,她这么做不光是为了实现蒋纬国的“遗愿”,也是为了尽快实现全体中华儿女的心愿。

历史的车轮依然缓缓驶过,民族的伤痕也不应该继续存续下去了。

不得不说,蒋纬国的一生是无比复杂的,他作为蒋介石的儿子,却并没有在国民党内部成为“一手遮天”的人物。

但作为一个普通的政治人物,他又对于我国的近代历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如果不是因为他“蒋家二公子”的身份,人们或许就不会对他生出那么多的批评。

但若是他真的没有了这层身份,恐怕他也无法登上近代历史的舞台了。

历史的真相有时候总是显得扑朔迷离,但在一切真相的背后都有一个永恒不变的真理:历史从来不是王侯将相的“轮番登场”,而是人民群众的传奇华章。

我们生在一个没有“天生贵族”的国家里,一切都属于人民,一切也都依靠于人民。

当我们翻开一页页历史书的时候才会发现,没有什么比“人民解放”更加朴实、浪漫的词汇了。

而今天的人们也必将用自己的双手,去给这个词汇增添上更多富有时代印记的含义与注脚!

编辑:浊酒

责编:T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