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纳兰明珠 最终官职被罢免

时间:12:55:24作者:admin分类:实践浏览:11评论:0

纳兰明珠,出生于天聪九年十月初十,字端范,满洲正黄旗人,原属为叶赫那拉氏,后改名为纳兰。

因此,他最广为人知的名字是纳兰明珠,是康熙期间最重视的朝臣之一。

当时的人称他为“明珠相国”,荣称为“明相”,声鹤名起,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手握朝政“掌仪天下之政”。

明珠在撤议三藩,收回台湾,抵御外敌等等的事件中都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并都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

纳兰明珠本也是出自名门贵族,他的祖父是叶赫那拉金台吉,后来他的祖父不幸在征战中身亡。

纳兰明珠父亲叶赫那拉尼亚哈率领叶赫部族投降于努尔哈赤,被授予佐领官职。

他的祖父金及台的妹妹孟古哲哲是努尔哈赤的妃子,也是皇太极清太宗爱新觉罗的生母。

因而纳兰明珠娶亲英亲王阿济格之女,论辈分成为了康熙皇帝的的堂姑父,是十足的皇亲国戚。

虽然是皇亲国戚,但是叶赫那拉族与爱新觉罗一族有着不可以被磨灭的世仇。

所以,说到底是没有任何关系可以被打通的,也没有办法得到重用。

到了他这里,家道中落,当年辉煌已经不复存在。

明珠的母亲在他四岁时就去世了,父亲则在他六岁时去世,从小就和哥哥住在一起。

我们甚至可以想象到,从小就开始寄人篱下,他会遭受到多少的冷眼和委屈。

但他并没有自暴自弃,那时有一个词语形容了纳兰明珠那段时期的生活,叫做以孝友闻。

明珠不仅与哥哥相处的非常好,也与纳兰家族内部他也把关系弄得十分清晰。

纳兰明珠不仅精通满汉两种文化,也可以看出,自小时候以来就“情商高”,十分地善解人意,机灵聪慧。

且还为人热情,做事干练,能言善辩,也是他后世在官场里节节高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康熙年初,明珠还仅仅是一个小小侍卫,很快他就得到了掌卫事的遏必隆的欣赏。

康熙即位后,遏必隆成为了四大首辅大臣的之一,遏必隆便立刻地把他推荐给了康熙升任至郎中,后来又升到了内务主管,成为了皇帝内部事务的管家之人。

康熙十二年,皇帝到南苑晾鹰台巡视八旗兵,纳兰明珠提前颁布了教条训练士兵。

等到皇帝检阅的那一天,军容整齐。

那时,三藩正盛,康熙一看,这正是可以来对抗三藩部队的一股力量,因此康熙也非常欣赏纳兰明珠,顿时龙颜大悦。

在这之后,明珠便继续高升,兼任武英殿大学士、吏部尚书,被康熙当成了心腹重臣,之后权倾朝野。

这一次,也成功开启了明珠的辉煌人生,为后面明珠展现能力,施展才华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说起文学著作,纳兰明珠也绝不逊色,他曾参与编著了多本皇家典著。

纳兰明珠是能臣,也是权臣。

到了后期,许多人为了巴结纳兰明珠,给其送礼,他也向来都是来者不拒。

当时也有这样的一首歌谣“要做官,问索三,要讲情,问老明”,其中也可以看出,纳兰明珠在朝堂上的地位。

从他的丰功伟绩来说,那么没有纳兰明珠,也就没有了清朝。

功绩之一 平定三藩

明珠便是从这里开始了真正波澜起伏且灿烂的一生。

三藩指的是平西王的吴三桂,平南王的尚可嘉,靖南王的耿仲明。

清朝初期,当时由于清朝统治者力量尚不足以直接控制南方各省。

因此将有功的汉人分封管理在一些省份,但由于各个藩王的权力太过于巨大,最后就导致形成了三藩割据的局面。

当时,三藩的势力正盛,不仅能够掌控军队。

同时也能调节百姓税收,势力几乎已经快接近全国的一半人数,一年消耗的的粮饷就占了全国财政收入的一半。

他们不仅蛮横无理,而且还对待百姓十分残忍。

那时,三藩势力也是对清朝中央最大的威胁。

那时年轻的康熙要面对的是一些身经百战的敌人,他又该如何解决这场灾难呢?于是康熙觉得与其处于被动,不如主动出击。

康熙决定开始削藩,当时朝廷中同意削藩的人,寥寥无几。

只是这削藩令一出,“三藩之乱”便开始了。

朝廷上那些反对削藩的大臣收到消息后,纷纷开始激动了起来,认为应该以和为贵,主张和平,同时全部都劝谏康熙撤销削藩的谕令。

朝堂上许多人都认为,这个罪责应由同意的大臣承担,更有索额图“请诛之”。

请求杀掉主张撤藩的纳兰明珠等人,以安抚吴三桂。

康熙便说削藩是自己的旨意,与其他官员没有任何关系。

只有纳兰明珠读懂了康熙心里的意思,力挺削藩,并联合了极为大臣,十分强烈的建议康熙帝削藩,并主张以武力大举讨伐吴三桂等叛军。

纳兰明珠便全力投身到平叛战乱之中去,协助康熙,充分展示了他的才华与机智。

在平藩过程中,康熙将纳兰明珠作为左膀右臂,并让他参与处置三地降兵等事宜。

在此期间,他不仅经常参加会议,分析敌情,定制策略。

还经常参与调兵遣将,供应粮饷等事物。

不久,三藩之乱被平乱。

三藩之乱平定之后,康熙对纳兰明珠日渐地信用并加以重用。

在三藩势力正盛时,他毫不犹豫不顾及自己,依然上书康熙坚持削藩的想法。

有忠诚,有勇气,纳兰明珠为清朝的平藩之乱成功做出了重大贡献。

议剿台湾 抵御沙俄

当时的台湾被郑经父子统领,他们都是明朝时期的将领。

康熙二十年,郑成功之子,郑经病死,郑经长子不幸被杀,福建总督姚启胜请求朝廷趁机出兵。

明珠等人也认为,应该利用郑氏之间的矛盾作为一个机会,彻底处理好关于台湾的所有问题。

纳兰明珠认为收回台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复原台湾,必须要由一个卓越的人来统领,他的想法与康熙不谋而合。

明珠向康熙推荐了水战能力很强的施琅。

于是,康熙派施琅去攻打台湾,施琅便成为了收回台湾的一位唯一将领。

最终在清军英勇奋战中,台湾终于回归到了祖国的怀抱之中,台湾问题被顺利解决。

纳兰明珠使战争脚步走向胜利,间接性地影响了整个战局。

收回了台湾之后,明珠更受康熙的赏识。

此时的清朝已经彻底清除了内部的忧患,但仍有外部敌人在对清朝领土虎视眈眈。

于是,康熙决定御驾亲征,纳兰明珠也跟随他一起。

在之后的不久,明珠最终与康熙共同打赢了雅克萨战役,彻底解决了沙俄入侵这一重大问题。

后来的《尼布楚条约》条约签订,同样也少不了纳兰明珠的功劳。

沙俄的事情处理完之后,康熙也越来越看重纳兰明珠,并打算好好培养,培养成能够和索额图不分上下的一股势力,纳兰明清便成为了这股势力的领头人。

结党营私 以权受贿

康熙和索额图的事业都已经达到了事业的巅峰,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两人的政治斗争便也拉开了帷幕,同样也要分出一个胜负。

十年之内,便从七品小官做到了一国宰相。

明珠十分懂得揣摩别人心思,尤其是皇帝的心思,为人也非常圆润。

他想要对付一个人,从来都不会当着对方的面动手,只会在背地里放阴招。

像纳兰明珠这样没有显赫家世背景为依托,靠着个人能力走到了这里,逆风翻盘,可见为官之术的强大,但这也为索党和明党的明争暗斗埋下了祸根。

明珠为了迎合康熙,于是效仿春秋门客之法,斥巨资在家中设立学馆,反有一技之长的人都可以到这里来。

有时间就听这些学究讲古往今来,日久了纳兰明珠也学习到了很多。

有一日朝堂,康熙问明珠逍遥游是物还是非,明珠便按自己理解的讲的绘声绘色地届时了一番。

康熙回到你虽然学问不高,却能临机思辨,你以后要好好教育你的儿女。

他遵照康熙的意思,培养出了清朝第一词人纳兰性德。

人的地位到了一定高度之后,便会使其膨胀,纳兰明珠也不例外。

他开始结党营私,索额图也不甘心落后,两人在此期间培养自己的党羽,当时的朝堂也只分为这两派,纳兰明珠在为官期间大肆公开受贿。

据史料记载,纳兰明珠赃款所达到两千万万白银接近当时清朝大半年的财政收入。

并且,他贪腐的时期也正是康熙力行反腐的时期。

但是康熙发现纳兰明珠收敛钱财后,并没有对他给予什么惩罚措施,只是让他闲居北京。

其中他不仅所收财务堆积如山,甚至还敲诈他人。

不仅贪污赈灾钱财,还陷害忠良。

由于明珠对钱财的欲望越来越大,普通的贪污受贿已经满足不了他的胃口。

于是明珠便开始了贩卖官爵,康熙二十三年曾出现了很多闲置的官,纳兰明珠就凭借自己的权力与地位,向外出售这些官职。

每个官职都被明码标价,例如一个督学两万两起步,其他的学位官职,也是以此类推。

明珠在这方面,结党营私,官官相护,以达到让朝中大臣,甚至是皇上也都动不了他的目的,结成有共同利益的党羽,给的钱多,这些官位就属于谁,这彻底惹恼了康熙,毕竟朝廷官员,需要皇帝亲自任命。

纳兰明珠与索额图这两股顶尖势力的权臣,同时出现在了朝廷之中,这无疑是康熙的心头大患。

两人的才华和利用价值,也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了,清朝的国力也趋于强荣繁盛。

同时他们也没有什么利用价值了。

最终,在康熙二十六年,纳兰明珠遭受了他人的弹劾。

在此后的二十年中在没有受到过重用。

“不复柄用” 善始善终

回顾纳兰明珠的一生,他经历过绚丽灿烂,也拥有过黯然无光。

我想他应该是没有遗憾的,人生百态,他已经全部品尝过了。

纳兰明珠与索额图最终的离开方式大相径庭,索额图在被弹劾之后直接被康熙赐死。

而纳兰明珠被弹劾罪状之后,仅仅只是被卸了官职,虽然十年内“不复柄用”。

但至少留住了性命,还给了明珠几百两银子让他回乡养老。

纳兰明珠,他虽然有贪污受贿、贩卖官爵等等的过错,但它与索额图是不同的。

索额图,其一他干预皇子们的夺取皇位。

这是康熙的底线,是任何人都不可以触犯的;其二他野心昭昭,起了谋反之心想要刺杀康熙。

而纳兰明珠虽然贪污受贿,私卖官爵,但是他对清朝,对康熙从来都是忠诚的,从没有想过要夺取康熙的江山。

在者,他在康熙那里有着巨大的功劳也为清朝做了巨大的贡献,所以康熙没有选择杀了他。

最终,他这波澜起伏的一生,在康熙四十七年结束了,病死于家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