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荣高棠 经过一位朋友教导

时间:12:39:36作者:admin分类:实践浏览:10评论:0

1981年3月,国际桥牌友好邀请赛在上海举办。

来自世界各地的13个城市的20多个队伍报名参加,其中就包括美籍华人:翁心梓李道基夫妇、杨小燕等人为代表组成的桥牌队。

翁心梓李道基夫妇的身份比较特殊,翁心梓是国民党元老翁文灏的侄子,他的夫人李道基则是晚清名臣李鸿章的曾孙女。

图|李鸿章与孙辈合影

翁文灏是何许人也?

他是我国早期的著名地质学家,是我国地质学博士,对我国地质学教育、矿产开探、地震研究等领域做出许多杰出贡献

二十世纪初,翁文灏到欧洲留学,专攻地质学,回国后他与友人创办地质调查所,在专攻地质研究的同时,又致力于培养地质人才。

像翁文灏先生等才学之人,在那个时代自然会受到国民政府的关注。

他之前被邀请担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翁文灏并未接受。

图|翁文灏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我们的国家与人民受到日本侵略者的侵害,翁文灏也为此国难忧虑不已。

恰好此时蒋介石准备筹办一个国防设计机构,翁文灏应邀与蒋介石第一次见面,他与蒋介石分享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概况。

当年10月国防设计委员会正式成立,由蒋介石担任委员长,蒋介石打算邀请翁文灏担任秘书长,翁文灏起初并没有同意,他一心只想搞地质研究,对于蒋介石之邀,他回复:“我并无分头接洽各项事务的能力”。

但在这之后,发生了一件事情。

图|翁文灏

1934年翁文灏在去浙江实地调查时,不幸遭遇车祸,生命垂危。

这一消息传出来,有人为其可惜:“如此人才,如此修养,岂但是一国之瑰宝真是人世所稀有。

”也有人批评他:“放弃了他不应该放弃的责任。

受伤的翁文灏听到这样的肯定与“责问”,心中充满感动,他也觉得在国家面临磨难之际,他应当扛起身上的责任来。

那时,他还将抗战胜利的希望寄托在蒋介石身上。

1937年,蒋介石自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长,他任命翁文灏为国民政府行政院秘书长,这一次,翁文灏接受了蒋介石的任命。

此后,翁文灏又出任经济部长,主管后方工业基地建设的工作,他在这个岗位上做了8年之久,经过整个抗日战争时期。

他还历任国民党中央委员、国民政府行政院副院长等职,以学者的身份在国民政府内认真做事。

图|蒋介石

可是,随着长久的相处,翁文灏渐渐意识到蒋介石这个人专制独裁、好弄权术、尤其是他罔顾战后的祖国百废俱兴、战后人民渴望和平的心愿,再度发起内战。

翁文灏意识到,蒋介石并非他所能寄托的希望。

1948年翁文灏递交辞职,多年来,他无比渴望辞去官职,回去潜心做研究。

当年他被蒋介石强行揽入麾下,非其真心所愿,抗日战争胜利后,他本就想放下手里的职务,结果还是因为种种原因,最终拖到1948年才正式请辞。

翁文灏自知自己位置尴尬,他曾是蒋介石的重要幕僚,名字也在战犯名单之上,可他对国民党失去希望,又不知该何去何从。

彷徨之中,翁文灏辗转前往海外,可他的心中还记挂着祖国,在给儿子翁心源的信中,翁文灏说:“年逾六十,不愿逃亡在国外,但求生为中国人,死为中华鬼。

新中国成立后,邵力子等友人积极与周总理、李维汉等领导人沟通,力求实现翁文灏的回国愿望。

图|周恩来与邵力子等民主人士的合影

1951年春,经毛主席、周总理的邀请,翁文灏回到祖国,回到北京,他积极学习毛主席著作、以及更多马列经典原著,思想上也得到很多转变。

在周总理的关怀下,翁文灏也得以与家人团聚。

当得知翁文灏有想工作的想法后,政府也积极予以支持。

从1954年起,翁文灏开始担任政协委员,获得身份上的一个巨大转变,他开始从事翻译及学术研究工作,为我国地质事业、地质科学做了许多工作。

1971年他病逝后,骨灰被安放于八宝山革命公墓。

翁家其他后人也在为祖国做着贡献,他的大儿子翁心源是石油工程师,次子翁心瀚作为空军,在抗日战争时期以身殉国。

除了自己的孩子,翁家其他家人同样成绩卓著,翁文灏的侄子翁心植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而另一个侄子翁心梓是钛合金专家。

翁心梓与妻子李道基虽然长年在国外生活,但他们从未忘记自己中华儿女的身份。

图|翁文灏

与他们同行的杨小燕女士亦是如此。

作为美籍华人的她,也常常思念着自己的祖国。

杨小燕1930年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门第,她的父亲杨开道曾是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

杨小燕出生的年代,我们的国家正处在动荡不安、民不聊生的时期,杨小燕的青少年也随之在颠沛流离中度过,她辗转北京、湖南、重庆等避难。

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杨小燕赴美学医,之后便在美国生活。

杨小燕在国外结婚,她开始学习桥牌,就是曾任美国桥牌队队长、教练的丈夫魏重庆教的。

一开始,杨小燕在纽约一家医院工作,后来她干脆直接辞职,在丈夫的悉心教导、也在自己的不断学习下,杨小燕一路过关斩将,在美国乃至世界的各种桥牌大赛中,拿下多个冠军称号。

她也因此成为人们口中的“桥牌女皇”,名声水涨船高。

图|杨小燕

正是借着国际桥牌友好邀请赛的机会,像翁心梓李道基、杨小燕这些牵挂祖国的游子,得以从大洋彼岸赶来,回到思念已久的祖国土地,他们心中自然是感慨万千。

翁心梓李道基夫妇、杨小燕他们乘机从美国飞赴北京,回京之后,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希望能够与邓小平见一面,或者打一次桥牌,以慰平生仰慕之情。

众所周知,邓小平是格外喜欢打桥牌的。

邓小平的夫人卓琳说:“小平同志只有打桥牌时才能得到真正的休息,因为他看电影、看书时都不免想到工作。

图|邓小平打桥牌

五十年代时,邓小平在西南局工作时,他学会打桥牌。

据邓林回忆,邓小平每周都要两三次桥牌,一般打到晚上11点。

他喜欢打牌,也喜欢与名家、高手搭档。

聂卫平说:“邓小平是我所知道的中央领导中,桥牌打得最好的。

不仅如此,邓小平还很支持关于桥牌的各种活动,他是我国桥牌运动的重要推动者。

但凡有桥牌比赛,邓小平只要有空就积极参加。

他总是将一起比赛的牌手视为朋友,绝不在他们面前显示自己领导人的身份,更不要人们的特殊照顾与谦让。

邓小平喜欢打桥牌,人们也喜欢与他一起打桥牌。

图|邓小平

这次,翁心梓李道基夫妇、杨小燕来京,自然想和这位桥牌爱好者切磋一番,于是便向时任中国桥牌协会主席的荣高棠提出这项请求。

荣高棠立刻向邓小平汇报,邓小平欣然应允,点头答应了这次邀约。

1981年3月4日的晚上,这是杨小燕、李道基等人永远铭记于心的日子,他们第一次见到人民领袖邓小平。

当天下午的欢迎宴会结束后,翁心梓李道基一行人怀着激动的心赶到养蜂夹道体育俱乐部,他们在这里期盼着邓小平的到来。

到晚上8点左右,77岁邓小平老人出现在众人实现,大家的心情的澎湃起来。

虽然已过古稀之年,但邓小平看上去依然是那般精神抖擞,神采奕奕。

他面带笑容地走进大厅来,亲切地问候着自远方而来的朋友们,笑着和大家打招呼:“欢迎,欢迎,欢迎大家。

翁心梓走上前去,主动说道:“久闻您牌艺很高,今天有机会和您同桌打牌,感到万分荣幸。

“太夸奖了,你们才是世界名将,与你们一起打牌,我的身价也高了。

”邓小平笑道,他谦逊幽默的风格也逗乐了大家。

因为邓小平的到来,整个宴会大厅都充满着欢乐、融洽的笑声。

图|邓小平

没过一会,荣高棠宣布开始打桥牌,按照规则两两一组,邓小平与翁心梓一组,杨小燕则与北京知名桥牌选手丁关根一组。

大家座位落定,就在比赛开始前,杨小燕突然很认真地说了一句:“我提个意见好吗?”

在场众人面露疑惑,不知道怎么一回事,邓小平率先回应她,他温和地说道:“行。

得到邓小平的允准后,杨小燕缓缓开口:“我们回来一次不容易,与您打牌更不容易,能不能我与您结对?”

邓小平毫不犹豫答应杨小燕的请求:“好嘛,这样会更能提高我的牌艺。

杨小燕如愿与邓小平分到一组,那天大家玩性正浓,一直玩到晚上11点多,邓小平与大名鼎鼎的“桥牌皇后”杨小燕在一组,总是能展示出自己打牌的指挥,让杨小燕颇为敬佩。

后来面对记者时,杨小燕说:“邓小平打牌思路清晰,牌风稳健,显示了充沛的精力和过人的智慧,这在快八十高龄的老人中,是十分令人吃惊的。

几个小时的打牌,让大家都过足了牌瘾。

这个晚上,也成为在场众人永远铭记的日子。

图|杨小燕

眼看时间不早了,邓小平向大家道别,准备离开。

就在这时,翁心梓的夫人李道基突然来到邓小平的面前,一幅神秘的模样,从自己随身携带的皮包中拿出一本书来,双手递到邓小平的面前,她恭敬有礼地鞠躬,请求邓小平在书的扉页上签名留念。

她递过来的,不是《邓小平选集》,而是《周恩来选集》。

图|周恩来与邓小平

这是有原因的,早在得知邓小平答应他们的打牌邀约时,李道基就特别兴奋,她找了许多家书店,想购买《邓小平选集》。

可当时在北京的大小书店里都没有,关于邓小平的这本书事实上还未出版问世,李道基就只好买了《周恩来选集》上下集。

在举办欢迎宴会时,李道基就高兴地拿出《周恩来选集》下集来,热情地邀请众人在扉页上签下自己的名字,纪念这美好的一刻。

等晚上见到邓小平了,李道基又拿出《周恩来选集》上级,邀请邓小平签字。

邓小平再次欣然应允,他拿起笔来,在书上写下遒劲有力的三个大字“邓小平”,如了李道基的愿望。

图|周恩来与邓小平

看到李道基早有准备,在场的杨小燕也十分羡慕,何况能让邓小平亲自签下自己的名字,这实在个难能可贵的机会。

杨小燕也激动地在自己带的皮包中翻找起来,最后找到她丈夫开办的轮船公司的一份介绍书。

她已经顾不上这是什么了,双手将纸递到邓小平的面前,看到邓小平在这份介绍书的反面写下名字,杨小燕愈发激动起来。

这天晚上,实现了她太多的心愿。

在众人依依不舍的告别中,邓小平离开了,留给大家的是一晚上美好的回忆、和对这位人民领袖更多的敬佩之情。

图|邓小平

与邓小平真实接触过的杨小燕如此评价他:

“这是一位令人赶到非常有兴趣的人物。

在牌桌上,我们之间像普通的朋友,他和气得不得了,和他相处,不会感到他是大领导,他为人很谦虚,很热情,生活习惯也非常简单。

杨小燕、翁心梓李道基夫妇心满意足地告别了他们的北京之行。

以后,杨小燕、翁心梓李道基夫妇逢人总是颇有感触地说起来:“桥牌就是一座桥,通过这座桥,把成千上万的海外赤子之心与伟大祖国的命运连接在一起了。

图|邓小平晚年

值得一提的是,杨小燕与邓小平结成牌友,之后杨小燕每次回到祖国,邓小平若有时间,总是要抽空与她打上一局,切磋一番。

1981年,世界桥牌记者协会给邓小平颁发了桥牌荣誉奖,赞扬其为“世界上对桥牌贡献最大之人”。

邓小平当时无法亲自前去领奖,就是由杨小燕代表他参加在美国举行的授奖仪式,代为接受这一荣誉。

1989年,邓小平又被授予世界桥牌联合会颁发的最高荣誉——金奖。

因桥牌而联系起来的“爱国之心”,何其珍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