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胶水双核 也常常隔空打口水仗

时间:12:31:21作者:admin分类:事物浏览:15评论:0

在英特尔与AMD互相竞争的数十年里,双方除了在产品上针锋相对以外,而“胶水多核”就是当年双方的一次非常经典的撕逼大战。

【声明:文案内容“MI好物君”创作,欢迎转发评论,万分感谢】

二者在真假多核这个问题上展开了长达数年的争论,一度被玩家传做笑谈,但是没成想十年之后“胶水多核”居然真的成了业界主流,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1.“胶水多核”之战

所谓“胶水多核”处理器并不是真把胶水填充进CPU里面,而是使用特殊方法将两个或更多芯片封装在一起。

率先开此先河的是英特尔在1995年发布的Pentium Pro,它是全球首款支持超过4GB内存的处理器,也是第一次将“胶水工艺”的概念进行实践,并被英特尔后续N多款CPU所沿用。

而此时AMD X2CPU则采用“真双核”方案,并且指责英特尔在拿“假双核”欺骗消费者,双方口水仗一触即发,争吵最激烈的时候AMD甚至在媒体面前直接拿自己的真四核和英特尔的酷睿2进行对比,列出各项指标来驳斥英特尔的流氓行为,虽然AMD占理,但……人家初代酷睿确实好用,输了真理的英特尔却赢了市场。

2.大家一起来糊胶水吧

随后数年里虽然两家时不时也会翻出旧账互骂一番,但大家似乎越来越乖,慢慢也不再提“胶水多核”的事,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开始玩胶水核心了!尤其是在高端服务器处理器市场,这种现象尤为严重。

无论是英特尔至强还是AMD霄龙,都在疯狂堆核心数和线程数,比如英特尔家的28核56线程Skylake-SP处理器,AMD家的64核128线程“罗马”处理器,这类CPU所采用的就是升级版的胶水粘合技术。

3.CPU性能升级的困境

随着摩尔定律的失效,芯片很难再单靠工艺精度所带来的红利去提升性能了,在成本与技术双重困顿下,为了对高频多线程处理器依赖度极高的数据中心的运算需求,无论英特尔还是AMD都再次拾起当年被骂惨的MCM多芯片模块技术,通过野蛮粗暴的方式疯狂堆核心,看似突飞猛进,实则原地踏步。

现在大家对“胶水多核”应该有所了解了吧?它不仅仅是消费者对CPU无用多核的讽刺,也是厂商们的无奈,大家对此如何认为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