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艾青 像刀砍过一样

时间:12:24:59作者:admin分类:事物浏览:12评论:0

文︱区汉宗

今天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艾青逝世27周年。

艾青(1910年3月27日——1996年5月5日)以其深沉忧郁的爱国抒情诗享誉诗坛,他的诗紧贴民族土壤和民众感情,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了长足的影响,被誉为“人民诗人”。

艾青的艺术风格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感情自然平淡而又真诚强烈,极具鲜明的抒情个性和奇特的表现手法,往往较多地把个人的悲欢融合到时代的悲欢里,反映自己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反映现实的生活和斗争,从而比较鲜明地传出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心声。

诗人艾青的一生,是富有传奇色彩的。

他诞生于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宣统”末年。

他和祖国一起经历了辛亥革命、军阀混战、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数不尽的内忧外患。

很多人知道艾青,是因为他的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

这首成名作写于狱中的寒夜,艾青“从碗口大的窗户看着雪”,想起了他在家乡金华的乳母“大叶荷”。

在金华话中,“大叶荷”与“大堰河”同音,艾青只知发音不知汉字,故误写作“大堰河”。

这是他首次以笔名“艾青”发表诗歌,读者反响热烈,很快就流传到日本,又译成英、法、德十余种语言。

艾青的狱友,左联的海外留学生,读这首诗时都落下泪来。

《大堰河——我的保姆》被选入人教版语文课本。

全诗分为四部分。

作者通过对自己的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抒发了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赞美之情,从而激发人们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对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强烈仇恨。

艾青原名蒋海澄、曾用过林壁等笔名。

他出生于浙江金华乡间一个地主家庭,但由一个贫苦妇女的乳汁养育长大,从幼年起心灵便濡染了农民的忧郁。

艾青青年时期主要兴趣在绘画,曾就学于杭州国立西湖艺术院,1929年赴法国留学,1932年回国后,在上海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同年7月被国民党政府逮捕,监禁三年之久。

他在狱中写作的《芦笛》一诗,典故出自现代派诗人阿波里内尔的诗句:“当年我有一支芦笛/拿法国大元帅的节杖我也不换。

”芦笛象征艺术,大元帅节杖则象征反动权力。

这表明,艾青的诗歌创作,开始便是与反动权势对立的。

1937年抗战爆发后,艾青立刻投身于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之中。

他以自己的作品,悲愤地诉说着民族的苦难:“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同时,他也以真诚的歌喉,倾吐着对祖国大地的热爱。

诗人把自己比拟为一只鸟,即使喉咙嘶哑,也要歌唱“这被暴风所打击着的大地”,即使死了,“连羽毛也要腐烂在土地里面”。

诗人放声赞颂那些为祖国和民族挺身而战的战士。

可以说,艾青自己也是一位勇敢的“吹号者”,他用诗歌吹响了民族解放战争的战斗号角。

艾青是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自由体诗的倡导者。

他曾受西方后期印象派画家和现代派诗人的影响,但他的作品不失中国的民族色彩和感情。

从吹奏芦笛到吹响号角,艾青诗歌创作轨迹的演变,在中国新诗史上有重要意义。

艾青早期的诗歌,以革命的现实主义手法,深沉忧郁地唱出了祖国的土地和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和不幸,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同时他的诗篇又激励着千千万万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为神圣的国土不可侵犯而英勇斗争。

艾青诗歌有饱满强烈的感情和丰富飞腾的想象,因而采用丰富多彩的意象,使形象更加丰满生动。

所谓意象,就是能寄托出某点感觉的事物、景色,是经过了主观再创造的形象,是“具体化了的感觉”。

采用丰富多彩的意象表现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抒发深沉忧郁的感情,使抒情形象更加丰满生动,充分体现了艾青独到的艺术特色。

五四启蒙时代的郭沫若,他的诗也常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借助某一形象抒发感情,但他的诗中所表现的自然景物,表现的意象,大都被神化了,借以直抒胸臆地表现自我感情。

这与艾青将意象与情与情感交融、主观与客观有机结合的表现手法是不同的。

与艾青同一时代的臧克家,他的诗执着于现实,取材于现实,他比较注重以客观的准确意象代替主观情绪的直接发泄,从现实生活中捕捉具体可感的画面构成意象时,更倾向于单纯写实。

一九五七年的“反右派”运动,艾青说:“我成了痰盂,一切谩骂都是判决。

”在北大荒的冰天雪地,在新疆的千里戈壁,艾青被迫放下了笔,开始时他曾受到王震将军的保护,但是“文革”一来,元帅和将军都保护不了自己,更何况诗人。

艾青的处境可想而知,他的诗稿、信件和资料被抄走,恶劣的生活条件使他的右眼失明。

但是,艾青以坚强的意志经受了一次又一次的磨难。

五十年代初,艾青在智利海边写了一首诗《礁石》: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他的脸上和身上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这首诗正是包括艾青先生在内的中国正直知识分子的写照。

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这种坚韧顽强的生命存在的由衷赞美,亦对正处在种种困扰和挤压中的祖国人民以深切的鼓舞。

此诗语言凝练,采取烘托、比拟等手法,以冷静客观的描写手法,以旁观者的叙述视角作形象的勾勒,不作意义或感情的阐发,把其中的意蕴留给读者去体会,十分富于诗歌美。

艾青诗歌代表作和散文代表作,以及诗论等。

诗歌有《太阳》《向太阳》《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等;散文有《忆杭州》《画鸟的猎人》《养花人的梦》等;诗论有《诗论》《诗与时代》《诗与宣传》等。

无论是诗歌,还是散文,或是诗论,都极具艾青个人风格,他的诗歌深情忧郁,歌唱中国土地上的人民;他的散文真诚朴素,写景抒情记人都饱含真情;他的诗论意义深刻,蕴含着对中国诗歌创作繁荣的思索。

无论是《大堰河》、《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还是《北方》,在那个年代,都特别适合一个身着长衫的年轻人,用浑厚的男声深情地朗诵。

艾青的视角常常不是战斗的,从来没有“黄河在咆哮”的那种战斗情怀,他的显著力处更低,更具悲悯同情,把目光瞄准了受尽磨难的劳苦大众。

一九七六年臭名昭著的“四人帮”终于垮台,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一九七九年三月,正式为艾青恢复名誉,他随中国人民对外友协代表团,访问欧洲三国。

在西德,他访问了法兰克福、汉堡、特里尔、哥廷根、慕尼克、波恩……艾青的诗《迎接一个迷人的春天》,使他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严冬过后,春天一定会来临,“即使冰雪融化了以后,道路是泥泞的,即使要穿过一大片沼泽地”。

现在提起艾青,人们最先想起的大概是艾青的“逆子”艾某未。

除了著名诗人艾青之子的身份外,艾某未还有不少可以让人羡慕的头衔:旅美艺术家、中国前卫艺术代表、鸟巢设计者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的中国顾问、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的副导演……按常理说,这样的人物肯定会为爱惜自己的形象而在媒体面前谨小慎微滴水不漏。

艾某未显然是个例外,一脸虬髯的艾某未从容地否定自己,话语轻飘飘脱口而出:“我什么家也不是,就是狗揽八泡屎,泡泡舔不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