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米格-29 苏联解体之后

时间:18:08:45作者:admin分类:实践浏览:14评论:0

米格-29战斗机是苏联米高扬设计局研制生产的双发空中优势战斗机,北约代号:支点(Fulcrum)。

是苏联第一种从设计思想上就定义为第三代战斗机的型号。

米格29从设计上来讲,应该说是一款非常成功的战斗机。

可能很多人对此不以为然吧?

其实,我们对米格29的认知还是基于当年的老米格29。

用现在的标准衡量四十年前的东西。

看不上眼是很正常。

米格29从设计之初就非常明确,它是一架前线支援战斗机。

可以说是米格15,17,19,21设计思想的延续。

苏联空军前线战斗机装备思想就是:简单、轻便、成本低、易生产以保持装备数量优势。

米格29的定位也就决定了它的特质。

它有点像二战时期的T34坦克,性能可靠、结构简单、易于维护。

能快速的大批量装备。

说的不好听点,属于低值易耗品。

作为野战前线战斗机,以条件较差的前线机场为基地,执行中近短程空优作战任务,兼顾对地支援。

这对米格29来说,完全可以胜任。

米格-29甚至还为此装备了前起落架挡泥板。

可见设计作战使用条件多恶劣。

米格29的机动性能非常好,特别是起降性能,能够在200米的跑道上实现战时的起飞,而且米格29的飞行速度能达到2.25马赫,使用两台RD33发动机,提供强劲动力的同时,还能保证安全性。

一直到上个世纪末,米格29一直是一款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战斗机之一。

东西德统一之后。

德国、意大利和美国联合对德国空军继承的前东德米格-29进行了全面评估。

米格-29在机动性、爬升率、加速性能、雷达探测距离和简便的地面维护方面都让西方同行感到惊讶。

原东德空军所属米格29的故障率是每1000飞行小时300次故障,而属于西德的“狂风”战斗机则达到380次。

这在战争中绝对是最致命的。

F14雄猫战斗机被性能远逊色于自己的F18大黄蜂取代,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出勤率低。

米格29从服役到苏联解体一共生产了1400多架。

这个数字在三代机中恐怕只有F16可以媲美。

但是,F16到十年后的2001年才生产2200多架。

据说当初曾经考虑过给米格29上电传飞控。

但是因为前线机场不具备维修能力最后否决了。

米格29最为诟病的就是“腿短”,这其中有两个因素,第一个是它不需要太远的航程,米格29内油3.5吨,航程1500公里,作战半径600公里左右,这对前线支援战斗机来说已经足够了。

为了追求三代机的作战高推比,减油减重是设计师为达目的的选项。

苏27的内部油箱非常大,航程超远。

但是,满油状态下的苏27根本没有机动性可言,只有挨打的份儿。

带个副油箱开打的时候还能抛掉。

内油你咋整?

米格29当初考虑野战机场的起飞条件,避免发动机吸入异物,特别设计了一个辅助进口,这个进气口挤占了内部空间。

有人说这是个脑残设计。

但是,有了这个辅助进气口,米格29可以在前线野战机场起降,而不用担心吸入异物。

F16行吗?苏27行吗?

在后期的米格29将该进气口取消。

因为作战环境变了。

不需要前线野战机场起降了。

米格29推重比超过1,性能非常均衡,没有明显的短板,基本上是三代机的水平。

而像幻影2000和F18的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

苏联没有F-16使用的F100发动机那样的大推力发动机,AL31也是参照了RD33的设计才造成的。

所以使用两台中推,这很正常。

F/A18大黄蜂也是两台中推。

另外,两台发动机总比一台保险。

前面说了,没有电传飞控是为了维修方便。

但是这不代表米格29落后。

当时只有美国的F16是电传飞控。

连F15都是后期改装的。

F15落后吗?

苏27使用了电传飞控,但是要知道苏27比米格29晚了好几年。

米格29在1983年服役。

而第一架批生产型苏-27UB ( T-10U-4 )于1986年才首飞成功。

事实上,苏27的气动外形还是参照了米格29。

所以现在一般人很难分辨米格29和苏27。

在我们看来,米格29冒黑烟是个大问题。

(RD33发动机的后续型号同样存在这个问题。

枭龙和歼31也受连累了。

)这和RD33特有的短环形燃烧室、离心式喷嘴设计有关。

使用离心式喷嘴部件的发动机,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便于维护。

最关键是在恶劣的条件下,可以更有力的保证发动机工作正常。

此在设计、制造、维护能力有限的年代,这一设计更为现实、可靠。

所以这个缺点,在苏联当时的技术水平、作战环境、作战指导思想下,它就算不上是问题。

RD33系列发动机冒黑烟是在特定的条件下,不是随时随地的。

所以情况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严重。

米格29的雷达探测距离八十公里,现在的雷达探测距离都是上百公里。

人的眼睛视距最大不超过10公里,冒不冒黑烟很重要吗?这也是为什么RD33系列发动机冒黑烟,可是中国的枭龙和歼31还是选择安装的原因。

至于航电落后,那就不是米格的问题了,那是苏联的技术问题。

米格有的问题,苏27也有。

例如雷达的研制是仪器制造研究院(NIIP)与无线电工程研究院(NIIR)。

由NIIP负责苏-27的SUV-27火控系统以及RLPK-27雷达,NIIR负责米格-29的SUV-29火控系统与RLPK-29雷达。

1978年确定了共同的第四代雷达研制方案,由NIIR与NIIP共同研制通用部件。

部件相通性达到70%。

其实苏联的航电并不是一无是处。

米格29服役时,凭借R-73近距空空导弹和头盔瞄准具以及R-27空空导弹,

在近距和超视距空战中都力压F-16。

这话是原美国空军的退役飞行员“Vinnie”拉塞尔少校说的。

可信度还是很高的。

拉塞尔曾在德国拉格空军基地驾驶三年米格-29。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俄罗斯没有能力投入武器装备的升级了。

这个时候,苏27的救星来了。

中国在米格29和苏27之间选择了苏27。

(说句题外话。

中国选择苏27的原因并没有太多太复杂的因素。

就是中国歼六、歼七、歼八和正在研制中的歼十都是轻型飞机。

中国当时连发展重型战斗机的计划都没有。

可以说,想都不敢想。

而苏27是中国唯一能够获得的重型战斗机。

米格29没有得到中国的青睐,虽然零星的获得了一些订单,但是二十年的订单累积只有不到200架。

所以,米格根本没有能力对米格29进行升级。

米高扬曾经在米格-29基础上经全面现代化改进而成的新型多用途歼击机,也就是米格33。

但是苏联解体了。

俄罗斯没钱。

最后不了了之了。

而苏霍伊由于得到了中国订单,资金有了保证,苏30才得以发展。

以及衍生出后来庞大的苏系列家族。

一直到1997年,米格启动了米格29SMT研制计划,米格才第一次获得重大改型的机会。

米格29SMT已然改掉了老款米格29的所有毛病。

米格-29SMT依靠内油将转场航程提升到了2400公里,带副油箱后可达到3500公里。

虽然“驼背”很丑陋。

但是,对比一下美国为阿联酋订做的F-16E。

只能说没有最丑,只有更丑。

米格29SMT虽然性能超过老米格29“八倍”(——俄罗斯官员语)并没有获得良好的声誉。

俄罗斯不买,卖给阿尔及利亚的被退货。

(理由是因为俄罗斯用的是苏联时代老米格29的机身。

2017年,米格-29的最新改型米格35闪亮登场。

2019年进入量产。

俄罗斯空天军的首批订单预计数量为37架。

在五代机满天飞的今天,米格35能从苏霍伊家族的苏57、苏35嘴里夺掉一块肉。

说明米格35确实足够优秀。

实力绝对不容小觑。

米格35的优秀也恰恰是因为米格29的底子太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