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耿庆国 和地震发生的小概率性

时间:17:17:58作者:admin分类:娱乐浏览:12评论:0

因为他的精准预测,拯救了我国上百万人的性命,自称“国宝级”的耿庆国,究竟有多牛?

我们都知道地震预测是一个世界性科学难题,以现在的科学技术,是不能精准预测地震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地球的不可入性,地震孕律的复杂性。

在1970年1月5日,云南曾发生了7.7级大地震,造成了上万人的死亡,周总理知道此事后,非常的重视,把耿庆国等人接到了北京,一起商讨地震如何预防,当时我国的大学还没有地震地质和地应力专业,周总理说:“地震预报问题,你们要好好攻!人口这么多的国家,攻不破这点怎么能行啊!要有雄心壮志。

正是因为这次的小型会议,坚定了耿庆国地震预测应用的研究。

在1972年,耿庆国去平谷地震台的路上,因口渴向路边的瓜农买了一个西瓜,在聊天中瓜农说,“大旱不过阴历五月十三,可现在都阴历六月十五了,天还没雨,这时耿庆国想起了,当年通海地震时,也有乡亲们反应过震前大旱的情况。

耿庆国回去后,仔细翻阅了往年的地震资料和气象资料,发现在大地震前,震前 1年到3年半往往是旱期,旱区的面积越大,地震等级也就越高。

耿庆国也因此提出了旱震理论。

由于耿庆国和无数地震工作者的努力,在1975年2月4日10时30分,辽宁省人民政府通过电话发布了临震预报,使辽宁省南部的人民在地震前即使撤离,拯救了100多万人的性命。

其实当年耿庆国说过:‘京津唐渤张地区马上会发生6级以上地震,时间是1976年7月29日之前’。

果然在1976年7月28日发生了地震。

耿庆国这一生成功预测了若干次地震,正是因为有这样人的默默付出,才能有我们现在平安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