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童心百说 则文辞不能达

时间:16:46:25作者:admin分类:娱乐浏览:15评论:0

李贽(1527-1602) , 又名李载贽,字卓吾,又字笃吾,号宏甫,泉州晋江(今福建晋江)人。

泉州又称温陵,故又称温陵居士明代卓越的思想家、文学批评家。

嘉靖年间中举。

先后出任过河南共城教谕、南京刑部员外郎、云南姚州知府。

五十三岁辞官,至麻城(今属湖北省)城郊龙潭芝佛院落发出家,周游讲学。

他一生激列反对封建道统,抨击程朱理学,其思想明显地带有资本主义萌芽的性质。

七十六岁,为明统治者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罪下狱至死,著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李氏文集》等约三十种,事迹附《明史》卷二百二十一耿定向传。

童心说

龙洞山农叙《西厢》, 末语云:“知者勿谓我尚有童心可也。

”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

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

夫心之初,曷可失也 ,然童心胡然而遽失也?盖方其始也, 有闻见从耳目而入, 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

其长也,有道理从闻见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

其久也,道理闻见日以益多,则所知所觉以益广,于是焉又知美名之可好也,而务欲以扬之而童心失 ; 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而务欲以掩之而童心失。

夫道理闻见,皆自多读书识义理而来也。

古之圣人,曷尝不读书哉!然纵不读书,童心固自在也,纵多读书,亦以护此童心而使之勿失焉耳, 非若学者反以多读书识义理而反障之也, 夫学者既以多读书识义理障其童心矣,圣人又何用多著书立言以障学人为耶?

童心既障,于是发而为言语,则言语不由衷 ; 见而为政事, 则政事无根柢;著而为文辞。

非内含以章美也,非笃实生辉光也,欲求一句有德之言,卒不可得。

所以者何?以童心既障,而以从外入者闻见道理为之心也。

“童心说”是李贽最著名的文艺观点。

它的提出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童心说》中李贽首先把批评的矛头直指程、朱理学,斥之为假道学。

他认为“童心”是创作“天下之至文”的内在基础,是一切文学作品(诗歌、小说、戏曲等)的根本。

什么叫“童心”呢?文章一开端就说:“夫童心者,真心也。

……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一个人“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

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李贽说的“童心”、“真心”, 可释之为“本心”, 它就像人在孩提时代那样未经事故、未受社会习俗、社会意识濡染,至真至纯。

说得直接一点,就是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说,怎么做,“直心而动”, “率性而行”, 毫无假道学的假仁假义,言不由衷。

李贽这种认为“童心”不排斥“私心”的见解,不仅有力地揭露和抨击了宋明理学家假道学的虚伪性,而且说明了李贽的“童”心”, 既不同于孟子所谓“赤子之心”、“善心”, 也有别于老子所谓的处于浑沌状态的“孩提”之心,它明显地带有明末资本主义思想的萌芽性质。

“童心”是与生俱来的,是本有的,那么后来为什么会丧失掉了呢?李贽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闻见道理”的增多,“童心”便逐渐丧失。

而“道理闻见”乃自“多读书识义理而来”。

这“多读书识义理”, 就成了“童心”丧失的主要原因。

其实李贽并不是一概反对读书识理,所反对的则是读程朱理学及其在社会的影响。

他认为程朱理学不仅不能“护此童心”, 反而“障其童心”。

一旦“童心”被理学障蔽,人便失去内在的本真,结果必然导致“以假人言假言,而事假事文假文”。

对于宋明理学奉为至尊的“六经”、《语》、《孟》, 李贽则大胆地进行怀疑和否定,认为这并不是什么“万世之至论”, 而是“其迁阔门徒,懵懂弟子,记忆师说,有头无尾,得后遗前,随其所见,笔之于书。

”也就是说,这些儒家经典,“大半非圣人之言”, 而只是被道学家利用来欺骗人们,成为“假人之渊数”的东西。

这就否定了儒家经典和圣人偶像的绝对权威,抨击了封建的道统与文统,主张人们从偶像统治的封建教条桎梏下解放出来,在创作上抒发自己的真挚的思想与感情。

李贽的“童心说”, 实质上传出了明末市民阶级反封建、要求个性解放的思想信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