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罗素幸福之路 紧跟恐惧的就是疲劳

时间:21:47:35作者:admin分类:娱乐浏览:11评论:0

动物不知道何为焦虑?它们没有复杂的七情六欲,最简单的食物充足,不生病,就是最快乐的事情。

人类,享有世界最顶端的食物链权利,却时刻充满困惑和挑战。

这一切的情绪变化来自高级物种所具有的情感特征。

伯特兰.罗素,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他不仅在数学和哲学上成就斐然,在教育学、社会学、文学和政治学上都有建树。

这本《幸福之路》没有哲学家深奥、思辨的幸福理念,也不是只有专家、圣人才能看得懂的哲理观点,只有最贴近普通人如何避免恐惧、焦虑、嫉妒、厌烦各种负面情绪的对策,以及以此展开的关于个人工作、家庭如何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路程。

这本易懂、易操作却十分经典的《幸福之路》可以反复阅读、反复体验,最终学以致用,能够活出自己的幸福生活。

罗素是世界和平的倡导者和组织者,1950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出生英国上流的贵族家庭,祖父在19世纪40年代历任两届首相,父母在他2岁和4岁时分别离世。

罗素的的童年很孤寂,时常一个人在大花园里玩耍和思考,同时也养成了对大自然和生活的思考能力。

罗素对待婚姻的自由体现在他后来的“五次婚姻”和数不清的情人,所以也素有“绯闻哲学家”的称号。

罗素曾经说过: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支配我一生的单纯而强烈的三种感情。

这些感情如阵阵飓风,吹拂在我动荡不定的生涯中,有时甚至吹过深沉痛苦的海洋,直抵绝望的边缘。

他是一位感情泛滥却又才华横溢的男人。

1、幸福的获得,在极大的程度上要消除对自我的过分关注。

我们不幸福的根源,一部分在于社会制度,一部分在于个人的心理素质——当然,后者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前者的产物。

弗洛伊德曾经被问到一个问题:您觉得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他的回答是:爱和工作。

这句话概括出的意思就是:减少自我关注,将能量运用于爱和工作。

关于“自我关注”我们还可以从“森田疗法”的创始人森田正马的成长经历中获知一二:森田正马从小体弱多病,有神经质症状,这一切都因为父亲对他过高的期望和每天繁重的学习压力,他在12岁时依然会尿床,为此导致强烈的自卑,而发生过好几次心动过速,各种悲观的情绪导致他想自杀。

一个人若是连“死”都不怕了,那还怕什么呢?也许这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为此森田正马干脆放弃所有的药物和治疗,豁出命去学习,当他将关注点放在做事情上,他的焦虑和神经质全部好了。

因此森田得出了“放弃治疗法”。

这也是罗素所表达的“放弃自我关注”。

生活和工作中,很多人会将关注点放在别人对我们的态度,说话时的表情,一个眼神上,甚至在对方完全无视的情况下,也会因此联想到是否因为自己做了不合适的事情,别人的一个微动作就有可能引发对自身的怀疑,这都是过度自我关注。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过度的自我关注,必将导致过度的自恋,过度自恋的结果就是当你身体出现毛病时,就会无限放大后果的严重性,而当感情受到挫折时,又会产生无比的精神苦。

对此,我们需要让自己慢慢将注意力从自己身上的缺点转移,而将其转移到外面世界,个人专注或者感兴趣的事物状态中。

事实上,除了家人,你真的不是别人想象中的那么重要。

所以罗素在《幸福之路》的开篇章节首先提到的幸福获得首要原则就是:极大地降低自我关注。

2、学会接受平静、日复一日单调的生活是幸福人生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

在《幸福之路》这本书中,罗素列举了一些伟人的一生时间安排:德国作家和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他的一生中,从来没有到过何尼斯堡以外十英里的地方。

达尔文,在地周游世界以后,全部的余生都在他自己家里度过。

马克思,掀起了几次革命之后,则决定在不列颠博物馆里消磨掉他的余生。

我们可以发现这些伟人一生大多数都是在平静的岁月中度过。

这种工作日复一日,在常人看来枯燥又单调,但确是通完成功的必经之路。

我们所熟知的青年钢琴家郎朗,在他小时候上学的间隙,每天练琴的时间超过6小时,到了寒暑假更是全天候练琴,即使后来他到了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读书的时候,也时常练琴到24点,他的勤奋练琴也成为了柯蒂斯学院有史以来第一个被学校警卫允许可以通宵练琴的人。

罗素在这本书中,特别强调了:忍受一种或多或少单调的生活的能力,是一种应在童年时代就培养起来的能力。

一个小孩就像一棵幼苗一样,只有让他不受干扰、总在一攸土地生长时,才发育得最好。

太多的旅行,太多的形形色色的感性东西,对青少年并没有好处,因为这会使得他们长大以后缺少忍受寂寞生活的能力,而唯有寂寞才能使人有所创造。

所以学会真正的接受寂寞、享受孤独并不是口头上侃侃而谈的空话,而确实是通往幸福的最佳道路之一。

那些在工作中默默无闻,同时能平静地生活的人,很大程度上也是幸福快乐的人群。

只有在平静的环境里,快乐才能持久地存在。

这是对现代人一个警醒的提示,快节奏的生活,科技的不断进步,事物更新换代的速度日益加剧,而为此展现在人类面前的世界也越来越五彩斑斓,故此我们的情绪似乎也变得轻快又浮躁。

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只会想到下一次的快乐,而不能将目光锁定在未来的成功道路上。

3、将内心设想最坏的事情做全神贯注的思考并确信“它并没有这么可怕”,是战胜焦虑,令情绪振奋的秘密法则。

记得很多年前看过何炅的一个采访,那时他还是北京外国语学院的老师,《快乐大本营》是他周末的兼职工作,对于从教师到主持人的跨越,他曾经毫不忌讳地说起开始这份主持人工作时非常担心做的不好,不自信。

后来他终于想到了一个对自己有效的办法:做最好的准备,做最坏的打算。

当时听到这句话时,第一感觉是比较悲观。

可最好的工作准备,和最低的心理准备,确实让何炅能够毫无心理负担地去主持工作,并且获得全国观众的喜爱。

为此联系到罗素的这本《幸福之路》中关于平常人普遍存在的焦虑和恐惧的心理,将自己害怕的事情,做深刻细致的剖析,正面直视令自己胆怯和担心的事情,并且坚定地确信:“这问题并不是那么严重紧要”。

这会最大限度地降低焦虑的情绪,从而也就杜绝了恐惧的心理。

因为恐惧总是伴随着焦虑而来的情绪。

要知道焦虑过后是恐惧,精神上的不适最终会带来体力上透支,而随之循环又会发生新一轮的负面情绪加剧。

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时刻都会面临焦虑,有时也许就是鸡毛蒜皮的一点小事,有时有可能是周围环境的变化,甚至一个发生在与自己毫不相关的人身上的事情,也许都能引起自己“感同身受”的负面情绪,而这些点点滴滴,毫无预兆的心情起伏就很容易引发各种焦虑,从而严重地影响正常生活,也就达不到幸福人生的目标。

关于人的恐惧心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陌生。

对于熟悉的事务,是不会感到恐惧的,所以消除恐惧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比平时更加认真的态度,平静地熟悉它,认识它,当你对这件事不再陌生时,你的恐惧也会随之消失。

罗素在《幸福之路》这本书中,除了阐述以上的几种负面情绪的解决办法,对于人性中存在的嫉妒、虐待、竞争、负罪、厌烦等等都做了通俗易懂的描述和解决方法。

同时文中对于现代女性夹杂在职场工作、家庭事务、抚育孩子的多重身份中引发的各种心理问题和尴尬现状也做了明确解决办法。

对于罗素关于人追求幸福之路的论点:我将尽量让青年人清楚地了解过去,清楚地认识到人类的未来很可能比她的过去更为长久,深深地意识到我们所居住的地球之渺小,意识到这星球上的生活实在不过是昙花一现而已。

所谓“宇宙浩瀚,知识无涯。

若真能得其“真理”,死又何妨?”

所以,当我们意识到身为人类在这宇宙之中,连蝼蚁都不算,所以身边这些的焦虑、恐惧、厌烦等负面情绪又算得了什么?

罗素相信:不幸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因于一种错误的世界观;而幸福是人的一种权利,是人们应该追求的东西。

《幸福之路》这本书,罗素罗列佐证了普通人一生中最容易遇到的各种问题,将他的经验和方法娓娓道来。

照着他的幸福方法去做,幸福的人生就离我们不远了。

本书值得任何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