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红与黑于连 葬送了他的一生

时间:2023-11-10作者:admin分类:娱乐浏览:21评论:0

《红与黑》是法国作家司汤达的作品,写于19世纪中期。

文章描述了主人公于连跌宕起伏的一生,他的前途和他的爱情紧紧纠缠在一起,在前途和曾经的爱面前究竟该如何选择?为了进入上流社会,他牺牲了爱情,最后连人格也迷失了……我们知道他杀德莱纳夫人并没有成功,德莱纳夫人没有死,而且德莱纳夫人还设法救他。

原本可以免于一死的他为什么在最后主动求死呢?是什么让他心灰意冷失去了活着的欲望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带探讨一下其中缘由。

《红与黑》中描述的于连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

他的家庭环境对他的性格影响很大,于连的父亲和哥哥经常打骂他,但他意志力坚强,记忆力高于平常人,非常聪明。

当时社会的统治者是教会和贵族,而平民的身份极低,平民和贵族不平等,这让身为平民的于连内心有些自卑。

同时,于连还是一个拥有高度自尊心的人,他吃苦耐劳,肯上进,想为自己某得一个更好的未来。

从他父亲让他到市长家去做家庭教师他的不情愿,以及他要求和市长一同吃饭,可以看出在他心中尊严占有很重的比例,他不愿意做奴仆,不愿意被别人看成低贱的人。

他讨厌市长,因为市长拥有身份,地位,而且不尊重地位较低的平民。

这戳中了了他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一个充满野心,有远大理想抱负的年轻人,最终还是在复杂社会的摧残下走入了死角。

于连内心对市长是非常怨恨的,他要报复。

于是他和市长的妻子德莱纳夫人偷情,来实现自己的计划。

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竟然爱上了这个比他年长不少的妇人。

德莱纳夫人美丽善良,她像太阳一样温暖着于连,和社会鲜明的等级社会的冷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于连感受到了真诚的爱。

德莱纳夫人无疑是背叛了自己的丈夫和家庭,她的丈夫是爱她的,但她向往自由热烈的爱。

于连的出现,让她看到了希望,于连的自尊心和追求自由平等的坚定让她不能自拔,这正是她的精神追求。

纸包不住火,很快被市长发现了。

于连只好告别德莱纳夫人另谋生路。

这让他在后来遇见了玛蒂尔德,也是他迷失的开始。

如果说德莱纳夫人是温柔宽容的,那么玛蒂尔德就是傲慢自私的。

玛蒂尔德出生于贵族上层社会,她漂亮,富有,聪明,有才华。

她并不欣赏身边的贵族青年,认为那些纨绔子弟完全配不上她,并不是她想要的标准。

而出身地微的于连却引起了她的注意。

他的才学,他的个性,他的与众不同都深深吸引着玛蒂尔德。

于连一方面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他接受了玛蒂尔德,并和她订婚,这样就会凭借玛蒂尔德家的社会地位获得官职和财富地位。

另一方面,他还是自卑的,他的出身时时刻刻绑着他的手脚,他担心自己遭到虚伪贵族们的蔑视,所以他尽力周转于贵族圈,他一时之间如鱼得水地混迹在上层社会。

不久,因德莱纳夫人被迫写了诋毁于连的“忏悔信”,他的高度自尊让他恨德莱纳夫人,为了自己的大好未来,他有了杀死德莱纳夫人的念头。

正是这个念头。

德莱纳夫人没有死,他被告上法庭,判了死刑。

到这时,善良的德莱纳夫人仍然在想尽办法救他,尽管他要杀死自己。

于连此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他自责,他为了自己的前程伤害了一直爱自己的人,他无法接受这样的自己。

他这个过程中,他回归了最初的那个他。

可以说,于连的一生是19世纪整个巴黎下级青年奋斗历程的缩影,更是先进知识分子的代表。

对现实不满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跻身于上层社会,提高社会地位。

然而,他的骄傲和自尊心极强,不愿意更不屑于奉承贵族,而是追求自由的世界,这让他与贵族圈子格格不入。

另一方面,他虽不满于社会却又积极融入社会。

也就是说,无论社会的规则如何,是红色的光明道路还是黑色的黑暗道路,他都要成为社会的佼佼者,成为一个被社会和权威认可的“成功人”。

为了这样的“成功”,他不惜枪杀德莱纳夫人,尽管德莱纳夫人并没有死,于连却陷入深深的自我谴责中。

他开始反思自己走过的路,做过的事。

他只要肯稍稍向贵族低头妥协,便可免于一死。

于连却选择求死来维护自己的尊严。

这样的选择是艰难的,也是伟大的。

一个优秀的青年死去了,在红与黑的夹击中被碾碎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