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维特效应 现在一些社交平台

时间:19:44:49作者:admin分类:实践浏览:17评论:0

史铁生说过,

天天把想死挂在嘴边的,

不是真的想死,而是在期待爱。

01

最近这几天,

有好些读者朋友给我留言,

让我写写天门山自杀事件。

说实话,

关于这样的自杀,

我真不敢写。

为什么不敢?

因为关于自杀的新闻报道,

只要稍微不注意,

就会引起可怕的维特效应。

02

何为维特效应?

每当一个自杀新闻成为热点,

那么接下来的一段时间,

在新闻辐射的区域内,

自杀率会以惊人的速度递增。

这种现象就叫做维特效应。

大文豪歌德写过一部小说,

名字叫《少年维特之烦恼》,

讲的是一个青年因失恋而自杀的故事。

小说发表后,

引起极大的轰动,

很多欧洲青少年,

都在模仿维特自杀,

维特效应因此得名。

我为什么不敢写天门山自杀事件,

因为自杀行为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和传染性,

一不小心就会引发维特效应。

03

关于自杀,你了解多少?

●全球每年有80万人死于自杀。

●每40秒就有一个人试图自杀。

●每起自杀案例至少对6个人产生严重影响。

●自杀已成为15-34岁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

●每天大概有7000条微博在释放自杀信号。

●自杀行为会发生在任何人和任何家庭当中。

自杀是一个很严肃的公共卫生问题,

大量研究早已证明:

对自杀事件进行不恰当的报道,

会引发高危人群的效仿。

所以今天,

我想给“六个群体”提一点小建议和小忠告。

04

第一个小建议,提给“新闻报道者”。

因为对自杀事件进行不恰当的报道,

会诱发高危人群的“扩大性自杀”,

所以对于自杀式新闻事件,

世卫组织给出了一些报道原则:

●不要使用巨大显眼、耸人听闻的标题。

●不要用图片和视频展现自杀地点自杀现场。

●不要公开死者留下的遗书内容。

●不要将自杀事件变成犯罪调查和深度报告。

●不要将自杀事件描绘成壮烈或轰动的事件。

●不要描写自杀细节(比如服用毒药的名称)。

●不要使用“自杀成功”“自杀失败”等字眼。

●不要在报道里暗示是单一事件导致自杀。

●不要把自杀描述为“无法解释”或“毫无预警”。

●要附上当地心理援助或危机干预热线电话。

涉及自杀,尤其青少年自杀,

各位报道者一定要手下留情,

不要为了流量,

什么原则什么底线都不要了。

比如这次天门山自杀事件,

一些报道者,

就使用了耸人听闻的标题,

就使用了自杀现场的图片,

就使用了“决绝赴死”等字眼,

就采用了深度调查报告的方式,

就将自杀原因归结为单一原因,

这些做法都是非常不合适的,

极可能引起高危人群的效仿。

05

第二个小建议:提给“相关平台”。

这次天门山四人跳崖自杀事件,

是典型的“网络约死”。

4名跳崖者,

分别来自福建、河北、河南、四川,

之前并不认识,

这种在网络社交平台群聊里认识,

相约到一个地方进行自杀的行为,

就叫做“网络约死”。

潜藏着大量“网络约死”聊天群。

他们以一些很隐晦的名字潜藏着,

比如“生无可恋”“灰色世界”等等。

很多陷入某种困境或情绪的人,

一进入这样的聊天群就完蛋了。

“本来在里面,

很多人只是想吐槽一些负能量的话,

但是聚在一起越说越难受,

这些人就会再形成一个小群。

如果这时候群里再有人怂恿,

可能就会一起约着去死。

“这种社交聊天群,

已经成为一种坏情绪污染源,

不少人原本没有自杀的决心,

但在群里受到某种感染、诱导甚至鼓励后,

就会走上自杀之路。

“有自杀倾向的人,

只有不到10%的人会去实施。

在约死群里,他们相互怂恿。

本来拉一把就能救他们,

可‘约死群’起到的是踹一脚的作用。

针对这样的“约死群”,

针对这样的“坏情绪污染源”

相关社交平台,

应从技术层面,

加强对这类群体的监控和管理,

及时过滤、屏蔽和封杀,

切断他们互相感染、相约赴死的通道。

这是一件善莫大焉的事情。

06

第三个小建议:提给“相关部门”。

自杀可不可以预防?

其实大部分自杀是可以的,

只要干预及时。

武汉科技大学大数据研究院副院长黄智生,

2018年就发起成立了“树洞行动救援团”,

运用AI算法来识别社交媒体中自杀信息,

然后进行人工干预,

迄今为止他们已实现了5700多次救援。

“就目前而言,

AI技术对自杀的预警准确率可以达到82%。

每天,‘树洞’监控通报,

都会被发布到各个救援群里,

再由救援志愿者对通报信息进行人工判断,

而对于8级(风险)以上的信息,

我们就会成立至少5人的救援小组,

通过各种渠道取得联系沟通,

必要时前往现场展开救援。

我们的救助成功率在98%左右。

中国实在是太需要这样的“树洞行动救援团”了。

现在全世界,

已有28个国家建立了国家自杀预防策略。

希望中国相关部门也能早日跟进,

尽快出台全国性的自杀预防计划。

07

第四个小建议:提给“想要轻生的人”。

送你们四句话吧。

第一句:

“最艰难的时候,

别老想着太远的将来,

只要鼓励自己熬过今天就好。

‘熬过今天’是解决一切难题的咒语,

其实熬着熬着,

不知道什么时候也就熬过来了。

第二句:

“先找一个新的目标。

心理学教授JordanPeterson说得好:

你的积极情绪从来都不是来自于得到,

你感到快乐是因为朝着某个目标前进。

所以对抗人生的虚无感,

首先你得找到一个目标,

一个于你于世界有着特别意义的目标。

抑郁的反面不是快乐,而是活力。

第三句:

“你要培养一些爱好,

不要空洞遥远的目标,

而是实在甚至庸俗的吃喝拉撒。

必须一觉醒来很清楚至少今天还能干什么,

去楼下吃丰盛的早餐,

去给窗台上的盆栽浇水,

去追一集刚更新的新番或者电视剧,

你必须积攒这种微小的期待和快乐,

这样才不会被遥不可及的梦和无法掌控的困境给拖垮。

第四句:

“如果你已陷入严重的自暴自弃状态,

或有强烈的轻生念头,

上面的建议就对你一点用都没有,

请立刻、立刻、立刻,

去寻求专业的帮助。

08

第五个小建议:提给“父母们”。

这次天门山自杀的一个孩子,

其实在自杀之前,

给父亲打过一个电话——借钱,

但被父亲无情地拒绝了,

他给父亲留下了一句话:

“你别后悔!”

我看过一个TED的演讲,

演讲中有这么一句话:

“对于很多痛苦的人来说,

死亡其实是一种解脱。

他们不自杀的唯一原因,

就是不想伤害身边的人。

很多家长很多老师都觉得:

“年轻人没有值得一死的事。

“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值得去死呢?”

其实答案正好相反:

对他们而言,

还没有什么东西迫切需要他们活着。

如何拯救那些“想要轻生的人”?

其实最好最好的办法,

就是用一个东西去让他们觉得“需要活着”。

这个东西是什么?

父母的爱。

喜欢一个帖子:

我大概五六岁的时候,

问了现在已经过世的母亲:

“我的宝物啊,是这个彩色的弹珠。

妈妈你呢? ”

她回:“我的宝物呀,是你哦。

那之后已经过了二十几年,

在这途中无论被人背叛、伤害几次,

挫折到觉得干脆放弃自我算了的时候,

我都会想:

“怎么能死啊,我可是妈妈的宝物啊。

在微博上搜索“妈妈会难过的”,

你会发现很多很多这样的留言:

“妈妈会难过的,所以我不能走。

“绝对不可以,妈妈会难过的。

“想从天台跳下去,但是妈妈会难过的。

“不行,不可以,妈妈会难过的。

“不能死掉,不要放弃,妈妈会难过的。

那些爱孩子的父母,

可能永远都不知道:

你们的爱,

在很多你不知道的时候,

在很多你不知道的地方,

其实已经拯救了很多次孩子的生命。

09

第六个小建议,提给“广大网友”。

这个建议就是:

请毫无保留地赞美他人。

网上有一个话题:

有没有谁对你说过一句话,让你很多年都念念不忘?

有人回答说:

“我高中时社恐严重。

有一次老师要求大家做演讲,

我全程都非常紧张。

结果演讲完我回到座位上时,

前桌女孩转过头对我说:

你讲得真好,希望我也能像你一样。

已经过去15年了,

我仍然觉得这是我听过最温暖的话。

这句话对当时的我来说,

意义真的是太重大了。

有人回答说:

“14年前的一天,

我收到了一个朋友发来的短信:

没有你就是不一样。

这个朋友从来不知道,

她发这条短信的时候,

我正决定离开人间。

但这段文字让我从窗台上爬了下来,

那天晚上虽然也没有特别开心,

但我再也没有回到那个窗台,

或者其他任何类似的地方。

那是14年前的事情了,

但我现在仍然常常想起。

这个话题下面,

有很多这样的类似的回答。

看到这些回答,

就像网友“豆豆说”所说的:

“坦率地真诚地表达赞美真的好重要,

它可能会成为某个人念念不忘的高光时刻,

也可能无意中就会拯救一个人的一生,

赞美真的是这个世界上最温柔的事情。

猜你喜欢